分享

女不读仓央嘉措,男不读纳兰容若

 茶境 2018-06-19



文章来源:北漂小贱(ID:chengjian19921209)


一个是万人跪拜的活佛;

一个是豪门锦绣贵公子。

一个住在雪域之巅;

一个住在乌衣门第。

一个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一个说:我是人间惆怅客。

仓央嘉措的诗太过沉重,

易让女子对爱情抱有太高幻想;

纳兰容若的诗太过伤感,

易让血气方刚的男儿沉溺儿女情长。

女不读仓央嘉措,男不读纳兰容若。

并不是远离从此不读,而是不要轻易深读。

1

有颜+学霸

关键从小还爱国


去过后海的人,

知道那儿有宋庆龄故居,

而在故居里,

有两棵明开夜合花,

那是三百多年前,

由一位“小鲜肉”亲手栽种。

他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

表哥是康熙皇帝,

他就是“清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

公元1655年,

纳兰容若诞生,

从小颜值爆表的他,

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4岁《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

6岁《三字经》烂熟于心;

10岁即能填词,晓喻京城。

并且还读完了《论语》等四书。

他酷爱唐代李贺和李商隐的诗,

宋代苏东坡和陆游的词,

然而他最喜欢的,

当属南唐后主李煜,

哀婉惆怅成了他词风的代名词。

父亲纳兰明珠曾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平定吴三桂的斗争中功不可没。

然而逐渐长大的他彻底明白,

原来父亲是国家的一只“大老虎”。

扳倒自己的贵人索额图;

所受贿赂财宝堆积如山...

这令纳兰失望透顶。

罗刹常侵犯东北边疆,

百姓民不聊生。

有一天纳兰非常伤心,

在院儿里来回兜圈。

仆人问:

“公子有什么心事?”

纳兰说:

“罗刹人大举进犯,百姓死伤无数。”

仆人说:

“公子武艺高强,将来必可上阵杀敌报效祖国!”

纳兰仰天一笑,不禁吟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为了尽早报效国家,

他文武兼修,

很快年仅22岁的纳兰,

成为康熙身边的三等侍卫,

不久又晋升为一等侍卫,

多次随皇帝出巡,

还曾奉旨出使梭龙,

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他出身官宦之家却不啃老

活得有追求,拥有崇高理想,

不拼爹只拼自己,

是一个集才华与颜值于一身的相门翩翩公子!



2

人在朝廷

心却在江湖


康熙十五年,

纳兰的知己顾贞观,

号梁汾,江苏无锡人。

是名噪南北的江南才子,

也是赋诗填词的一等高手,

曾担任秘书院典籍,

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

但后来遭到同僚排挤,

被遣回老家无锡。

在家困顿多年担心无所作为,

于是返京找工作,苦寻无果,

经好友严绳孙的介绍下认识了纳兰。

纳兰与顾贞观一见如故,

二人很是投缘。

经纳兰安排,

顾贞观进了纳兰府给二弟当老师。

但纳兰明珠却不高兴了,

他责怪纳兰说:

“一个落魄教书匠,你为何如此抬举他?”

纳兰说:

“梁汾兄博学多识,为人忠厚,如何不可为师。”

为了将梁汾拉进府中,

纳兰差点和父亲闹掰了。

这一年,顾贞观40岁,纳兰22岁。



纳兰和顾贞观相见恨晚,

二人心灵相通,肝胆相照。

当时有流言说,

顾贞观与纳兰结交好友,

肯定是觊觎他们家的势力,

甚至有人猜测他是耍了什么手段。

流言传至纳兰耳中,他十分气愤,

当即写下一首词《金缕曲·赠梁汾》: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重情重义,他安慰顾贞观说,

这些流言你甭管,冷笑一声罢了,

即使经历千万劫难,

我们的友情依然长存。

顾贞观是一个江湖文人,

向往浪迹天涯的生活,

在纳兰府他有些住不惯,

为此纳兰还派人建了几间茅屋,

特意安排顾贞观住了进去。

顾贞观大为感动地说:

