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利器:佳能EOS-1DX、EOS-5D3; 常用镜头:佳能EF-640以及EF428。 1、银耳相思鸟 中等体型(17.5厘米)的多彩而偏红色的鹛。特征为头黑,脸颊银白,额橘黄色。尾、背及覆羽橄榄色,喉及胸橙红,两翼红黄两色,尾覆羽红色。分布状况,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怒江以西;于云南南部;指名亚种于云南红河以西;于云南东南部、贵州南部及广西。常见于海拔350~2000米。 2、长嘴捕蛛鸟 体型略小(15厘米)的橄榄色及黄色的捕蛛鸟。上体橄榄绿色,下体艳黄色。喉灰白为本种特征。常分布在见于云南西部的低地及丘陵森林,高可至海拔2000米;见于云南东南部。活动在阴暗密丛如野香蕉树及高大生姜。 3、紫水鸡 体大(42厘米)而壮,紫蓝色,红色的嘴特形大,除尾下覆羽为白色外,整个体羽蓝黑色并具紫色及绿色闪光。具一红色的额甲。叫声是咕咕咯咯叫个不停;另有带鼻音的号角声wak。常在栖于多芦苇的沼泽地及湖泊,在水上漂浮植物及芦苇地中行走。有时结小群到漫水的开阔草地、稻田或火烧过后的草地上活动。 4、棕腹仙鹟 雄鸟:中等体型(18厘米)而头大的鹟。上体蓝,下体棕色,具黑色眼罩,头顶、颈侧点斑、肩块及腰部辉蓝。与蓝喉仙鹟的区别在喉黑,胸橘黄渐变成臀部的皮黄色。与棕腹大仙鹟的区别在体羽较亮丽,臀棕黄色较浓,额辉蓝色延伸过头顶。雌鸟:褐色,腰及尾近红,项纹白,颈侧具闪辉的浅蓝色斑,眼先及眼圈皮黄而有别于除棕腹大仙鹟外的所有其他鹟的雌鸟,但臀部的皮黄色较重,翼较短。 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为海拔1500~3000米的开阔林地及丘陵森林中的不常见鸟。 5、棕颈钩嘴鹛 体型略小(19厘米)的褐色钩嘴鹛。具栗色的颈圈,白色的长眉纹,眼先黑色,喉白,胸具纵纹。诸亚种细节有别,见下表。分布在拔80~3400米混交林、常绿林或有竹林的矮小次生林。有多个地理亚种于台湾;于海南岛;于东南部武夷山;于华中及华南山区;于甘肃南部至浙江、四川南部至北部及贵州北部;为四川峨眉山地区之特有;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及西部。 6、纵纹绿鹎 中等体型(20厘米)而具冠羽的橄榄绿色鹎。下体密布浅黄色纵纹,上体橄榄色带细白色纵纹。,眼圈黄色。仅有的另一种具纵纹的绿色鹎是纹喉鹎,但其背及腹部无纵纹。分布在云南西南部,亚种见于西藏极东南部及云南。习性喜欢6~15只鸟结成吵嚷群体。栖于山区常绿林。 车神榜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