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兄弟万里正含情——也谈杜甫(中)

 戈壁风神 2018-06-21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杜甫无时无刻不惦念自己的几个兄弟。从杜甫的诗里我们能感受炽烈的兄弟友于之情。对朋友杜甫更是“可堪托死生”,对好朋友李白他又回忆、又寄赠、又入梦写了好多诗。只有这样对兄弟意浓、对朋友情真的人,才能写出那情感细腻、饱含情感的千古绝唱。

杜甫兄弟共五人,杜甫居长,四个弟弟分别名为颍、观、丰、占,还有一个妹妹,嫁与江东钟离韦氏,其弟妹五人都是继母卢氏所生,但杜甫对他们手足情深。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弟弟杜颖任山东临邑主簿,典领文书等,写信给兄长杜甫述说黄河水灾给百姓带来的忧患,杜甫收到弟弟的信就写了一首《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滥,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问候并安慰弟弟。在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杜甫写道“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除他和妻子儿女之外,应该包括杜颖之外的其他几个弟弟。

安史之乱很快使这个大家庭变得兄弟离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音信不通,杜甫打探着兄弟们的消息。至德元年(756年)杜甫得到了兄弟们的消息,写了《得舍弟消息》两首诗:“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对乱世中兄弟亲人们的命运充满了担忧。杜甫还作过另一首《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开篇即用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里田广兄弟三人共议分家分财产,要把堂前一株紫荆树截为三段,紫荆树闻分家即枯萎的故事。这“风”当然是使国破家亡的“安史之乱”。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杜甫一直惦念着手足兄弟。先看《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杜甫的几个弟弟此时分散于战乱中的山东、河南一带,生离死别使杜甫忧虑不安,后四句写得肝肠寸断、伤心欲绝。就在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又写了《忆弟(时归在河南陆浑庄)》二首:“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人稀吾不到,兵在见何由。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兄弟离散,故园花发而不顾兄弟离合,春日鸟飞而不管人间悲欢,痛哉!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穷困潦倒的诗人即使在漂泊流离的途中,也念念不忘兄弟们。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在成都浣花溪边安顿下来,想起了兄弟们写作《村夜》:“萧萧风色暮,江头人不行。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登高,又想起了弟妹:“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对弟妹们的思念那是喝酒也想,写诗也想,《远怀舍弟颖观等》云“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又转赴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生活困窘到靠挖土芋充饥,一家人因饥饿卧病在床,杜甫都担心自己会饿死,一口气写了《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有两首诗是思念远方的弟弟妹妹的。

战乱年月,杜甫兄弟聚散两依依,别离欢会杜甫都会有诗作相赠,同时也经常和兄弟们书信往来,互报平安。送杜颖回齐州,杜甫一口气写了三首《送舍弟颖赴齐州》,“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多么恋恋不舍。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接到弟弟杜观的书信说要从长安来到江陵,并将到夔州来看他,诗人高兴地写了一首《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行李合到夔州。悲喜相兼,团圆可待,赋诗即事,情见乎词》,从诗题就可以看到诗人迫不及待渴望亲人团圆的心情,写完以后意犹未尽,又写了二首《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设想兄弟见面拉家常,计议归长安的事情,诗篇抒发出了真挚的兄弟深情。

对兄弟手足情深,对朋友也情真意切。杜甫和同时代诗人李白的交游传为千古佳话。天宝三载(744年)春夏之交,已名满天下的李白与困顿不遇的杜甫在洛阳初遇,当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3岁,写得最早一首《赠李白》说“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诗中表露出杜甫对李白钦仰不已。同年秋二人结伴游梁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开封市一带),在这里他们遇到了高适。他们一起畅游痛饮,谈文论诗,不亦快哉!“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若干年杜甫还兴奋不已,说“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遣怀》),“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昔游》)。

天宝四载(745年)秋,杜甫在兖州,李白从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赶来相遇,二人又结伴游历齐鲁。同样怀才不遇、飘泊无根,杜甫又写一首《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规劝朋友,也是自嘲自伤。一起游玩的日子,二人亲如兄弟,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写道“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之后李白要重游江东,杜甫要西赴长安,二人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别。

这一别,再没有相见,杜甫深深地思念着这位大他十一岁的狂放不羁的大哥。杜甫写了大量赠、寄和怀念李白的诗篇,这些诗道出了对李白称许和崇敬之情,抒发了真挚细腻的思念之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少诗句耳熟能详、妇孺皆知,不夸张地说,李白诗名高千古,与杜甫这种宣传分不开,即使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杜甫也为李白怀才不遇而痛斥不公正的世道。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被流放夜郎。杜甫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思念成梦而作《梦李白》二首,第一首写李白入梦,充满了对好友命运的担忧。如此才华横溢的好友却遭遇如此不公的世道,在第二首里诗人愤而叹曰“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身后名高千古,但斯人已困厄而死,又有什么用呢,语气悲愤。在《不见》中诗人直斥“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一往情深深几许,试问古今能有几人对友情如此至诚至真。

杜甫一生写了上百首思亲怀友之作,对于朋友们总是念念不忘,对朋友的才干也是倍加欣赏。他在《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中对高适表白:“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高适、岑参是盛唐诗人力追建安风骨者,杜甫夸赞他们“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高适送来禄米,邻翁送来菜疏,他高兴地说“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在《江村》里杜甫说“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位故人当是经常接济他的好友严武。

朋友来了好招待,杜甫是掏心掏肺的热心肠。“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有客》)、“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过客相寻》),待客亲切自然。再看这首《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好朋友来了恨不得倾尽所有来热情招待。

贫穷使人变得敏感,也最能使人体会到人世间温暖,哪怕是热情的一顿饭也会使诗人感激不已,杜甫诗里这种朋友间的真情也触动了千古之下我们的泪点。潼关失守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杜甫挈妇将雏逃难,路上雷雨泥泞,饥寒交迫,靠野果充饥,路过汉代彭衙故城(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一位曾当过县令的姓孙的朋友热情款待了他——“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我每每读到这里就热泪盈眶:逃难的老朋友来了,这位主人又是端来洗脚水,又是剪纸给饱受惊吓的一家人叫魂,又是做饭招待,又是好言安慰……人间自有真情在,世道是乱的,人心是热的。

杜甫是那种经常思念着朋友的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惦念每一位朋友的安危,关注着每一位朋友的生死。朋友去世了,他伤心欲绝,李白、高适都先他而去,他怀念着当年壮游的岁月,伤感“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遣怀》)。童年时代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离世,他感慨“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哭韦大夫之晋》)。在战乱中,一旦与儿时的朋友久别重逢,诗人会欣喜若狂,乾元二年春,杜甫由洛阳回华州路经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见到了青年时的朋友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生活是多么美啊,人情是多么美啊,诗人为真挚的友情和朋友的欢会而陶醉,哪怕这美好是短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