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好的关系,都会死于距离和三观。

 dongchang 2018-06-20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1


前段时间,有个发小结婚了。


这个消息,我竟然是通过其他的朋友才知道的。


想着好久没有跟发小聊天了,于是便私信她,聊聊最近生活的日常。


我飞快地在输入框里打了一串字,后来觉得不妥,便一一删掉。


只留下四个字:新婚快乐。


那边也不咸不淡地回应着:谢谢。


放下手机,心里突然有点难过:


曾经一起长大、无话不谈的朋友,是怎么渐行渐远,最后只剩点赞之交了?



想起之前看过的美剧《破产姐妹》,Max和Caroline同甘共苦。


有一集Caroline决定搬出Max的公寓时,她向Max保证自己还会是Max永远的好朋友,Max却说:


分开后的第一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每周末一起喝一杯咖啡。


过了几周你就有别的事情不来,我也有事情不来。


然后接下来的六十年我们都不会再见面。


距离太远,有时候产生的不再是美,而是隔阂和疏远。


2


很多朋友只是当时因为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理想而在一起。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在变换不同的人生场景。


上学、上班、换工作,换住址,和曾经的很多朋友都只能通过手机来联系。


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也慢慢地找不到共同话题。


从最初的星标朋友、置顶聊天,到最后连赞都懒得点一个,社交软件清楚地记录了友情变淡的过程。


张爱玲年少时,有一位好友名叫炎樱,两人影形不离,亲密无间。


炎樱多次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她的文字中处处透露了,对炎樱的认可。


后来,两人先后到了美国,一开始来往密切,后来却发生了变化。


两人各忙各的,相处平淡,不怎么沟通。


因为生活鲜有交集,也不再爱聊从前的事情,于是渐行渐远,不再来往,向背而去。

每个人的交际圈,都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不断扩大。


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会有人不停地进出,不是他退出你的生活,就是你选择不再联系他。


龙应台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3


除了距离之外,三观的变化,也会让人的关系变得疏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