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2018-2康巴什区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
2018-06-21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



2018年康巴什区初中毕业升学第二次模拟试题

化学

考生须知:

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四大题,16小题,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2Na-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衣:棉布制成衣服B.食:C.住:石块砌成房屋D.行:燃油驱动汽车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A.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D.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下列表达的是A.B.C.D.A.B.C.D.

A.概念的理解.除杂和鉴别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用稀盐酸除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钾固体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化学与工业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用铁矿石焦炭和炼铁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甲 H2O2 C CaCO3 FeCl2 乙 O2 CO CO2 Fe 丙 H2O CO2 Na2CO3 Fe2O3 右图是表示在9.8g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时间,Y是pH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2)是用(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的(3)

()垃圾要进行分类,饮用后的易拉罐属于??(填序号)。



10.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

主要成分(mg/L):碳酸氢根(HCO3-):173-205氯离子(Cl-):1.0-8.0硫酸根(SO42-):16.08-19.52钠离子(Na+):8-50PH值:7.8±0.5 (1)“SO42-”中数字“2”的含义是(2)我们向该矿泉水滴加______发现有大量浮渣产生说明该矿泉水属于硬水(3)天然水是混合物,用图1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后,所得的水为(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如图2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液面下降,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物质的化学式)(5)右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将转化为化学能.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20℃时,甲溶解度乙溶解度(填“>”、“<”或“=”)

?

















②40℃时,乙和丙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填“能”或“不能”)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序号)A.大于40小于40于40无法确定12.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nǐ)图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x=(2)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3)根据铱和铝的结构,理论上鉨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钵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有A、B、C、D四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Ag+、Mg2+、Ba2+、Fe3+、Cl-、SO42-、NO3-、OH-八种离子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将A、B、C、D的溶液两两混合,发生的现象为:A+B→白色沉淀B+C→白色沉淀根据题意请作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F中溶质(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转化,“-”表示相互反应),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___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2H2O+2NH3↑。现要制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CaCO3+CO2+H2O=Ca(HCO3)2】。实验室检验CO2时,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产的现象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4)Na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质有NaOH、NaCO3;(2)溶质为NaCO3;(3)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______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和(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27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g试计算(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试题第5页(共8页)化学试题第6页(共8页)





















































































































































































































































































白色沉淀E



黄色溶液F



反应后







过滤







反应前





































加入适量稀硝酸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