“天下懂我者,惟纳兰一人而已。”

纳兰与顾贞观的友谊,

后来被传为千古佳话。

纳兰所结交的朋友,

都是“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

也就是一些不落俗的江南布衣文人。

除了顾贞观之外,

纳兰还结交了严绳孙、朱彝尊、

陈维崧、姜宸英等一大批江湖文人。

纳兰对待朋友极为真诚,并且仗义疏财,

当时人说他是“平原君食客三千”。

韩菼说纳兰: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因为心系江湖,所以他身边的朋友,

都是一些江湖落拓文人,

有的还是不愿与清廷合作的明朝遗民,

他们的友谊超越了满汉的界限,

超越了门第的差别,超越了年龄的距离。

他们孤高自傲,不肯媚俗,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非主流,绝世而独立。



3

世上最远的距离

是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纳兰容若16岁时,

表妹舒穆禄雪梅家出了大事,

父亲纳兰明珠派人远赴杭州奔丧。

雪梅父亲乘船去南京赴任,

途中狂风不幸遇难,

其母抑郁成疾,一病而亡,

只扔下孤苦伶仃的雪梅孤身一人。

这一年,她才刚满14岁。

那日,府中极为热闹。

纳兰急匆匆走出屋外,

觉罗氏夫人就迎面冲儿子说道:

“还不快去见见你妹妹。”

纳兰望着眼前楚楚动人的女孩儿,

宛若白莲出清水,素若梨花透高洁。

而那边,雪梅也正端详着表兄。

一身素雅书生打扮,仪容潇洒,

一副白净面皮,眸含秋水,风度翩翩。

只这一眼,彼此便确认了眼神,

而在心中,已默默铭记了对方。



只可惜这次邂逅犹如昙花一现。

不久表妹被选上了秀女,

入宫成了康熙皇帝的妃子。

为了见表妹一眼,

纳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将自己乔装成僧人进宫,

然而宫禁深严,

她们竟没通上一句话。

刻骨铭心的初恋,

就这样匆匆夭折,

纳兰陷入了悲伤的漩涡,

在异常痛苦之中,他提笔写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瞬间成了“微信爆文”,

火遍了整个大街小巷,

阅读轻轻松松破了10万+。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那份最初的心动和美好,不复从前。



4

自你走后

再也不信三生


20岁那年,经由父母做主,

纳兰娶了名门闺秀卢氏为妻。

新婚那日,从卢府到纳兰府,

迎亲队伍可谓是十里长龙,热闹非凡。

不知这卢氏是什么样的女子,

是否像雪梅那样知书达理,

是否像我一样爱好诗词?

洞房之夜,纳兰蹑手蹑脚走到床前,

有些紧张的掀起卢氏的盖头。

一瞬间,四目交接。

卢氏暗喜:夫君竟是一位英俊美男子。

纳兰也暗喜:真是一泓秋水照人寒。

不愧是大家闺秀,确有林下之风。

卢氏知书达礼、温柔体贴,

婚后,她带纳兰走出了初恋的伤痛。

纳兰容若每晚烛下攻读,

卢氏都会陪伴在他身边。

他往书案前一坐,

她便会为他泡茶、熏香、研墨;

寒冬,她会为他披衣,升脚炉;

暑日,她会为他执扇、驱蚊蝇;

倦了,她会为他揉肩、捶捶背。

然而,苍天弄人。

三年之后,卢氏因生下儿子而患病。

康熙十六年五月,

挚爱的妻子永远离他而去了。

从此天人两隔,

纳兰只能在追忆中重温一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卢氏去世,给纳兰致命一击。

在卢氏停灵一年多的时间里,

双林禅院成了他精神的归宿。

虽然此时的纳兰已经高中进士,

不久又被授予了官职,

但他仍摆脱不了丧妻之痛。

后来,他开始痴迷佛家经典,

并给自己取别名“楞伽山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君埋泉下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

