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如何改造下水道?从犯罪分子聚居地到市民旅游景点

 gs老张 2018-06-21

巴黎下水道的荣辱瞬间

——1910年塞纳河大洪水

巴黎

的下水道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奥斯曼曾说,地下的管道,是这座庞大城市的器官,就像人体内的器官一样发挥着作用,但从来不暴露在光明之下。纯净清洁的水以及光和热,就像不同的液体,在城市的地下循环往复,为城市的生命提供支持。

▲巴黎下水道

除了以“光明之城”闻名于世外,巴黎还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的下水道。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可追溯到14世纪。19世纪中期,在奥斯曼和贝尔格朗的推动下,巴黎修建了新的供水和排污系统,到了1894年,饮用水供应和废水排泄均采取封闭的形式,形成完整的给排水系统。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

在奥斯曼之前,巴黎已经有了庞大的污水和下水道系统,但是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大和水供应的不断增加,这个系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19世纪50年代,在长达240英里的街道下面,污水管道的长度还不到100英里,而且每当暴雨袭来,这些下水管道就几乎不敷使用,主要原因是下水管道不够粗。这些早期的下水管道在铺设时所留的空间能允许人爬进去对其进行清理,但里面的空间也就这么大。在塞纳河附近,排水站将不同管道流过来的污水汇聚起来,再通过地下排水管网将污水排出去,这一排污系统容易受塞纳河冬季洪水泛滥的影响。贝尔格朗设计了更大的排污通道,里面可以铺设轨道,轨道上可以行驶机动车,清洁工可以乘车在里面通行。

▲乔治—欧仁·奥斯曼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

奥斯曼和贝尔格朗改造下水道以前,犯罪分子和革命者都在下水道里召开秘密会议,因此,很多人把脏乱差和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下水道改造完成以后,这里成了一个旅游景点,穿着考究的巴黎市民乘着船,在下水道中游览,感受科学技术对这个长期被视为庞大、危险空间的改变。

▲人们参观下水道

但是,就是这个拥有超前下水道系统的“光明之城”,在1910年1月的塞纳河大洪水面前一下子黯淡了。正常情况下,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可以让生活更加方便,但是当这个系统的水处理能力达到极限以后,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巴黎大洪水暴发后,洪水灌入电厂,造成电线短路,巴黎市的很多路灯熄灭,霓虹闪烁的不夜城沉入了冬日的黑暗。而巴黎引以为豪的下水道出现反涌,弥散着臭味的污水冲出地板,冲破街道,汇入泛滥的塞纳河水,给巴黎市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对此,救援人员很是困扰,不知道如何保护城市不受从地下泛起的水浪的侵袭。

▲被警察营救的老妇人紧紧抓住简易木筏

工人们在全市范围内封堵下水道出入口,阻止洪水上涌,但是下水道出入口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堵上。一位居住在城市西部菲利希安·大卫路的市民愤愤地说:“那些下水道至少要负部分责任。”1月27日,他向邻居们发传单,上面写着:“造成你受灾的洪水不是大自然的原因。”换句话说,这场水患不是所谓的“上帝的旨意”。“给你带来洪灾的,是巴黎的下水道。”他认为,如果在下水道出入口安装上必要的保护设施,洪灾期间就会阻止洪水从下面涌上来。

在1910年巴黎的大洪水中,地铁通道以及下水道为洪水的泛滥提供了通道,否则,洪水自己不会流那么远。1月28日,有个工人困惑而无奈地提交了一份报告,说他和他的同事在皇后大道(Cours la reine)“堵住了塞纳河的决口,但是从蒙田大道流过来的洪水还是把皇后大道淹没了,功夫全白费了”。皇后大道是一块美丽的绿地,将塞纳河与杜勒里花园(Tuileries Garden)隔开。沿着塞纳河岸进行抗洪并不一定能带来效果,因为洪水可以从其他通道进入皇后大道,比如从距岸墙几十码的地下管道冲出地面。街道、广场和人行道,因为下面的土壤被洪水浸泡,已经开始扭曲变形,甚至塌陷了。实际上,巴黎市正在巴黎人的脚下陷落着。有些街道上原来铺着木板,以使行人走起来更加舒适,现在洪水冲上了街道。海伦·达文波特·吉本斯回忆道:“我们看到铺路的木板一片狼藉。”所有残留的电灯现在都不亮了,整个巴黎市处于冬日漆黑的夜色之中……

这次洪水挑战了当时那个时代的很多基本认知,比如认为进步的力量不可遏止。铁路、电报、蒸汽机、电、下水道以及数百项发明,都预示着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也是人们在1900年世博会上所看到的未来。仅仅一周的时间,大洪水就将这一切变为泡影,人们对于光明未来的信仰看起来是如此地不堪一击。《晨报》的编辑直言不讳地把1910年称作“工程师的1870年”,这是又一个令人感到羞辱的失败,只不过这一次是法国技术上的失败,上一次是法国军队的溃败;这一次是受大自然的嘲弄,上一次是被普鲁士人侮辱。

▲妇女们灾后进行清淤消毒工作

灾难过后,很多人担心下水道的状况,呼吁重新考虑城市的结构以及它们与塞纳河连通的地方,重新考虑是否可以改造大桥,以避免高水位时流通不畅的问题。事实上,从整体上来看,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并没有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爆裂,反而还保存得相对较为完整。换句话说,尽管人们很是担心,但是溢流的下水道实际上成功地清除了传染病暴发的可能。由于工程建筑的原因或下水管道周围地面的坍塌,有几处下水管道的确出现了裂缝,但即便是发生大面积的破裂,也不会造成洪水泛滥。不过,如果下水管道爆裂严重,致病细菌的数量可能要大得多。

▲巴黎建成了巨大的储水库进行雨水处理

洪灾虽然让巴黎人民收获了精诚团结、共战灾难的精神,但毋庸置疑,这次巴黎历史上的大洪水给普通市民和整个法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910年巴黎大洪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巴黎没有阻止塞纳河的溢流,而在于让巴黎市民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塞纳河。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突发事件、危急事件从来都不曾缺席。巴黎下水道的历史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怎样减少甚或避免这类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突发性、危急性事件不期而至后人民和政府该如何应对?在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今天,在飓风、热浪、寒潮、海啸、地震、雾霾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威胁人类生活的今天,在全球变暖不断引发各种生态灾难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怎样由语言层面的讨论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一个人类亘古追求的状态,是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国家都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以上文字节选自《水下巴黎:光明之城如何经历1910年大洪水》,[美]杰弗里·H.杰克逊,江苏人民出版社版

编辑 | 书羽

制作 | 蔷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