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跟痛找艾灸

 负鹏载舟 2018-06-21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属“骨痹”范畴,多因感受风寒湿邪,滞留足跟,或外伤、劳损而损伤足跟,或气血虚弱而不能濡养,或肾气不足不能主骨,经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肾气亏虚、筋脉失养,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因;劳损或外伤经筋、或寒湿入络则是常见的外因。

足跟痛多因年老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因损伤及筋骨,导致气血瘀滞,痰瘀内阻,久之内舍于肾,入侵于骨,导致足跟骨关节活动受损而成,即《灵枢》谓:“邪在肾则病骨痛”。足跟痛找艾灸


不同疾病引起的跟痛症期临床表现也各异,具体有如下表现:

(1)跟腱止点滑囊炎:在跟腱附着处肿胀、压痛。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产生疼痛。冬天比夏天严重,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检查可见在跟骨后上方有软骨样隆起。表面皮肤增厚,皮色略红,肿块触之有囊性感及压痛。

(2)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跟骨跖面疼痛肿胀,站立或行走时足跟痛,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跟下滑囊。

(3)跖筋膜炎:跟下疼痛,晨起或坐片刻后重,行走后减轻。最常见的体征是压痛点在足跟负重区偏内侧,有时可见轻度肿胀及红斑,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犹如可稍滑动的结节,压痛明显。

(4)跟骨骨刺: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及足心疼痛,足底有胀裂感。压痛局限于跟骨结节的跖筋膜和趾短屈肌附着部,特别是它的内侧。

(5)肾虚性跟痛症: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6)足正侧位X线片上常见跟骨结节即跖腱膜和趾短屈肌附着部有大小不等的骨刺。

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散瘀的作用,艾条熏灸疼痛部位,火力温和持久,缓缓透入肌肤深层,患者有明显的温热感,自觉寒气随烟而去而疼痛缓解。

一、隔姜灸治疗跟痛症 喜欢请加微信aijiu120

患者取俯卧位,膝弯曲,足跟底部向上,通常在足跟底部中点或偏侧缘可以找到压痛点,操作方法:将生姜切为厚约0.2cm、直径约1.5cm的薄片,直径约1cm、高约1cm的圆锥形艾炷,在阿是穴处隔姜灸,灸至患者有明显灼痛感时,用备好的金属瓶盖迅速压熄艾炷。连续施灸3壮。灸后当日施灸处不能沾水。

二、白术煮水泡脚

只适用骨刺型足跟痛,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泡脚后艾条悬灸10-15分钟即可!

三、艾灸罐足跟痛

足跟痛找艾灸

先艾叶泡脚30-40分钟,然后涂阿里山透骨草精油,大约揉5分钟后,绑上艾灸罐,上床睡觉,半夜如果感觉不热了就踹下来。既治疗又不影响睡眠。发现疾患就要及时治疗,这样省时省力,痊愈快。如果等疾病已经做成在治疗,费时又费力。(图片只是参考,足跟痛绑足跟,足底痛绑足底)

配合艾灸肾俞,命门,关元,太溪和足跟部位的痛点,效果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