若有来世,你还是我的妻子,

我还做你的丈夫。

若有来世,不再做相门公子,

不求三生三世,只求一生厮守。

亦愿相濡以沫,生死相依。


5

相思相亲

却不能相守


纳兰30岁那年,

陪同康熙南巡遇见了沈宛。

沈宛出生于1668年,

是江南著名的歌姬,

也是名震一方的大才女。

据说清朝词录《众香词》,

光沈宛的词就收录了5首。

比如她写的一首词《长命女》,

颇有婉约词宗李清照的神韵:

黄昏后。打窗风雨停还骤。不寐乃眠久。

渐渐寒侵锦被,细细香消金兽。

添段新愁和感旧,拚却红颜瘦。

其实在这之前,经好友顾贞观撮合,

二人早有书信往来,

虽未谋面,在字中却已相识。

那一日,她抚琴而唱;

那一日,他吹笛而和。

小桥流水,柳絮纷飞,

只那一笑,便一见如故。

她带他看尽江南的婉约柔情,

他带她览尽京城的车水马龙。

然而,他们身份有别。

一个是满族贵公子,

一个是汉族普通歌姬。

朝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

她连给他做小妾的资格都没有。

一家人的反对,皇权高高在上,

他只能望而却步,无能为力。

那时,他官职在身常常在外,

而她独守空房,案头冰冷,

一树一树的花落,

一夜一夜的相思。

无数次挣扎后,她忍着眼泪提出分手。

她受得了无名分,却无法忍受冷落。

他百般挽留,然而无济于事。

那一天,伤痕累累的沈宛,

乘船从京城回到了多雨的江南。

那天,他窗前的梨花落了一地。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电视剧《烟花三月》,高圆圆饰演沈宛


6

恍若流星

以灿烂姿态陨落


康熙二十四年暮春,

纳兰与好友相聚,

一醉一咏三叹,

随后一病不起,

七天后溘然而逝。

嗟呼!清初一代词宗,

满族风流才子,

就这样结束了他光彩照人的一生。

公元1685年,五月三十日。

纳兰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生前挚友姜宸英祭诗云:

夜合之花,分咏同裁;

诗墨未干,花犹烂开;

七日之间,至于兰摧。

康熙听闻噩耗,

特命大臣关林带领侍卫二十员前来祭奠,

赏赐陀罗尼经被一床,

赐谥“文苑词宗”,

又赐白银千两治丧。

依纳兰生前的遗嘱,

丧事从俭,随葬物品,

一顶御前一等侍卫的顶戴、

一把佩有梅表妹所赠玉坠的宝剑,

还有他的遗著《渌水亭杂识》、

《饮水词》、《通志堂集》。

纳兰死后,

大江南北的好友都纷纷赶来致祭。

恩师徐乾学挥泪亲笔为之作墓志铭与碑文;

顾贞观、严绳孙、翁叔元等70多人写了哀词;

朱彝尊、秦松龄、姜宸英等90余人写了诔词;

徐元文、严我斯、王又旦等150余人赋了挽诗;

蔡升元、沈潮初、俞兆曾等130余人作了挽词。



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曾说: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乾隆晚年,和珅呈上一部《红楼梦》,

乾隆看完后叹道:

“这书里写的,不就是明珠家的事么。”

甚至有红学家说,纳兰就是贾宝玉的原型。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梁启超说: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况周颐说: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人。

郑振铎说:纳兰词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市场上,关于纳兰的书数不胜数,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生一代一双人”,

成了当下人们脱口而出的口头禅。

他带给我们的影响,从今往后,

甚至千百年后依然会永垂不朽。

读纳兰,就像鱼之于水。

不可脱离,但也不可深陷。

在无数热血青春里,我们能读懂他的真诚;

在坎坷的爱恋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惆怅;

在糟糕的时代里,我们以风为枕,

诗词作褥,拥爱入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