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别聚焦|旱地划龙舟,古法祭屈原…今天,屏南康里这场民俗盛宴,把端午闹出别样滋味......

 高山仙人掌 2018-06-22


龙舟竞技、端午祭祀、品味美食、民俗展演……6月17日,屏南县代溪镇康里村举办的端午民俗文化节热闹非常,吸引来四面八方的近万名群众前来观看、体验,享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民俗荟萃 古风古味过节


  康里,古称长安,后改翠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地。如今,在这偏僻的大山里,仍保留着如缚假、车身、粽祭等较为传统的端午节习俗。

大人们为孩子涂雄黄


  粽香浓、雄黄烈,插艾条、戴香囊,这些端午节独特的元素,让康里小村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活动伊始,广场上舞龙迎宾,村口的长辈们正忙着给来宾及游客点吉祥雄黄印,同时敬凤凰艾茶(蛋茶),巷道内,家家插艾蒿,户户挂菖蒲,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端午气息。

小姑娘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辟毒丹套


  无粽不成端午,在包粽子摊点上,折粽叶、装糯米、放馅料、裹紧扎绳……参与者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断。还有村民和游客一边包粽子,一边给孩子讲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印刻在一颗颗纯真的童心里。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大家都包得不亦乐乎,长条形、三角形、背包形……各式各样的粽子就这样一个个在大家的手中诞生了。

前来游玩的小男孩正在挑选红蛋


  与此同时,一根根玻璃丝在心灵手巧的康里人手中辗转,巧妙地编织成多姿多彩的“百索”:虾、花、青蛙、蝴蝶,还有装“避毒丹”的彩色网兜,装红蛋的红色网兜……勾起许多游客的童年回忆。


旱地龙舟 划出别样精彩


  “喝一碗老酒啊润一润歌喉,掀一排浪涛咱们赛龙舟,与命运搏斗和时间竞走,风飕飕一挥而就鳌头啊!来吧来吧,朋友……”伴着《赛龙舟》歌声响起,精彩的旱地龙舟大赛拉开了序幕。一排排龙舟像一支支离弦之箭上演着“速度与激情”,鼓手们手持鼓棒,用力而快速地敲击大鼓,比赛热闹非凡。

旱地龙舟比赛现场


  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声中,只见两艘龙舟开始并排着迅速前进。与传统龙舟比赛不同的是,参赛选手并不是坐在龙舟中用桨划着水前行,而在陆地上。旱地龙舟每队参赛选手,排成一列端坐在舟上,两手“划”动的红木棍滑行,驱动着龙舟下的轮子向前进,同时队员们还要团结协作控制方面。

  “太不容易了!”游客郑先生赛前带着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体验了一把旱地龙舟,好不容易才抵达终点。郑先生表示,这次民俗文化节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既体验端午传统文化,又让孩子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打造特色旅游


  一直以来,康里村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祭祀方法。俗传五月初五是闽王王审知死忌,旧福州府所属各县或其他府部分县都改为五月初四祭祀屈原,俗称“月四节”,所以康里的端午祭祀亦是定于五月初四中午举行。

端午屈原祭祀大典


  祭祀大典现场,由八仙、书童、道士等数个方阵组成的祭祀队伍在广场集中,他们有的护送屈原神像,有的挑昼篓、持幡旗、挥龙旗,有的奏古乐、诵《离骚》。队伍从村中心广场出发,沿旧村、郑氏大宗祠、门闾,直到鑑湖,环湖行至祭祀台。待队伍列队完毕,祭品摆在湖塍上,祭祀正式开始。祝词承载了康里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美好品质以及对年景丰收的愿望。

祭祀大典现场 陈穗芳 摄


  此外,游客们还在现场欣赏了一场民俗盛宴,悠扬婉转的山歌、韵味绵绵的北路戏、虎虎生威的武术……别有一番韵味。饱了眼福,口福也一定不能少。游客还能品尝到当地黄酒、地瓜粉线、芋头面、糯米薯、柴把羊肉、锅边、精肉、猪脚冻、秋菊粿、蛋燕、光饼酥等特色风味美食。

  “今天我们像古代人一样过端午节,这样的民俗活动真有意思,更有意义。”在活动后,来自蕉城区的陈女士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屏南县围绕打造省会后花园城市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全区域规划建设,全要素聚集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核心景区的同时,在县域构建“一圈、一带、两板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人文景观,擦亮特色乡土文化名片,增强旅游产业内蕴和魅力。


游客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传统织布机的使用


  通过精心策划“康里端午民俗文化节”“柏源春祭”“黄酒民俗文化节”“甘国宝文化节”等十大民俗体验活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文化自信心,既带动了火爆的乡村游,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又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弥补生态旅游“文化短板”,努力实现“处处宜旅游、行行加旅游、时时可旅游”,分区域全方位提升屏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屏南县接待旅游人数57.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9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