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科离职员工的三封信: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

 大虫文踪 2018-06-20

之前发布《金地30年》后,很多朋友请涛哥也讲讲从万科离职的感受。

遗憾的是,涛哥只在万科一年,相较于万科那多如繁星的十年员工,我这点经历实在不值一提。

好在万科是一个极其包容开放的组织,《万科周刊》曾三次刊登离职员工给公司的信,他们代表了那一代万可儿,对万科最真诚的感谢。

《第一封信:感谢万科》

各位最亲爱的朋友:

面对电脑,我体验着一份从未有过的感受,就是离开万科离开你的感受。这种感受,我虽然很难用文字充分表达,但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告别的涵义。

告别是一次归零。我的SAP编号是0527,周星弛的《秋香》中乔装的差役在府里的工号是9527,和我的工号就差一位数,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只是一个编号。527也意味着我是万科在职时间居于前0.6%的人。

今年是我来万科第十五年,我在万科渡过了职业生涯中的黄金年龄。离开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于然甚至问我,这么大的事,你和你妈商量了吗?我说是啊这个决定重大到我都不让老人家知道。

我在万科,和公司上级下级及同事相处都很愉快。也无比的热爱这个枯燥的、别人都烦透了的内控工作。确实,在万科十五年里99%的时间都从来没想过离开。有的同事认为我是会在万科退休的人。让别人就这样一眼看到我退休的样子那不是很没趣?职业选择是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一个函数。

告别是一个新的视角。不是一次连根拨起的别离,我不会去整理对你不舍的情谊。通过告别这个视角可以看到在理性严谨的同事之外有一颗感性温柔的心。虽然说天涯若比邻,虽说移动互联网沟通无限,但想到不能再面对面的看到你的眼睛,还是难以割舍。

告别是对自己的重新分类。中国有三种人,在万科的人(3万人),离开万科的人(13万人),其他(13亿人)。发完这个邮件,我就是第二种人了。第二种人里,有很多人对万科依然一往情深,绝大多数的离开并不是背叛。

告别是对自己的一次全面整理。回顾十五年走过的路,物业发展、深圳物业、总部风险管理部、审计监察部、财务与内控管理部,财务、审计、监察、内控,莲化北、梅林、大梅沙。大梅沙万科中心三楼到四楼到五楼,经常在六楼,再往上没有七楼了。过电影一样,十五年太久了。积累了太多的感受、感动和感谢,很多点滴和你相关。

告别是一次感谢。

感谢王总,在我一月初提出离职后,专门和我面谈。沏好大红袍,放好轻音乐,落坐茶几旁,对着客厅对面的葱葱的笔架山,谈了好多话题,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认知。

感谢王总、吴总,帮助我寻求工作的意义和方法。感谢清平,多年来给我的指导和鼓励。感谢大雪,一直给我的关心和教诲。

感谢财务与内控管理部同事和审计监察部同事。身兼两个部门的工作,让我享受到两个部门的会议、活动和温暖,细心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团队管理风格和氛围。

感谢总部同事和一线公司同事,谢谢对我和内控工作的支持。

感谢物业公司同事,在我的万科职业生涯初期给我难忘的温暖和帮助。

感谢万科运动员股份公司的自行车队、足球队、长跑队、羽毛球队。做为万科运动员股份公司成员,我曾一个季度内获自行车、羽毛球、足球、篮球四个团体冠军,我为这样的团队感到自豪。我也在2013年初完成个人第一个马拉松。这些运动让我有机会与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同事一起体验运动的乐趣,体会另外一种珍贵的情谊。

感谢万科,在万科从来没有请领导吃饭从来没给领导送礼,还可以生存。感谢万科,给我提供了一个让我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努力过、沮丧过、收获过、痛苦过、快乐过。感谢万科,没有万科我就不能认识你。

虽然离开,仍衷心祝愿万科三十年生日快乐,我将在远处遥望着三十年司庆上礼花怒放、持续灿烂!

再见!

阿涛

2014年10月

《第二封信:说不出再见》

各位亲爱的伙伴:

今天办完离职手续之后,我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2007年我刚刚加入万科做一名媒体专员时,每一次打工作电话,都以“你好,我是万科李*”开头。

在我第一次离开万科随先生去美国生活时,我花了很长时间让自己习惯“李*”两个字之前没有“万科”。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像爱我的姓氏一样,深爱着万科。

我深爱着万科什么呢?

我怀念着万科什么呢?

