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怎么看待以石鲁赵望云为首的长安画派?它对当代画坛有什么启发及意义?

 大东村人 2018-06-20

我有靠谱回答

1个回答

我曾写过关于以石鲁、赵望云为首的长安画派的文字,并对它进行了评析与肯定。但随着生命认知的丰富,现在再看长安画派,就会发现时下对它的认知,与过去有着极大不同。

如果要说长安画派对当代画坛有什么启发及意义,我以为,也就像过去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绘画,对现代的启发和意义一样,没有显著区别。区别只在于传统甚远,长安画派近在眼前,还有后人犹存。而后人又逢现代市场紊乱,缺少理性,且加上官方追捧,树立典型,便热衷于炒作,所以在八十年代之后,几度出现长安画派热。但浮浮沉沉,由于后人或官方不注重理论研究,并对长安画派这一文化现象给予客观的定位,因之很难在文化形态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确立它应有的生命基础及文化价值,所以便在文化的浪潮中,不断浮沉。

而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盲目的,缺少理性的。理性对中国的艺术品投资人及拥趸者来说,就是个气。人们热衷于功利,大多以短视的盲从行为,看哪个有利,就一哄而上,纷纷跟风炒作。那个失势,就踩上几脚。因之几乎所有的拍卖会拍卖行,乃至于美术馆画廊等,都以画家的拍卖价值来作为投机的标准,很少对他们的后续价值进行评估,遑论真正的收藏。在这种趋势下,拍卖会猫腻大作,暗箱操作,托儿肆虐,哄抬价格,出卖善良,践踏良心,一切都在利益之中,以认为金钱可以买来一切的淫贱心态,去对待所有的投机者、爱好者、收藏者、评论者、媒体人等。

我一直认为中国没有收藏市场,有的只是投机市场,人在功利面前,热衷于投机,以短时效来获取最大的利益,结果面对各种时弊,致使市场无法消化,再加上货币贬值严重,看似画家作品的价值一度膨胀,但那却不是它应有的价值。因之,失去理性的市场是疯狂的,没有节制的贪婪是毁灭性的。为此导致中国画坛几乎所有画家的作品价格一落千丈,而这种跌落,是理性的表现,也是非理性的彰显。这种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是人的贪欲所致,也是让人回归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让那些投机者为了利益的最大化,极力鼓吹画家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在盲听盲信中,纷纷中枪的局面有所改观。

因之,面对现中国的画坛,都是此起彼伏的热浪,一浪盖过一浪,一浪淹没一浪。没有长久文化生命力的支撑,也就不会出现什么经久不衰的、真正的文化形态,有的只是虚假与欺哄。现今的文化泡沫,都是gs勾搭的结果。如果艺术品市场不能真正去官方化,那么,中国的文化就不会形成真正良性的发展,遑论长久的生命活力。因为现中国本身就没有真正的传统文化,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舶来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来审视长安画派所提出的“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宗旨,你就发现这和我们吃饭睡觉一样,没有实质意义。那个一天不吃饭、不睡觉能行。反之那一位艺术家,是固守画室,闭门造车的?他们有几人不和大自然接触,又有几人不去传统中体味传统绘画的精髓,寻找创作的灵感。但各人天赋不同,造化自然不同。天意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赋予长安画坛石鲁、赵望云等六人以时代的担当,但哄哄时势过去,一切的一切还不是一场笑话,最终消陨在时间的洪流中。所以,“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句话虽然据说是长安画派提出的口号,并奉为圭臬,但是,古代的画家,又何尝不是一手伸向生活与传统呢?

又说:他们的画作跳出古人的藩篱和西画的条条框框,以广袤、苍凉的大西北为表现题材,把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合二为一,极力开掘黄土高原的古朴和厚重,作品让观者耳目一新。

话头到此,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几乎所有划时代的大家与大师,都是跳出了古人的藩篱的,但好在古人不知西画,所以,他们的作品更加纯正,更加中国化。何况,古人的生命境界,由于生活节奏的缓慢,他们也能静下心来,细细品位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虽然有皇室官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但却没有现时代政治对他们影响的深刻。因之,古人的气息都是纯正的,大多是地道的水墨,很少有外来的影子,也几乎不具有泛政治化的色彩。何况,现在的我们,在百年后就是古人一枚了,而后人也可以说他们跳出了诸如“长安画派”或者什么狗派、猫派的藩篱,走出了一条新路。

如果说他们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那只不过是他们生活在这个地方,离西北最近最方便。如果他们生活在江南,那么,肯定很少画西北。何况西北的地域,本身在过去就是古朴和厚重的,放在现在,还有什么古朴厚重可言,早就被商业化开发的面目全非,失去传统的魅力了。所以,长安画派的几位画家是幸运的,他们毕竟见识并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光。但他们也是不幸的,因为在zz挂帅的基础上,他们后来的自由思想被扼杀,他们围绕着zz转圈,有许多作品,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但好在还有民国时期的一些作品,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人文的力量。

不过话再说回来,没有多么高尚的艺术家,艺术家的骨子里几乎都是媚俗的。就如张大千曾搂着某人的肩膀说:“你把青城山下的窑子逛遍了,你才能体会出哪里的人文风情。”(话意)

呵呵,这也许就是画家的风范画家的韵致。反正,高尚的人都是圣人,而圣人是无法存活的,也都会被当作异类笑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