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开《碧落碑》的千年迷云

 山右书馆 2018-06-22

  唐代《碧落碑》文字奇诡,篆书古雅,为历代所重,然其立于山西泽州、绛州两处,其立碑缘由、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等又留下串串疑问,成为千年迷云。本文作者经过多年搜求,斟酌综理,精微论证,最终拨开迷云,使重重疑窦涣然冰释。

寓真先生在碧落碑前

《碧落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石刻,先后刻于泽州、绛州两处。此碑文字奇诡,篆书古雅,受到历代学者的推重。但泽州碑是山中摩崖石刻,金元间毁于山火,因而,研究者大多关注于绛州碑,鲜有涉及泽州碑者。由于没有将两碑结合研究,金石学者又偏重于书法而未曾全面释读碑文的文义,以至在刻碑时间上产生误解,文篆作者也未能定论,对于立碑的时代背景与真实动机,以及立碑者的命运,都没有进行过深入探讨,因此留下了千年迷云。

《碧落碑》自诞生之日,即带上了神话色彩。《洛中纪异》说:“碑文成而未刻,有二道士来请刻之,闭户三日,不闻人声,人怪而破户,有二白鸽飞去,而篆刻宛然。”宋代以来凡述及此碑,必会提起这一传说,使这通古碑犹似立于云烟之中,又似一个蒙了面纱的丽人。解开千秋迷云,才能深刻了解《碧落碑》的历史文献价值。

笔者观赏此碑拓片,用心已久,经搜求资料,斟酌综理,对于碑刻来历与变迁始觉脉络清晰。一千多年中从来没有说清楚的问题,现在可以说清楚了。

作者在碧落寺摩崖碑遗址

一,《碧落碑》刻于何时

欧阳修《集古录》写道:“《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碑文言‘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乃高宗总章三年,岁在庚午也。又云哀子李训、谊、譔、谌,为妣妃造石像。”

《集古录》是一部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所述《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即今之山西新绛龙兴寺。碑文所言有唐五十三年、唐高宗总章三年,即670年,这年三月改元,更为咸亨元年。“龙集敦牂”,意谓岁次午年,古有“在午之年,万物茂壮”之说。唐代韩王李元嘉的夫人房妃去世后,其子李训等为妣妃祈福,造“碧落尊像”,即道教的天尊像,并刻碑文于像背后,这就是绛州《碧落碑》的来历。

欧阳修之后,赵明诚与其妻李清照撰考古名著《金石录》,除绛州《碧落碑》外,并载有“司马山弥勒石像碑”,曰“永淳二年,篆书,旧在泽州府”,仅寥寥十数字。后人考其所记弥勒石像碑,即是泽州的《碧落碑》。金明昌五年(1194),泽州刺史许安仁撰有《碧落寺磨崖碑记》,文中写道:“唐高宗永淳二年,太尉韩王诸子训、谊、譔、谌,为妣妃祈福,因石壁刻弥勒像,磨崖碑其事于侧。”许安仁亲睹山崖石刻,并访问泽州儒生故老,检阅旧存书传,所记尤为确凿。

泽州造弥勒佛像于山崖,碑文刻在像侧;绛州造道教天尊像,碑文刻在像背。两地分别造像立碑,为何?因碑文中有“祗奉严训”一语,可知其虽然以孝子名义立碑,实际是奉李元嘉之命,前后刻碑过程与元嘉的官职迁徙密切相关。

李元嘉是唐高祖李渊的十一子。十五岁授潞州刺史,贞观十年(636)封韩王,升潞州都督,二十三年(649)加实封满千户。居潞州(今山西长治)三十余年,有地尊望重之说。《唐书》云:“高宗末,元嘉转泽州刺史。” 元嘉父子在泽州造像刻碑,正是在“高宗末”,即永淳二年(683)。这年十二月高宗薨,武则天安排她所生的三子李显继位,即唐中宗。中宗在位仅三个月就被罢黜,武则天开始临朝摄政。元嘉是中宗的长辈,在李氏诸王中资望最高,武则天进授元嘉为太尉,想安抚他,但两年之后又将他调往绛州。显然由于元嘉在潞、泽一带时间过长,武则天放心不下,调换地方,以便控制。元嘉这时也看清了武则天的居心,表面上尊崇宗室,实际将要诛杀诸王中不附己者。因此,元嘉与其子李譔预谋纠合宗室起兵,他以中宗名义下诏说:“太后必尽诛诸王,不如先起事,不然,李氏无种矣!”垂拱四年(688)秋,越王李贞与子李沖率先发兵,其他各王仓促间兵未能到,结果失败。元嘉回京师被逼自杀,其子李譔、李谌同时处死。后来到了唐中宗李显复位的神龙初年(705),才为他们恢复名誉。

