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是国粹吗?在北京人眼里是“玩意儿”

 cxag 2018-06-21


京剧是国粹吗?在北京人眼里是“玩意儿”

                孙东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近二百年来, 在与姊妹艺术相互借鉴相互竞争中, 京剧逐步确立了作为国剧的崇高地位, 各个行当都产生了杰出的代表人物,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术流派, 许多剧目经过千锤百炼而成为艺术经典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略显夸张的说法是, 京剧是国粹” 。首创者用意可嘉, 但对此词义的理解却未必准确。“国粹一词不见于辞源》,显系晚出有的辞书将其解释为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固有文化似应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上, 经过时间的考验与淘汰之后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把距今只有200 年发展史的一门艺术称之为国粹” ,笔者个人认为实是有所勉强

    京剧与其他戏曲一样, 本质上只是一种艺术形式, 娱乐是它的基本功能, 至于剧目所具有的教化作用, 则是附带的意义因此, 只要戏曲内容是健康的, 对思想性的要求就不宜过高在最具京剧传统的地方, 北京人过去到戏园子里是去, 上海人则是去, 前者偏重于唱腔的优美动听, 后者偏重于动作的激烈火炽。《白蛇传》、《野猪林凭借故事的传奇色彩与优美的唱腔吸引观众;《天女散花》、《三岔口则靠或令人眼花缭乱或令人会意于心的表演博得观众喜爱思想内容固然不可漠视,但欣赏戏曲的人们并非闲来无事到剧场受教育的, 他们第一位的选择通常是演员的功夫、“玩意儿” 。思想性艺术性俱佳, 是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艺术共同的追求, 却不可忽视它最基本的娱乐功能当这种娱乐功能发挥到较高境界时, 就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艺术了近半个世纪以来, 某些试图体现京剧教化功能的剧目, 其思想性固然达到了预想的高度, 但在艺术上却很难说是成功的


    长期作为国都所积淀的文化传统, 是北京得以滋养京剧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基础, 京剧也因此成为北京地域文化的特色之一即使到了今天, 中国京剧院依然在北京, 京剧艺术的发展对建设北京城市文化的作用,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极为重要的

(摘自孙东虎《历史地看待京剧的现状与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