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肤子20g,白矾15g。地肤子煎水1碗,去渣,入白矾化开,频频洗疣面。 2、芒果肉1至2枚,水煎服,并用其果皮擦患处。用于多发性疣。 3、茄子1个,切开擦患处,每日数次。 4、鲜葫芦1个,切开擦患处,每日数次。摹 5、鲜茄子嫩叶1片,用于搓汁在疣面涂擦,每日3次,连擦3至5日。 6、鲜芝麻花擦患处,每次3分钟,3天为1疗程。 7、生藕切片,擦疣,每日2至3次。 8、芥菜子15g,白及30g,共为细末,水调,涂疣上,每日1次。 9、乌梅20g,蜂蜜30g,乌梅研末,与蜂蜜调成膏状,涂于疣上,每日1次。 10、采新鲜艾叶,擦揉患处,每日数次,直致疣体自脱落为止。 11、在阴湿处找潮湿虫(又名鼠妇、西瓜虫)1至2只,将其放在疣顶部,用手指压虫使其成浆糊状,完全涂在疣体上,令其自然干燥,勿洗涤,每日如法抹2至3次 12、牛口中涎,数涂自落。 13、新鲜苏叶,洗净,揉烂。先将疣及周围皮肤消毒,然后用药揉擦疣部。每次10至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 14、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伴,每日3至4次,每次摩擦至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疼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7至10天。, 15、鲜菱蒂折断,擦1次即落。 16、黄酒渍石灰六七日,取汁滴点疣上。 17、用经霜茄子1只,切去蒂部,切面在火上烘热使汁流出即擦疣部,并加揉擦,以局部发热为宜,每日2至3次,连续使用7至10天左右逐渐脱落而愈。 18、苍术9g,马齿苋30g,苦参15g,细辛6g.陈皮6g,蜂房9g,蛇床子12g,白芷9g。上药用水煎至150至200毫升,乘热用布或棉球蘸药水多次擦洗。也可将药研粉,制成油膏涂擦,每日1次。此方对汗斑、皮肤疮肿也有疗效。 19、鸦胆子仁适量。将上药捣烂,加水少量,调成糊状,涂在疣上,胶布固定,每日早晚各1次。 20、鸦胆子仁25%,血竭粉25%,生石灰粉25%。鸦胆子仁捣烂,三物充分混合即成疣粉。用时以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拇指用药粉一小撮在疣处压迫片刻即可,不需包扎。 21、生石灰1小块,放在疣粉上捻搓,连续数次疣即可脱落。 22、生半夏、斑蝥各等分。上药共研极细末,用10%的稀盐酸调成糊状备用。先将疣状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的小梅花针叩打疣的顶端,待微出血,将药涂于顶端,涂后稍有烧灼感,继而干燥结痂,1周后可以脱痂痊愈。 23、石灰5g,龙骨粉25g,冰片2g。将生石灰浸入水中,混合液以2至4层纱布过滤。滤液沉降片刻后,将上层水弃去,留沉降之石灰呈半固体状,放人锅内用文火炒成微黄/色为度(约炒1小时),然后取炒石灰粉5g,加龙骨粉25g、奴弗卡因2g、冰片2g,混匀,共研为细末,密贮瓶内待用。用时,将药粉倒少许在疣面上,以拇指反复揉搓,直至疣体自行脱落为止。再以拇指加压扭转,疣即脱落。以硝酸银棒涂抹后,敷消毒纱布,24小时取下。血痂7至10天脱落。 24、取鲜花麻花,去尖污,揉搓患处每日2至3次,每次3至5分钟。一般3天后疣即自行脱落,8天后全部消失。 25、活斑蝥适量。将活斑蝥虫1只从颈部去其头,即可流出如水珠样黄/色分泌物(将此液立即使用)。将疣用75%酒精消毒或用脂皂水清洁后,用剪刀或锋利小刀将疣顶部外皮削去至血出为度。将活斑蝥的分泌液涂在患部,勿使用敷料覆盖,1只活斑蝥法可除去1至2个疣,涂后12至24小时可见局部变成如烫伤的小泡,48至72小时后此水泡自行消失不留疤痕。 26、牛倒嚼沫适量。将牛倒嚼沫涂擦患处,每日2次,连续治疗,大约12日左右疣可全部自行脱落,不留疤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