元嘉的夫人,是唐太宗的重臣、名相房玄龄的女儿。《新唐书》说元嘉有六子,《碧落碑》提到的四子,应是房妃所生前四子,即:李训,封颖川王,早卒;李谊,封武陵王,官濮州刺史;李譔,黄国公,官通州刺史;李谌,上党公。咸亨元年即是唐朝开国第五十三年,房妃辞世。以四孝子为母妃祈祷为由,永淳二年在泽州刻弥勒像,像侧摩崖刻碑。元嘉徙任绛州后,于垂拱二至三年(686、687)造天尊像,在神像背后又刻祀福碑文。两碑相隔不过三四年时间,前者多佛教语,后者多道家语,碑文有异,篆字相同。

元嘉父子遇害之后大约不长时间,他们在绛州立的天尊像就被州将击毁,碑文另刻一石。过去历代金石学者,大多只是看过绛州碑的摹本,因为摹本没有刻碑年月的下款,因而容易将碑文所谓“有唐五十三祀”误为刻碑时间。泽州碑留有刻碑年款,宋、金著作中明确记载为永淳二年刻。绛州碑若是刻于有唐五十三年(咸亨元年),便早于泽碑十三年,而元嘉的任职是先泽后绛,显然矛盾。王世贞、顾炎武的跋文中,都曾指出:《碧落碑》云有唐五十三年,而《唐书》说“垂拱中,元嘉徙绛州刺史”,所说时间不合。这就成为长期以来的一个不解的谜阵。

清乾隆进士宋鉴,山西安邑(今运城)人,大学问家阎若璩学说的传人,他在《半塘闲笔》中引用许安仁语,写道:“唐韩王元嘉三子黄公李譔,为母妃房氏祈福,石刻弥勒像、摩崖篆碑;后刺绛州,又刻天尊像篆碑,文异而篆同,皆譔一笔书也。”宋鉴此论简明而切当,明确指出先有泽碑、后刻绛碑,两碑都是元嘉三子李譔一人所书。但光绪版《山西通志》引录宋鉴此文时,却加按语说:“此误。绛州刻在总章、咸亨间,乃前十年事。”其实不是宋鉴之误,而是《山西通志》之误,也是前代多家记述之误。“有唐五十三祀”是房妃逝世的时间,并非刻碑时间,原碑文如下:

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哀子李训、谊、譔、谌,衔恤在疚。置怀靡所,永言报德。思树良因,敬立大道天尊,及侍真像。

《碧落碑》开头的这段话,可作三句来读。一句说:李氏四兄弟,居丧于有唐五十三年。“衔恤”,含哀、守丧。“在疚”,居丧,在忧痛中。二句说:思念无限,感恩不尽。三句说:为祈福缘,敬立天尊像,并侍奉真容。如果用我们现在的写作方式,大致可以这样来表述:“时在大唐开国五十三年,岁次庚午,哀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痛失慈母,不胜悲恸!哀思久久不知将如何寄托,感恩的心情更无法用语言表达。为祈求福缘,谨在此敬立天尊神像,并侍奉慈母真容。”碑文开头写出母妃离世的时间,并不代表后面“敬立天尊神像”的时间。因为居丧以来处在长久的哀思中,造像立碑时间便是不确定的。刻碑的年月通常署在碑末,泽州碑正因为有下款,后人才知道刻于永淳二年,已是丧后第十三年。绛州碑刻在元嘉徙绛之后,因原碑已毁,使人将居丧时间误识为刻石时间。在居丧之年,元嘉与其子并无一人在绛,之前也没有驻绛行迹,房氏更非绛州人士,若说彼时在绛立碑,可谓毫无道理。元嘉移任绛州在武则天垂拱之年,《唐书》记载甚确,绛碑必立于泽碑之后,这样才顺理成章。

