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血制品行业分析

 月依旧图书馆 2018-06-21


一、回顾:量价齐升,股价蒸蒸1.价格空间打开,开启慢牛征程

2016年,绝对是我国血制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着国家于2015年6月放开血制品最高零售价,血制品在2016年进入量价齐升的阶段,细分产品中:白蛋白价格稳中有升,静丙涨价约20%,纤维蛋白原经过两波涨价,累计幅度达到185%,在福建省招标中华兰生物(002007)的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也涨了36%。


在量方面,血浆供需失衡的现象仍然没有缓解,卫计委数据我国血制品需求12000吨左右,2015年我国采浆量为5846吨,同比增长12%,2016年有望达到6600吨,增速依然维持在10%以上,但相比于万吨级的需求,仍显捉襟见肘。

展开剩余88%

在政策给力+行业景气双重利好下,整个血制品行业已经驶入慢牛轨道,这一点毋庸置疑。

2.业绩稳扎稳打,财报纷纷预喜

量价齐升带来的是业绩的确定性增长,截止目前的三季度,血制品公司多数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

华兰生物(002007)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65元,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32.17%

博雅生物(300294)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67元,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72.22%

天坛生物(600161)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36元,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57倍

博晖创新(300318)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03元,净利润2059.6万元,同比增长31.68%

上海莱士(002252)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25元,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5.63%

ST生化(000403)2016年三季报每股收益0.21元,净利润5853.64万元,同比下降13.56%

上海莱士和生化的业绩增速略逊另有原因,莱士是投资收益影响所致,生化是大股东的债务问题尚未解决。

3.板块低开高走,个股有序接力

正是在此背景下,整个血制品板块也开始慢牛征程,今年表现可圈可点。

年初的熔断只是让血制品稍稍扭了下腰,春节前后血制品涨价消息开始流传,博雅生物连续多次涨停,华兰生物随后跟进,点燃了血制品板块之火;春节后博雅生物经过短暂休息后一路碎步上扬,趋势一直持续到8月,华兰生物则在6月稍稍歇息,进入7月,此前沉默不语的天坛生物突然发力,联合华兰生物打出了一波小高潮,血制品几个个股几乎同时触顶;ST生化一路磕磕碰碰则主要守到大股东债务进展和主力兴业基金的左右,进入11月惊鸿一瞥。

可以看见,血制品板块行军打仗体现了很好的协同性和持续性,而非一哄而上宴席散场杯盘狼藉。

二、重点个股走势分析

(1)博雅生物——受益于纤维蛋白原涨价

在2015年的纤维蛋白原市场,博雅生物市占率超过50%,纤维蛋白原是血制品中涨价幅度最大的品种(185%+),公司市值小弹性大,大股东资本运作能力突出,另一主业糖尿病用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盈利能力出众。新百制药和天安药业股权并表,2016年全年业绩有望超过3个亿,增幅100%。

综上因素,领涨血制品,年度涨幅42%。

(2)华兰生物——低估白马

此前的行业老大,产品线齐全,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公司风格偏稳健,加之2011年的贵州关停十几家血浆站事件,失意英雄,市值只有上海莱士的1/4,估值也长期徘徊在三四十倍,是血制品之中最有价值和最具安全边际的标的,年度涨幅26%。

(3)ST生化

大股东负债累累,股改无法兑现,ST无法摘除,负面消息不断,但手握广东双林这只会下金蛋的鸡,一旦情形好转,不可限量,今年大股东明显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步伐,年度涨幅15.5%,表现尚可。

(4)天坛生物

中国医药集团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主要看点是后期重组解决同业竞争,中生集团手中44个浆站,一旦重组完成上市公司权益采浆量将接近1000吨,几大生物所已经完成疫苗和血制品的剥离,近期停牌就是为了重组血制品业务,买到的福利不小。

三、2017年血制品投资逻辑及策略1.业绩为王

与市场其他题材股炒作逻辑不同的是,血制品的基本面周期起伏相对较小,在量价推动下未来会是螺旋式上升,不会过山车般颠簸,也难以剧烈超预期。面对岿然不动、我行我素的基本面趋势,血制品的投资者在跋涉过程中会时而兴奋——觉得血制品黄金万两,时而失落——认为血制品疲软不堪,这两种情绪交替进行,但无论如何,血制品行业的高景气,重业绩是不变的趋势,2017年血制品仍然大有可为!投资血制品,结合业绩跟估值筛选是核心。

2.长周期景气

血制品的供给主要受到5方面的影响:浆站数量、献浆频率、血浆综合利用率、进口限制、重组血制品替代。2001年之后,国家基本不批准新进入企业,浆站数量审批也极为严格,当下血浆供需比例约为1:2,缺口非常大,我们预计未来3-5年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血制品供给端量的高速增长具有内在动力,我国血制品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血制品高景气非一朝一夕之势。

3.结构化特征

2016年血制品的关键词是“涨价”,未来血制品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但不是主要推动因素,价格上涨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的意外惊喜,2017年应该更加注重2016年涨价的尾部效应和一些改革、重组预期,尾部效应带来的17年业绩释放成长性不可低估,生化、天坛这样的重组个股大概率会在17年尘埃落定,华兰生物的白马属性不变,而16年的领头羊博雅生物可能面临后劲不足之忧。(上海莱士这样的在此不多说,主要是投资业务变量太大。)

四、2017年血制品核心股票池

2017年血制品股票池变化不大:华兰生物、ST生化、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博晖创新

新增的博晖创新逻辑:传统微量元素监测业务天花板明显,小众市场,只有原地踏步的命,血制品(河北大安、广东卫伦部分股权)是业绩救命稻草,毛利率偏低,期待未来向同类靠齐,还有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HPV检测,研发之中。大股东是君正集团控制人,资本运作好手,最近又新接手部分河北大安、广东卫伦股权,剩余股权未来可能全部装入上市公司。

华兰生物:一如既往的白马;

ST生化:新的一年债务问题有望解决;

天坛生物:同业竞争一旦解决会是业内航母;

博雅生物:内生增长动力十足;

博晖创新:逻辑见上,市值50-60亿是比较合理的介入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