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2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副摄影师,曾参与拍摄过《鸡毛信》、《一场风波》、《宋士杰》等影片。1956年起任摄影师。1958年被评为上海市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并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978年、1983年三次被评为上海市电影局先进工作者。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被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 1956年后,陆续拍摄过《小白旗的风波》、《女篮五号》、《雾海夜航》、《铁窗烈火》、《千女闹海》、《红色娘子军》、《女理发师》、《白毛女》、《第二个春天》、《青春》、《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南昌起义》、《笔中情》、《廖仲恺》、《夜行货车》、《老店》等影片。 ![]() 其中,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上下)》中,他把影片色调定为以灰暗为主,追求彩色片素拍的效果,表现出主人公一生艰苦的命运。影片上集多用平行拍摄,到下集的后半部分,仰拍镜头多了一些,表现出主人公的成功。深层次画面处理细腻,层次感强。 ![]() 该片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影片《南昌起义》彩用一种黄色的调子,充满怀旧感。内景用光丰富、柔和,外景多用自然光。在内景戏上,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通过轻微的摄影机运动,表现人物心理;战争场面则气势宏伟、场面宏大,摄影处理井井有条。摄影风格简炼含蓄,节奏明快,充分体现了传统美学平稳、中庸的特点。该片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 1990年,他与年轻摄影师钱滔合作拍摄影片《老店》,该片色彩鲜明,丰富,构图严谨,以优美的画面展现了老北京的风貌。该片获1990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获第十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他也获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提名。他的电影摄影创作,善于从整体上进行构思,并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摄影技巧,使艺术表现始终能与影片主题和谐统一,意境深远,气氛浓郁,含蓄丰富。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曾任上影摄影车间主任。 ![]() 电影作品: 1949:《丽人行》(昆仑,导演陈鲤庭)助理摄影;《乌鸦与麻雀》(昆仑,导演郑君里)助理摄影。 1950:《人民的巨掌》(昆仑,导演陈鲤庭)助理摄影;《我们夫妇之间》(昆仑,导演郑君里)助理摄影。 1952:《纺花曲》(长昆厂,导演沈浮)助理摄影。 1954:《鸡毛信》(上影,导演石挥)副摄影;《一场风波》(上影,导演谢晋、林农)副摄影。 ![]() ![]() ![]() ![]() ![]() ![]() 1958:《铁窗烈火》(天马,导演王为一)摄影;《黄宝妹》(艺术性纪录片,天马,导演谢晋)摄影;《千女闹海》(艺术性纪录片,天马,导演天然)摄影。 ![]() ![]() ![]() 1962:《女理发师》(天马,导演丁然)摄影。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