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Linux的硬盘分区和目录结构

 醉人说梦 2018-06-20

       很多刚刚接触Linux的新人朋友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恐怕就是安装过程中的硬盘分区了。Linux不像我们常用的Windows,用盘符分区。在Windows下我们可以将硬盘分为C盘D盘E盘以及岛国专用盘等等。而Linux是先建立一个根目录“/”,然后在根目录上建立一系列的空目录,接着把硬盘分区挂载到相应目录上。这种完全陌生的分区方式常常导致我们安装linux系统或者虚拟机的时候出现“卡壳”现象,这篇文章将带大家初步的理解linux的硬盘分区方式和目录结构,让你安装linux更轻松,带着基本的理解展开以后的学习。我们下面先介绍一下硬盘分区。

        常见的硬盘一般分为三类。IDE硬盘,SCSI硬盘和SATA硬盘。通常我们电脑上的硬盘都是IDE和SATA,而服务器一般用SCSI硬盘。SCSI的硬盘接口设备叫sd,第一块硬盘就是sda,第二块硬盘是sdb...以此类推。Linux规定,一块硬盘上最多存在四个主分区。命名方式分别是sd1,sd2,sd3,sd4。而逻辑分区从sd5开始,没有数量限制,命名方式为sd5,sd6...sd无穷大。主分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windows下的C盘,也就是系统分区,是引导操作系统必要的分区。而逻辑分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windows下的CDE盘等等。

      说完硬盘分区,我们再回头说一下目录,很多朋友一键安装完linux系统,看着种类繁多的目录可能头疼异常,每个目录看起来都不明觉厉的样子。下面我们就简单的看一下Linux系统的主要目录及其内容。常见的目录有,

     /bin        ##存放系统的核心最常用的命令

     /boot      ##内核与启动文件

     /dev       ##各种设备文件

     /etc        ##系统软件的配置文件

     /home   ##用户的主目录,比如你新建一个用户zhang,home下一般自动生成zhang目录,用来记录zhang的一些操作和内容

     /lib         ## C编译器的库

     /root      ##超级用户root的目录

     /proc     ##进程的映像

     /tmp      ##临时文件存放点

     /usr       ##非系统的程序和命令

     /var       ##数据目录,一般数据库文件也存放在此目录下

        好了,现在我们再看那些繁多的目录是不是有点亲切感了?

        再回到我们linux系统的安装上,安装过程中,一般需要你手动分区的时候,系统已经建立了如上的一些目录,而后我们可以将硬盘挂载到上面的一些目录上。比如说我们可以划分一个主分区,命名为sda1,然后将主分区挂载到目录boot上(一般挂载500MB左右就足够了),单独挂载boot是为了保证系统启动的稳定性,防止其他的硬盘分区坏了影响启动。boot分区除了升级unix内核基本用不上太多,所以500MB就足够用了。比如我们可以在挂载一块20GB分区到var,用于存储数据。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为所有的目录都划分一个分区。没划分的文件和目录以及空余的硬盘一般都自动存放挂载到/根目录。因此如果你分区分的足够细,根目录所需的空间就很小。

        如上,我们基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跨过linux安装中最棘手的一步硬盘分区了。值得一提的还有两点。第一点一般我们分区的时候都会单独划分一个swap分区,用于交换空间(也就是虚拟内存技术),当内存满了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挑出一部分暂时不用的东西写到交换空间中用以释放内存,一般交换空间的大小不超过2G。设置的时候当内存小于2G时,swap可以设置为2G或真实内存的一半,真实大于2G就设置2G。

        第二点就是我们在硬盘分区的时候通常会让选择文件系统,因为Linux是以文件驱动的,用文件管理硬件,每一个硬件都映射到一个文件上进行管理,通常来说文件系统我们选择默认的ext4fs就可以了。这篇文章就不在详细扩展了。好了,大家可以轻松愉快的开启Linux的安装之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