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6-19

《可爱的中国》中“田寿”原型、“独臂将军”刘畴西生于望城,在南昌百花洲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

  •   刘畴西  资料图片   刘畴西  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记者 匡春林

      “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临难无苟免!”那个在征剿革命叛逆的东征战役中,被打残了一只左手的独臂将军田寿说。他说时,用劲地伸出他的脖子,做个真像有一个刽子手持刀向他脖子上砍下去的样儿。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烈士在他的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记述的战友田寿的事迹。田寿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军团长、被誉为“独臂将军”的长沙望城人刘畴西。在战场上,他是冲锋陷阵的英雄;在监牢里,他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近日,记者来到刘畴西的家乡,如今的望城区靖港镇芦江社区,探访刘畴西的后人和他留在家乡的故事。

      屡立战功:“独臂将军”慷慨赴死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筹建中的黄埔军校在各地秘密招生。1924年春,刘畴西持党组织推荐信,从湖北远赴上海参加复试。他在报考作文卷上署名“仇西”,并对同伴说:“列强如此欺侮我们,不报此仇,非炎黄子孙。今后我就改名仇西。”当年5月初,他被黄埔军校正式录取,编在第一期第一大队。

      1925年春,刘畴西随部参加第一次东征战役。在淡水一战中,他与另外9名从各部挑选出来的营、连党代表,率100人组成“奋勇队”,冒着弹雨,架梯奋力爬上城头,打开城门,一举攻克淡水。当年3月12日,刘畴西所在的第一教导团在棉湖西北山地区与敌展开激战,激战中刘畴西左臂负伤。不久,因伤势恶化,他被送到广州治疗,医生告诉他只有截肢才能获救,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手术。

      因在多次反“围剿”中屡立战功,刘畴西被誉为“独臂将军”。

      1934年11月初,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浙赣苏区。刘畴西和方志敏等奉命率部从婺源北上,与该部在重溪会师,合编为红十军团(对外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刘畴西出任军团长、总指挥。

      1935年1月中旬,当刘畴西率部抵达杨林时,敌人已修筑工事挡住了通往闽浙赣苏区的去路。在刘畴西率余部最后一次突围中,战士们把右手负伤的刘畴西隐蔽在草丛中,然后分头跑散,以引开敌人。昏迷的刘畴西被敌人发现,他被押往怀玉山县城。

      几天后,刘畴西与方志敏等一道被押解到南昌国民党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半年的铁窗生活,他同敌人做了无数次坚决的斗争,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气概。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等文中,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

      1935年8月6日,刘畴西与方志敏等在南昌百花洲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后人感怀:烈士精神从未远去

      走进芦江社区,村中不少老人依旧熟知刘畴西的英勇事迹,“解放后,我们这个乡曾叫畴西乡。”

      刘畴西兄弟共8人,他排行第五。刘畴西只有一个女儿,后从弟弟家中过继了一个儿子,年近八旬的继子刘应华留在芦江社区。

      据刘应华回忆,他出生时父亲已经牺牲,他也是从村中老人的口中陆续了解父亲的英勇事迹,“全村人都以身边拥有这样的烈士而自豪”。在刘应华家中,一张刘畴西的黑白照片摆放在正屋,仿佛英雄从未远去。

      刘建国是刘畴西的侄孙,曾任原金星村(后合并为芦江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他见证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水泥路通到镇上,最远的村民小组到镇上也只有4公里远;全村主要以优质稻、蔬菜种植和鱼、猪、鸡养殖为主要产业,家家户户都建起了两三层的新房。

      故乡谋变:依托故居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刘畴西是靖港人的骄傲,也是望城乃至湖南的荣耀。”芦江社区金星支部书记刘杰介绍,芦江社区紧邻靖港古镇,靖港古镇要发展,除了现有的旅游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深挖当地特色资源、地方文化等,“在芦江社区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筹建刘畴西故居并将其打造成当地特色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

      刘杰说,刘畴西故居位于古镇以北约1公里处的靖港镇原金星村13组,交通便捷,环境幽雅。“如果早日建起刘畴西故居,不但能提升靖港的品位、提高古镇的知名度,也将打造望城新的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刘畴西纪念馆修建方案已经制定,将在故居遗址附近修建。

      英烈简介

      刘畴西,原名梓荣,又名瓦臣、仇西,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之一。1897年3月28日生于原长沙县靖港区沙围子竹篱笆屋场(现望城区靖港镇芦江社区)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5年3月在第一次东征中负伤,失去左臂。1929年初赴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8月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团长。1935年1月被俘,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一同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