碧落碑拓片、拓片局部

二,造像立碑的真实动机

房妃随同李元嘉居潞州多年,病逝于潞州,但元嘉父子并没有在潞州为之立碑,为何等到十多年后,才在泽、绛两地祈福?通常人死葬毕,墓前并不一定当即树碑,相隔多年之后才为死者立碑建祠,这种情况并非罕见。《碧落碑》非是墓碑,而是供奉神像的祀福碑,立碑的时间与地址并无一定。就元嘉父子的皇室地位而言,凡事须合皇家礼仪,亦必关乎政局。房妃去世那些年,因唐高宗长期患病,武则天垂帘听政,元嘉父子不能不时刻牵念朝政。泽州造弥勒像、刻摩崖碑之时,高宗已命在旦夕,到绛州造立天尊像碑更是在他们策划反武则天起事之时。纪念前人,所关注的其实是后人的运遇。从两度造像立碑的时机来看,显然别有深意。元嘉父子作为唐王贵胄,为其帝业的兴衰而焦虑。从《碧落碑》碑文中亦可窥见玄机,虽以祭祀房妃为由,真实意思则是为李唐王朝的祚命祀祷。

绛州《碧落碑》的正文,大致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赞颂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所奉的最高神祇,视之为世界的真宰。碑文多用老庄的经典语言,其中“峒山顺风”、“汾阳御辩”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庄子》的《在宥》和《逍遥游》篇。“旷矣哉”:旷然虚静啊!“道之韫也”:大道蕴藏在此啊!“其寄于寥廓之场焉”:世界万物都寄寓于这无穷无尽的大道之中啊!文章中三个接连的感叹句,写出了跌宕气势。第二部分,赞颂房妃。自“伏以先妃,含贞载德,克懋琼仪”,写到“德冠母仪,事高嫔则”,极赞房妃高尚的贞德品质,其美好而纯洁的风度,为天下树立了人母的仪范、为妇的楷模。写了这段赞语之后,转折而说“昊天不惠,积善无徵,咎罚奄钟,荼蓼俄集”,意思是说母亲的高尚善良的一生,不但没有得到上天的恩赐,反而是种种惩罚和苦难集中而来。这里所说的集中而来的“咎罚”和“荼蓼”(苦辛)是指什么呢?除了房妃的早逝(死年四十多岁)令人伤痛之外,正是大唐王朝危难之秋,唐高宗久病、五十六岁驾崩,唐中宗立朝仅三个月被废,李氏宗室命运叵测,因此,元嘉父子处于极度的惨苦忧痛之中。接下来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表明造像立碑的本意,寄托作者的愿望,写道:

侸仪品以同焕,指乾坤而齐极。介兹多祉,藩度惟隆。如山作固,永播熊章之烈;循陔自勔,冀申乌鸟之志。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树立礼制仪规,使之光辉四照,天地上下有望达到中和的大道。有此鸿福大祉,家国必会兴隆。国祚永固,稳如山岳,以永葆雄师的英武;努力奉养,发扬光大,以表达报恩的诚意。

解读这段碑文,不难看出元嘉父子为唐朝皇祚而祈祷的深层动机。武则天篡夺皇位之际,李氏诸王中只有元嘉的地位和威望能够代替唐中宗下诏,他还极可能利用为房妃立碑的名义,召各地人来传达诏令,谋划反武起兵之事。

《碧落碑》的文字和书法都很古雅,必出高人之手。然唐宋间对于此碑作者记述不一,欧阳修不置可否,杂语迷茫。自金代许安仁,到清代宋鉴,结合泽州碑资料,认为两碑都是元嘉之子李譔所作。我们现在通过其立碑背景的分析,又可知元嘉既命其子为房妃立碑,他对碑文亦必过目,此碑其实是元嘉父子共同成就的杰作。据《唐书》记述,元嘉少年好学,聚书多达万卷,又采集碑文古迹,得到许多罕见珍本,治学修身,端正严谨,类似寒素士大夫。他的三子李譔,聪慧而富有文才,曾为一时之秀。武则天诛杀了许多反对她篡位的人士,抄没家产时,元嘉父子藏书最多,古籍都经过审阅订定,连朝中专藏书籍的秘阁也比不上他们。两碑无疑是元嘉指使李譔所作,碑上却没有作者的任何款记,反而留下一段神话传说,假托道士上门求刻,闭门三日,篆成后化为神鸽飞去。这是不是元嘉父子故意使事情神秘化,以有利于鼓动诸王起兵呢?鉴于其刻碑的真实动机,似不妨作此臆测。

元嘉父子作为李唐宗室,深怀家国之忧,祈望于唐朝江山的稳固。然而,佛道神仙与房妃在天之灵没有能够保佑他们,两处像碑落成不久,即于垂拱四年九月,其父子一起毙命于武则天刀下。《唐书·则天皇后传》说:“自是,宗室外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

