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好专业书籍

 anyyss 2018-06-22

 法律、纪律书籍,因其专业,往往枯燥,阅读难度较大。读好法律、纪律专业书籍,大抵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北冥神功。用武侠小说的秘笈来作比喻,比较形象。这里是指要集中精力读好专业书籍,不要分散精力。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有之,读书的人也有不少。不读书的人我们不去理他也就罢了。但读书的人,问题是往往读书较杂。比如爱看文学小说,诗歌,名著等等,又比如爱看历史书,军事书等等。这些书籍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假,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娱乐我们的心情。但是,读书过于分散,有些问题,读了几本文学,几本历史,好像知道了很多事情,实际上杂乱无章,每一样都只是触及皮毛,充其量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美其名曰观其大略,实际只是粗知大略罢了。特别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分散在各种书籍上,就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在专业研究上,也就不能形成专业领域的厚势。因此,读书务必集中精力,务于精纯,集中于专业领域。


二、化功大法。还是用武侠小说秘笈作比喻。一本专业书籍,动辄三五百页、七八百页,而且内容多是艰深晦涩的很。要读下去,相当吃力。笔者在读完数百本职务犯罪专业书籍之后,每读新书,仍有苦不堪言之感。即使面对一本自己极喜欢作者所著亦是极喜欢的书,也常读至头疼不已、几欲呕吐(不是指人家写的不好,而是指自己阅读消化过程之艰辛)。那么,怎么才能轻松愉快的读好一本专业书籍呢。方法其实很简单,采取化整为零,每日定量的读法,中间尽量不要中断。比如,每天只读20页,这就很容易了吧。一本400页的书,每天20页,20天就可以看完。事实上,如果哪天时间富裕,且看的又流利,那20页不止,这样算来,应该两周就可以读完一本专业书。然后呢,自然是开卷下一本喽!

三、吸星大法。继续用武侠小说秘笈作比喻吧。读专业书多了以后,常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拿到一本新书,全是营养和水分,读完以后,干瘪了。为什么,好东西都吸收干净了。也许您进入这个专业领域之初,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那并不怕,选取一两本这个专业入门的好书,细细品读,打好基础。因为这时读书,所见均为原先所未知,全部都要记好学好。

但是,任何一个专业领域,都不可能有无限的知识点,也不可能全都是争议点。具体来讲,一旦读完数本贪污贿赂犯罪专业书籍,再看这个领域的书,应该80%左右的知识点是看到过的,是通说,不可能一本书和其他的书80%以上的内容和观点都不一样。那么,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继续读书,就会很快。笔者曾经在一上午读完两本专业书,可不是乱翻书那种读法哦。为什么呢,因为看的过程,发现书中一部分和原先读过书的观点,基本相同,这个部分往往都是学术上、实践中没有什么争议的,都是属于通说的,只是表述不同罢了。这就可以速读,观其大略。

需要重点阅读吸取的,一是关于无争议问题,尽管是通说了,但是这本书中论述精辟、独到,那就要细细研读;二是关于有争议问题,这本书中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且论证的有道理,那就要仔细研究。看是不是自己原有观点不正确,又或者自己的观点不完善,需修改;又或者是自己能论证一番,驳倒此书观点。在这种读书时无声的较量中,总是有大的提高。所以,真真必须感谢提出不同观点的学者,反者道之动,有他才有你更深刻的思考和论证。

四、梯云纵心法。最后这个是轻功的比喻。当读专业书多了以后,你会发现仍有很多问题是无解的。当从事了大量实务工作之后,你也会发现大量问题是困惑的,没有答案的。如果我们在具体问题、专业细节当中转悠,就好像身处群山之中,迷途而不知道群山的真貌。未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时,可以选读一些法哲学、法理学方面的书籍。这种书籍的作用,就好像让你由山脚下逡巡,变成爬山,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看清全貌。有时反而可以找到在具体部门法领域找不到的问题。而且,有什么样的法哲学思想,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部门法取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主张严惩犯罪,那么你非常有可能在具有争议的问题上主张认定,甚至突破一点现有规定;如果你主张疑罪从无,那么你非常有可能在具有争议的问题是主张不予认定,严守罪刑法定。

读法哲学、法理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需结合在部门法领域遇到的具体问题去读,否则,容易皓首太玄经。而且,脱离了部门法的实务性,纯读法哲学法理学,那就不是爬山,那种感觉是在天上飞,完全是脱离实践的一些胡思乱想就会生发出来,平添困惑,就背离了我们读书明理,学以致用的宗旨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