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魏风骨”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尤里蒙提 2018-06-21

提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或许会为这里壮志难酬的落寞和感时伤怀的苦闷所打动。这首著名的诗歌的作者就是陈子昂。这位诗人和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和毕构称为仙宗十友,足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他——

陈子昂,唐代诗人,他是初唐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之一。因为他曾在朝廷中担任右拾遗,所以后世称他为陈拾遗。凭借自己雄健刚劲的诗歌,他在诗坛上有着“诗骨”之称。陈子昂年少的时候就十分聪慧,而且他富有任侠精神。传说当他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尚不知书”。但是当击剑伤人之后,他浪子回头,开始弃武从文,专心投入学习。因为他本是就十分智慧聪明,再加上慨然立志的他谢绝旧时武友的交往,所以在博览群书和深钻经史之后,逐渐成为了都能超过自己父辈学识的博闻强记之人。

但是当他怀着自己的经纬之才与济世情怀参加科举考试时,却不幸两次名落孙山,这对他是十分巨大的打击。后来他回故乡金华山研读,据有关记载:'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这为他后来的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终于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去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此时的他仍然不为人所知晓,但是饱读诗书的他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他终于在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成功进士及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进入官场之后,胸怀大志的他关怀天下,同时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少年时的那种任侠精神也使得此时的他在初唐诗文革新运动中强调雄健刚劲的“汉魏风骨”。下面这首《送魏大从军》正体现了他一直强调的这种雄健刚劲的“汉魏风骨”: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这首诗的前两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运用暗喻手法借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这里“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十分巧妙地活用旧时的典故。通过这种巧妙的化用来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接着三四两句“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其中“三河道”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他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这两句虽然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然后五六两句“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其中的“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诗句中的“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的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最后的结尾两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则是借用典故: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并且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这首充满雄健刚劲的诗歌,充分体现其“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这一句出自《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其中豪放激扬的感情,慷慨悲壮的语气,令人赞叹不已,久久回味……

文字|青舟(三度平台签约作者)

摄影|方叨叨(三度平台特邀摄影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