泽州石佛谷遗迹。唐代磨崖碑原刻于石佛洞侧的崖壁上

三,为何称之为《碧落碑》

泽州先立弥勒像,到绛州又立天尊像,其客观条件是:泽州山间原有一处古佛龛,人称石佛寺;绛州城内原有一处道观,名为碧落观。前后两度立像,各借其原有寺观所在的地址,恰好佛道并尊。元嘉移任绛州时间很短,不可能新修一座道观,旧有碧落观既是造立天尊像的前提,也是后来以“碧落”传为碑名的原因。

唐朝是三教并隆的时代。因唐皇与老子李聃同姓,太宗李世民特立老子在释迦牟尼之上,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又改令佛教高于道教之上,僧尼地位提升在道士女冠之前。绛州的碧落观后来改为僧寺,据地方志记,开元年间更名龙兴寺。北宋时因赵匡胤住过,一度名为龙兴宫。靖康年间官国子监司业的董逌,号广川,撰有《广川书跋》说:“余至绛州龙兴宫,考其记,知旧为碧落观。”并说:“绛州《碧落》篆刻天尊背,州将不欲,以槌击石像,乃摹别石,因封其旧石像。今世所得,皆摹本也。”何时毁去天尊神像,碑文何人何时另刻,无从稽考,所谓“州将不欲”亦含糊其辞。“不欲”即是不喜好,然州衙的将吏为何不喜此石像,或许与元嘉父子犯事有涉。明代人的《石墨镌华》则说:“篆文原刻像背,州将以不便摹拓,别刻置庙中。”

唐武宗会昌年曾经大举拆除佛寺,龙兴寺几成废墟,而据当时旨令,石刻是容许保留的。唐懿宗咸通年间,摹刻的篆书《碧落碑》仍在龙兴寺,碑阴加刻了郑承规的正书释文,这时已经是元嘉父子被害二百年之后。为李元嘉平反、恢复封号时,以他的五子李讷继承为韩王,后裔改封恽王,唐懿宗正是以恽王即位。郑承规的正书释文碑,刻于咸通十一年(870),这时唐懿宗作为李元嘉的嫡传后人登基做了皇帝,因而《碧落碑》重新得到了尊崇。后人所撰的《金石萃编》中说:“懿宗建号咸通,此碑殆以韩王复嗣,而追崇其先祖之功德,及于遗碑,因加以释文也。”

北宋之前,《碧落碑》的碑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因碑文中有“碧落”二字,故称《碧落碑》;二说,先有碧落观,后有《碧落碑》,碑由观名。欧阳修《集古录》的说法是:所刻为“碧落天尊像”,故世传为《碧落碑》。董广川亲自到绛州考察,检阅旧记,才确知在《碧落碑》之前已有碧落观,其说遂为后人认同。清雍正进士、乾隆吏部尚书汪由敦,所撰《松泉文集》中说:以《碧落碑》篆文验之,立像为“大道天尊”,并不是“碧落天尊”;文中仅有“栖真碧落”一语,既非全文结束,亦非文中要语。因此,碑名缘于文中有“碧落”二字的说法显然谬误。先有碧落观而后为碑名,可为定论。

泽州的《碧落碑》,宋代之前不曾以碧落名之。查《泽州府志》,将近晚唐时,约在元和至长庆年间(820年前后),皇甫曙任泽州刺史,留有《石佛谷》诗。这是在元嘉父子泽州刻碑一百四十年之后,石雕弥勒佛像与摩崖碑依然完好。皇甫诗描写佛像曰:“金仙琢灵像,相好依北壁。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可见雕刻精美非常。诗中对篆书碑也极力赞赏。但写到石佛寺,却说:“土僧何为者,老苍毛发白。寝处容身龛,足膝隐成迹。”看来唐代时那个石佛寺很小,僧庵仅有容身之地。百余年后到了五代晚期,后周广顺年间(951——953)有普龙和尚从五台山来,扩建佛寺,徒众日增,但仍然没有碧落寺这个名称。又百年后,到了北宋庆历、皇祐年间(1050年前后),泽州名儒刘羲叟携拓本赴京辨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泽州摩崖石刻,这时才得以走出荒山。

