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又名刺瘊、瘊子,祖国医学中称“千日疮”,是某些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增生物。 寻常疣尚无满意疗法,因而常易复发。成/人寻常疣如数量不多时首选疗法为冷冻或局麻下电灼。下述方法可参考。 多数疣可在两年内自行消退,故在采用局部治疗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造成瘢痕的疗法。 1.抗肿瘤类药物 (1)1%的5-氟尿嘧啶二甲基亚砜溶液或5%的5-氟尿嘧啶软膏或含1.8%的十二烷氮酮的1%氟尿嘧啶凝胶涂于皮疹表面,每日1至2次,直至消退。也可用封包法,即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泡,用小刀刮取泡软的角质物,然后将胶布剪一个小洞,使疣露于洞外。以保护周围健康皮肤,将2.5%的5-氟尿嘧啶软膏涂于患处,再用胶布封盖,每1至2天换药一次。 (2)硫酸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或氟尿嘧啶疣于损害内注射,直径小于5毫米者用0.1mL,大于5毫米者用0.2mL,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1mL,一周后结痂,两三周后脱痂。用于顽固性疣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甲周疣。 2.抗病毒类药物 (1)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溶液外涂,每日3至4次,或酞丁胺软膏外用,应先用手术刀片削去增厚的角质层后,再厚涂软膏,胶布固定,两天换一次药。 (2)局部注射人白细胞α干扰素(2×106U/mL)注射液或聚肌胞0.2至0.4mL(根据疣大小决定量),注射在疣的基底部,2至3天注射一次,6至8针为一疗程。 3.腐蚀性药物 (1)可用纯水杨酸或10%乳酸、苛性钾、灰碱粉(生石灰纯碱各等量)、水晶膏等点涂于疣体上,周围应于胶布保护。 (2)10%水杨酸,5%的5-氟尿嘧啶弹性火棉胶,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 (3)角质剥脱剂加封包疗法治疗跖疣,用含17%水杨酸和17%乳酸的火棉胶基质的角质剥脱剂覆盖以硬膏(封闭敷裹),其外再覆以0.03毫米的聚多脲胺薄膜,每日2次,或水杨酸40g.新霉素1g、达克罗宁1g、明胶12.5g、甘油35.2g,蒸馏水加至100mL。将其制成厚2毫米,直径为7毫米和4毫米的圆块状贴膏两种规格,按皮损大小将药膏敷贴疣上,再用胶布贴紧密封,5天后除去药膏,削去浸渍性组织。用角质剥脱剂加封包疗法较单用角质剥脱剂更有效。 4.其他药物 (1)3%福尔马林溶液湿敷或浸泡治疗跖疣,每日1次,每次15分钟,连续4至8周常常有效。也可将10%甲醛盛于小瓶内,倒扣于疣体上(注意勿使药液流出),使疣浸泡于甲醛溶液中,每日1次,每次10至20分钟,连用10至20天,疣可脱落。 (2)0.1%-0.3%维甲酸酒精溶液涂于疣体,每日1至2次。 (3)小儿甲周疣可用0.7%斑蝥弹性火棉胶封包法治疗,疼痛轻,效果较好。 (4)氢化可的松复方奎宁注射液或盐酸异丙嗪15至20mg加1%普鲁卡因0.25mL混匀后于疣基底部注射0.1至0.2mL,多发者可分次注射于疣基底部。常规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用4号针头的空针抽取注射液,由疣附近皮内刺向疣基底部中央,缓慢注射药液,待疣体转为苍白色即停止注射,每个疣体约需药液0.1至0.2mL,外敷消毒敷料。如未愈,两周后可做第二次注射。 (5)苯甲醇治疗。皮肤常规消毒后,在疣基底部注入2%苯甲醇液0.2至0.5mL(可依疣的大小而定),进针不宜太深,也可在疣的不同方向分别注入药液,间隔两日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