我深爱着万科的包容,万科对规则,对员工,对合作伙伴,对自然,对一切一切的,尊重。

我深爱着那些曾和我并肩奔跑,一起加班,一起熬夜,一起挨业主打骂,一起抱头痛哭,又一起尽情疯闹的同事、伙伴。

我身上的一切关于工作的习惯,标准,全部刻着万科的印记——那是一代代万科人,手把手,传承下来的工作的标准,做事的态度,做人的格局。

在还是万科人的这最后一天的深夜,心里全部是对过去日子的温暖回忆,对所有曾并肩战斗的同事的感激。

我会永远怀念和那么优秀的你们并肩奔跑的日子,虽然我总是远远落在后面,踉踉跄跄的追赶,心里却想着——天,他们怎么可以那么聪明,那么优秀,而我多么幸运和他们一起奔跑…

……

我曾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万科的名誉,每一次,无论谁称赞万科,我都像自己被称赞一样感到荣耀。

……

我深爱着你,但是我要离开了。

在万科这些年,要感谢很多人。

……

谢谢你容忍我这样一只小菜鸟跌跌撞撞的助跑,谢谢你鼓励我飞翔。

……

说不出再见。

山高水长,就此作别。

你们的毛毛

2015年6月

《第三封信:不忘初心,不畏将来》

对于一个组织,人每每身处其中的时候,吐槽是常态,只有到了真正离开的时候,才可以冷静审视过去的经历以及眼前的这个组织。

1、关于离开

离开永远是矛盾和复杂的。直到签完字离开万科中心,自己的内心都没有觉得已经真正离开。那些人和事情依旧在那里,而身边的人也仍然把你当作是一个万科人。

职业生涯就像一趟旅途,有上车就有下车,沿途所经历的是同行的伙伴和风景。但只有万科这班列车让自己多少有所踌躇,因为有太多的怀念和不舍,但又告诉自己必须迈出这一步。

怀念是每个人正常的情绪,但改变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人来人往本来就是企业组织的常态,也正因如此,企业得以成长和兴替。每个落榜的仕子,往往感怀谁悲失路之人,但当怀念和感慨多过了憧憬,就会影响下一段旅程。换个角度,更好的成就自己,可能也是回报过去的一种方式。

从内心而言,对于每个追寻自己梦想的人来说,每一次离开就是一次新的祝福,当自己离开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祝福也正如加入的时候,因此这一段旅途也显得尤为珍贵。离开的时候,某位前辈寄语下一个路口再见,所以万亿大万科,相信未来相逢的路口还会有很多。

2、关于自由

在这个行业,自由如果不是敏感词,也成了奢侈品。企业管理更是绝少提及“自由”,因为与流程制度、激励绩效相比,这个词语与确定性格格不入。

在战略转型中提出失控,万科可能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失控》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自己在万科读完的书,后知后觉地发现,植根在这样的土壤和文化基础上,万科的卓越并非没有缘由。

在内部,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总有诸多争议,每每遇到挑战,总会不自觉的寄希望于强势管理的效率。效率在任何时候都是有吸引力的词汇,但我个人坚信,一个组织的强大和长盛不衰,在于对每个人的尊重,以及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发挥空间。尤其在一个周期如此强的行业,坚韧可能是在面对寒冬时最重要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可以让员工去追随自己的内心,当企业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有时候最难的便是守护初心。

3、关于责任

刚入职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万科企业文化中的一句话:做简单而不是复杂,做透明而不是封闭,做规范而不是权谋,追求公平回报而不是暴利。

万科在过去的发展中,寻找了很多标杆,从业务到管理。也经常有人说,因为我们借鉴了某某,从而实现了什么。但从我自己的观察,万科的成功是取决于自身的机制和文化,以及行业所给予的机遇。

30年发展积累的文化和制度,是万科在未来的挑战中,可以真正仰赖的财富。这一点,或许真的只有离开万科的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于我而言,无论是继续工作还是创业,仍然感到有责任来守护和传承万科的文化、制度。

作为建议,我希望万科的文化中能够植入更多的企业家精神。在白银时代,尤其在面对转型和困境的时候,更需要团队去直面挑战,承受磨难,不屈不挠。而可能要避免的,是让过程评判和主观判断代替了结果和真实的价值。

万科人也许面临着最严峻的时代,但也许面对着最好的时代。新的时代必然会更加包容,这个行业也必然会更加尊重知识和创造。青山犹在,未来可期。

让梦飞翔

2016年8月

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

走在江湖上,能为曾经万科这个身份感到骄傲与自豪,这便是一份工作带给人最好的收获。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分享转发支持涛哥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