刘羲叟是泽州一位奇才,当时称他“博涉经史,明于治乱”,“尤长于星历、术数”,“通天人祸福”,观察天象,预测世事,所言很准。庆历年间,欧阳修在朝任职谏院时,因麟州(今晋西北与陕西交界一带)存废一事,奉命到山西考察,路经泽州,偶尔发现羲叟其人,即给朝廷上了《举刘羲叟札子》。经欧阳修力荐,羲叟被起用为编修官,升秘书省著作郎,参与修撰《唐书》,专修《律历》《天文》和《五行志》。羲叟作为泽州名儒,自然也爱重司马山摩崖唐碑,但不能通识,授编修后携带碑拓赴京,请宋祁辨识、作出了释文。欧阳修时已外任滁州,宋祁为龙图阁学士、史馆编撰。之后有泽州太守宋选,嘱其从侄宋敏求将宋祁的释文写成隶书,立在了泽州府衙中。宋敏求善作书法,也曾任龙图阁学士、参与修《唐书》。泽州府衙的释文碑应写于宋敏求任大学士之前,约在宋治平年间(1065 年前后)。原在荒山深谷的摩崖碑刻,许多年间被当做一个莫名其妙的古迹,人不明白刻的什么内容,自释文刻石立于府衙之后,名声渐而远播,学界才知道泽碑与绛碑有着同气连枝的关系。

到了金代,称泽州摩崖碑亦为《碧落碑》渐成习惯。“碧落”原是道教用语,本不为佛教所用,其碑闻名之后,山崖的石佛寺才随之更名为碧落寺。就现存诗文资料,碧落寺之名始见于金代许安仁的《碧落寺磨崖碑记》。其文记述,宋治平年间赐有“治平院”门额,金明昌五年山僧慧深增修了山堂,寺院已具相当规模。

约在金、元之间,泽州碧落寺遭山火,摩崖碑随后亦毁。明嘉靖十二年(1533)张宗明撰有《碧落寺西阁记》,记述了正德到嘉靖年间的一次寺院大修。此文前一部分写道:

寺坐连氏村下,西北有水界山,经寺南流门稍东,双桥其上。上桥,下路,入寺,房数楹为南殿,复道桥北稍东为旧阁。阁对松栝几万株,苍翠铺于殿。之后为东西阁,望此寺之奇观处也。阁旧为殿,殿旧为石龛,龛前石壁,直立数仞,磨崖碑刻其上,火毁,今不复存,文亦鲜传,吾家仅储楮本耳,惜哉!龛左右,石如镜,存篆隶行草字十数种,书咸如法,此寺之奇玩处也。

明清两朝,碧落寺极为兴隆,既得山水幽胜,寺庙建筑亦蔚为大观。张宗明所说佛龛左右篆隶行草十数种,为元、明文人留题。元代泽州名儒李俊民有诗写道:“何人开山祖,妙处发天秘。悠悠岁月深,剥落磨崖字。”可知元代摩崖碑虽经山火,又为风雨剥落,残字尚见。清康熙朝名臣陈廷敬游碧落寺时,却已陈迹杳然,不禁有惆怅之感,其诗云:“碧落天边寺,青山有梦寻。”“到来想陈迹,黄叶满前林。”

《泽州府志》纂于明代,增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其《山川·凤台县》记云:“碧落山,县西北十五里。覆岭千松,寒翠弥谷。每阴晦,云即离离然。一名卧云山,下临碧落寺,后石佛谷。东接司马山,二山缀属,城堞屏翳。”又记:“司马山,县北十里,魏司马懿封长平侯,尝登此山。”志书中所绘地图,亦分别标有两山。但查宋金以前的诗文,却未见有碧落山之称。赵明诚记摩崖碑所在为司马山,许安仁所记仍是司马山,明嘉靖年张宗明记碧落寺所在“乃司马山西一支山也”。可知司马山由来已久,邻山统称司马山,明代之后因碧落寺隆兴,才有碧落山之名。

综上所述,两碑的变迁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泽州刻弥勒像,摩崖篆文,所在原属司马山,后名碧落山;绛州刻天尊像,像背篆文,所在先为碧落观,后改龙兴寺。泽碑先刻,知名在后;绛碑后刻,闻世在先。若是从后溯前,碧落山因碧落寺而名,碧落寺因碧落碑而名,泽州碧落碑因绛碑之名而名,绛州碧落碑因旧有碧落观而名。正是名碑两刻,泽绛同辉。

