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层教学

 魏新华1125 2018-06-22

一、分层教学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设立不同层次的目标,既能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又能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优生在吸收课本上的知识点后,再挑战更难的问题,激发了他们心中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毫不懈怠努力向前。对于差生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他们也许听不懂上课所讲内容,所做的练习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慢慢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且在分层教学中,通过大量基础题的练习,可以让他们慢慢理解并夯实课本上的知识点,在练习中慢慢树立起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和教师靠的近的是少数的优生。而差生却因为学习跟不上,成绩不行,而缺乏和教师交流沟通的勇气。导致上课依然听不懂……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分层教学因为对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使差生在大量的基础练习中重拾信心,便会很好地改变师生之间僵硬的氛围。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

1.课堂教学分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习能力卓越,抽象思维强,基础知识拔尖。对于A层的学生而言,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可以让A层的学生接触更深层知识,通过做难度较高的题目激发他们强烈的好胜心。B层:能够接受并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这一层的学生数量较多,他们能够听懂并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因此对这层次的学生应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思维扩散。C层:缺乏学习兴趣,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C层是数量较少却是最为让教师头疼的一个群体,需要教师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对于此层的学生,利用大量的练习来打基础是必要的,可以用大量简单的习题来培养其学习的信心。分层的方法可以是学生自主选择,或教师协助选择,但是其原则是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其家长的意愿,实事求是却不过分凭借考试成绩来划分。

成绩只能作为一个依据,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促进全面发展。所以忽略学生自主意愿甚至伤害到学生自尊心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并且分层教学并不是让教师要在A层学生身上花费大量精力,却忽略C层的学生,对于ABC层的任何学生,教师都必须做到平等对待,公平教学。在分层教学中,晋级和降级制度也是需要的。也就是说B层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进入A层的,C层的学生也是有进入B层甚至A层的机会的。相反,如果有学生发现自己跟不上本层次的教学节奏,也可以申请进入下个层次。这个制度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阶级思想,而是通过晋级、降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方便教师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是学生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传统教学方式中,优生能快速地完成课后作业,因为对于优生,那些习题简单枯燥,缺乏挑战,很多都是做过很多遍的题目,还必须做,浪费时间和精力。然而对于差生,却显得难度偏高,不会做,错误率高,使得他们越来越怕写作业,慢慢导致不做作业甚至抄袭。所以在分层教学中,针对ABC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对于A层可以用奥数题、综合题等高难度题,使A层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享受挑战,通过重重推理、演算,最终得出答案,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刺激和成功感;对B层的学生则布置一些提高题,着重在于培养他们的解题思路和对知识点的熟练运用;对C层的学生则需做大量的基础题、简单题,反复练习,夯实基础。

3.总结评价分层

在大学课堂上,最终成绩是按照平时成绩加上考试成绩而得到的综合成绩,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我们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有些学生在期中期末的考试中,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引导致挥失常,没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样很可能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毕竟用一张卷子去决定一个学期的总评显然是死板的。所以总结评价也需分层次,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用ABC三种考卷,考试也向大学课堂学习,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最终总评是用平时成绩的50%加上最终成绩的50%来决定。这样,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不再惧怕考试,从而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总结

分层教育法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一般的学生不再一般,后进的充满希望。教师充分利用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使得初中数学教学更为高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