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阿庆嫂”原型,被捕后身体被敌人残忍撕开,牺牲时才23岁

 铁血老枪 2018-06-21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要是这个曲子响起来,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就会忍不住哼唱起来。这是 《沙家浜》阿庆嫂的唱段,那么阿庆嫂的原型又是谁呢?

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经严密考证得出结论,沙家浜镇文化站站长发现朱凡与“阿庆嫂”多处相似点,那么这位朱凡又是何许人也呢?

朱凡,原名陆慧卿,祖籍浙江宁波,后举家迁居上海。先后在上海启秀女中和务本女中就读。初中时代,她投入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的救亡运动。

1938年,陆慧卿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雪影社”做救亡工作,义务担任夜校教员。此时,她改名朱凡,她自己解释:“朱,红色,代表革命,我要做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1939年,朱凡从上海来到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后,被分配在董浜陆家嘴小学任教师,不久任校长。她以学校教师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担任民运工作队副队长。艰苦的游击环境,紧张的斗争生活,朱凡白晳的脸庞变黑了,但她不介意,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愉快、兴奋”,“我是一只小小的海燕,将自由地飞翔在惊涛骇浪之上。”因为母亲十分关心她有没有找到婆家,朱凡在回信中告诉妈妈:“我的婆家已经找到了,那就是革命队伍。”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开展好民运工作,朱凡穿上与当地农民一样的土布衣服,随乡亲们一起下地劳动,住牛棚,睡地铺。1940年,朱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党组织就把更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朱凡在担任横泾区委书记期间,为了建设好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她带领区委一班人,深入发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注重调查研究,向各界人士热情宣传民主建政的重要意义。有一次,盘踞在太平桥的顽匪忠义救国军胡肇汉,企图窜到横泾区张泾村抢劫新四军创办的商店,朱凡带领村自卫队员勇敢出击,还发动群众在河两岸呐喊助威,吓得匪兵不敢进村。还有一次,为了向横泾区西面的辛莫区传达县委指示,她与房东朱汉泉伪装成走亲戚的小夫妻,顺利越过了敌人封锁线。

1941年5月,朱凡调任辛莫区区委书记,同时兼任横泾区区委书记。辛莫区位于苏(州)常(熟)公路两侧,是日伪军经常出没的地方,前任区委书记就是被忠义救国军杀害的。朱凡了解这一切,她对同志们说:“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斗争残酷不可怕,吃苦更算不了什么。”

同年7月,日伪军出动重兵,对苏(州)常(熟)太(仓)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上级指示,为保存有生力量,外来民运干部可以撤出包围圈。朱凡想到辛莫是个新区,自己留下来,对坚持反清乡斗争有好处。敌人的封锁线拉了一道又一道,梅花桩式的据点筑了一个又一个,每天都有抗日同志被捕、牺牲。朱凡坚持斗争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一天上午,正当朱凡准备召集几个同志在苏木乡木杓湾尼姑堂里开会时,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朱凡被捕。

被敌人抓住后,敌人对她进行严刑拷打,朱凡一字不说,惨无人道的日军更是将她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又将她的双腿绑在两艘汽艇上,活活撕开。

朱凡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几天后,鬼子撤退,张泾村的朱汉泉等人撑着船在昆承湖里寻找朱凡的遗体,打捞了整整3天,连一块遗体的碎片都没有找到。朱汉泉等人跪在湖边放声大哭,闻者无不掩面悲泣。

为了纪念朱凡的铁血精神,组织上将朱凡的3张照片、2页档案和一床蚊帐放在了纪念馆的展橱之中,以此来告诫后人,勿忘国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