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圈点批注”阅读,快速归纳新闻信息

 鲤鱼山九龙门 2018-06-19
语文教学:“圈点批注”阅读,快速归纳新闻信息
“圈点批注”阅读,快速归纳新闻信息

——2018年高考全国卷1实用类文本阅读全方位解析

姚红红

 全国卷1实用类文本阅读从2017年开始考查新闻类。考查方式为提供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主题,有时会穿插图表分析,或图文兼有,或只有图表。

比如2018年的全国卷2和全国卷3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二篇材料都是只有图表。新闻类文章类似社科文,但又有很强的时代感,需要考生快速把握文章信息,提炼辨析三篇文章异同点,归纳整合关键性信息。文后会设置三道小题,两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两道选择题要求辨析对文章的概括、理解、分析是否正确。有的小题是对整篇文章阅读,有的小题则有指定的范围,比如今年的全国卷1两道选择题都是对三则材料的分析;而今年的全国卷2卷3的第一小题,都指定了范围,是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进行辨析。一道主观题,要求归纳概括三则材料的异同点,或者梳理归纳做法。考生要精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有快速高效的阅读能力。

考生如何快速把握内容,高质量回答问题?我认为“圈点批注”是个很高效的阅读方式,能够让考生高效阅读,快速提炼信息,提高答题质量。我以2018年全国卷1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例,来说明这种阅读方式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段是新闻中的导语部分,告诉读者主要写作内容。写作对象是量子通信。“奠定了坚实基础”说明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通信安全很重要,现实中存在通信安全隐患。也说明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很有必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量子通信可以解决安全隐患。量子调控技术突破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通信分为两种形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密钥安全性很高,目前无法窃听破译,绝对安全)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可以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量子隐形传态的特点是不传送物质本身)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伟健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领先地位”高度肯定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互联网发展方面的贡献)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译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可能”,说明不可破译并不绝对),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可以开展”,并没有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伟健说未来五年“还会去的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信息研究方面所做的探索实践)
潘伟健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潘建伟个人魅力,他的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重点说的是潘建伟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实践和贡献),《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实验设施瞄准一流(报道重点,是日本方作出的报道,强调中国实验设施现在)(记者: 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中国在量子信息方面投入大量金钱),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第四个”说明中国在量子信息方面发展很快)。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亚洲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说明中国实验技术设备发展快,也说明日本压力大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再次说明潘建伟在量子信息方面影响力之大)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难以涉足”“领先”说明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发展之快,成就之大。也说明日本方感受到压力之大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
 
看完三篇文章,可以总结出文章的共同主题是“量子信息”,主要内容是:中国在量子信息方面发展很迅猛,引起国际关注,日本人感到有压力;潘建伟及其团队在量子信息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取得很大发展。三篇报道侧重点不同,第一篇是《人民日报》的报道,从国家角度说量子信息的发展现状;第二篇侧重说潘建伟及其团队的所作所为;第三篇是日本方的报道,侧重说中国量子信息发展对日本的影响。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来看文后题。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消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尚未涉足”,无从谈起。原文是材料上第三段“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难以涉足”并不是“尚未涉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无中生有。整篇文章都没有涉及到“市场”这个话题。文章只说到中国量子信息发展迅猛,日本人感到有压力,但并没有提到是抢占市场份额方面的压力。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此小题考查的是对三篇文章的不同点及其原因的分析。考生就不同的报道主体、写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其实考生从题目即可辨析,因为一般情况下新闻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附答案:
7.D
8.C
9.侧重点不同:《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读卖新闻》一“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原因: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运用“圈点批注”阅读,大家就会发现,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基本上在文后题中都会出现。甚至你考虑到的问题,文后题没有涉及到。文后题考到的,你想到了;文后题没有考到了,你也想到了。这样的阅读后,你再做题,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

其实考生对“新闻类文本阅读”并不陌生,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为新闻和报告文学,高一学生已经学过新闻的题目、导语的特点作用。我们平时看报纸,大部分都是新闻消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通过新闻题目,筛选我们要阅读的内容,这也说明新闻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阅读完新闻后,也会和他人交流自己对新闻的看法,这本身就是在概括归纳整合新闻信息,甚至还有自己对新闻内容的评价。阅读分“精读”和“泛读”,平时阅读新闻,基本上属于泛读;而考试做题时的阅读,属于精读。泛读让我们的阅读有了速度,精读让我们的阅读有了质量,二者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用“圈点批注”阅读,你的阅读效率会大大提升,你的语文成绩自然也会提升。

你进行“圈点批注”阅读了吗?

【作者:姚红红,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