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可染:烟雨江南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8-06-20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余光中



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元代江西抚州人虞集所作《风入松》:“……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绝妙好词,自然风韵。其中杏花、春雨、江南六字,有地点,有时节,有景物,融合写实与写意,达到了诗中有画、景中有情的妙境。春雨是杏花烂漫的前奏,无雨不杏花,或者会完全丢失它应有的神韵,李可染必懂其韵味,才会对此情有独钟,屡屡写此意。



1954年以后,李可染先生曾多次下江南写生,探索“光”与“墨”的变化,从此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为水墨格局开创了新的变化。我们所常见的李可染,大多以范宽式的饱满构图,浓重的黑色形成基本色调,用沉涩的笔调一寸寸地刻画,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但此画,李可染先生却一反常用的浑厚墨色,以淡墨写之,略施粉黛。二月的江南,雾气迷蒙,恰是这种水晕墨彰的墨法才能表其意,墨气烟氲,迷离渺渺,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在实景中创化出一片玄妙的虚实。



李可染先生的胸中常常盘桓着秀美的江南。蜿蜒的山脉中盘踞着密密匝匝的村舍。周围围绕着繁花盛开的杏树,一幅春意盎然的惬意景象。而笔墨渲染而出的湿润空翠,给观者带来仿佛亲临雨后江南空气如新的切身之感。



写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认识,再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写生是基本功能中最关键的一环,要非常认真地对待。写生并不是说任何东西都可以入画,画的内容应有所选择。境界比较好,富有时代气息,有刻画的价值,才可以入画,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

 

写生,首先必须忠实于对象,但当画进行到百分之七八十,笔下活起来了,画面的本身往往提出要求。这时就要按照画面的需要加以补充,不再依对象做主,而是由画面本身做主了。 

 

传统已经看遍了,山水也都看遍了,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看,白纸对青天,胸中秋壑,笔底烟霞。

——李可染



春雨迷漫,杏花凝香,沿着湿漉漉的小径,走向炊烟兴起的地方,忘记时空与尘嚣。这般如此,不知是造化神奇还是画家意匠?

 

李可染特别钟情于江南山水,曾言“吾爱江南,江南之美时萦梦寐……惓惓情深,不能自已”,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不同于明清文人画流行的干笔淡墨法,而是用湿笔层层积染,水晕墨章,表现江南一派烟雨弥漫、湿润深秀的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