寓真先生向乡民了解碧落碑情况

四,《碧落碑》的历史文化意义

新绛龙兴寺、晋城碧落寺都已成为旅游胜地。观光之同时,更值得我们尊崇的是《碧落碑》的文化价值。

其一,关于文字。研究《碧落碑》,涉及古文字问题。除专家外,对古文字这门学问似乎大多不甚了解。我也是因近年涉猎金石,才悟出保存古文字的意义。一是学术意义,古籍和古文字是古文化的载体,要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就不能把古文字丢失。古文字学可能关系多种学科,不啻是考古和历史。二是国粹意义,方块汉字是我们祖先的天才创造,缘于文字统一而有民族统一,而有几千年未能中断的中华文明。保留古文字,研究先人造字的方法,及深凝其中的思想内涵,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从而增强传统理念和爱国感情。三是审美意义,汉字起源于图画,扩展为“六书”,形、音、义的构成饶有趣味,加之悠久历史的沉淀和泽润,古文字虽然不再为我们写作使用,它却成为了富于美感、可资欣赏的艺术品类。

我国古时有仓颉造字之说,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可称为初创象形文字的主要人物。周朝已有“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是古代文字的六种来源。周宣王时,史籀将仓颉文字进行整理修订,作《大篆》十五篇,史称《籀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李斯等创小篆,又称秦篆。著名的《石鼓文》、《诅楚文》,是秦国早期石刻,《峄山碑》即是李斯小篆。按照过去的小学,将古文字分为三个阶段:古文为上古,籀文为中古,小篆为下古。《碧落碑》杂用了仓颉、史籀、秦篆三个时期的古文字,假借、转注甚多。许安仁说:“其书杂大小篆、钟鼎之款识,铸石室之所藏,与夫石鼓、诅楚、峄山等刻,囊括殆尽。”

宋敏求的泽碑释文,今已亡佚。郑承规的绛碑释文,尚有文本传世。清代金石学家钱大昕所写《碧落碑》跋语说:“篆书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经后世金石学者辨识,原释文也有多字之误,例如:“仙”误为“山”、“同”误为“洞”、“叩”误为“叨”等等。有一字篆为两个“⊙”并列,郑释为“邻”,后人有释“讙”,有释“曜”,至董广川改释为“品”,文句始觉通顺。顾炎武曾经纠正过释文的几个错字,钱大昕又指出顾释有误,如“直书心事”句中的“书”,顾误为“言”。又有一字为“逮”上加“艹”头,郑释为“建”,顾释为“逮”,钱解为古“及”字。钱大昕多年研习此碑,解释有据,而且更合文意。可见古文字辨识之难,诚如董广川言:“后世不识古字而妄议者可以叹也!”

宋代郭宗恕著《汗简》,至今为学术界所推崇的一部文字学专著,其中收录了《碧落碑》的古字。清初闵齐伋、毕弘述编撰的《六书通》,也把《碧落碑》作为字源之一。《六书通》所搜集古文字的来源包括钟鼎、古石刻、秦汉印章等,是一部流行很广的古文字字汇。从《汗简》到《六书通》足以证明,《碧落碑》对于我国古文字的保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其二,关于书法。以周钟鼎、秦刻石为标志的古雅篆书,汉魏以后已趋衰微。到了唐代,唐太宗嗜好王羲之,极誉《兰亭序》,形成了法书风尚,行、楷、草名家迭出,而对于钟鼎款识几无人问津,李斯刻石也大抵毁于唐时。《碧落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显得卓然高大,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价值。汪由敦《松泉文集》中,还有一段关于《碧落碑》的评骘,值得玩味:

自汉以来,草隶盛行,篆法惟习《说文解字》。古文、籀书几于中绝。所传阳冰、二徐及梦英辈,大率皆《峄山》一种,以匀圆齐整为上,不知古人繁简参差,惟意所适。按之《石鼓》及夏周以来器物款识,尚可推其遗意。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亦自深稳。意训、譔弟兄皆振奇好古之士,杂取籀文,兼及小篆,加以诡辞标置,骇动世俗,如道士白鸽神异,故有名当代尔。

此文说到唐代李阳冰,五代后唐的徐铉、徐锴兄弟,北宋高僧梦英,这几位长于篆书的书法家,都是一味学李斯《峄山碑》小篆,步其后尘,虽然“匀圆齐整”,却已失去了《石鼓文》以至钟鼎款识那种随心适意、淳朴古雅的遗韵。《碧落碑》脱出了李斯的窠臼,而且笔法深稳,可证其作者李譔必是振古好奇之士,加之“道士白鸽神异”的传说,而使此碑声闻惊世。

后世对于此碑的书法,也有过不同的评骘。明代郭宗昌,一时被誉为书画金石的鉴赏大家,他却认为《碧落碑》的篆字“杂乱不理”,甚至“凡俗可厌”。清代李慈铭反驳说:《碧落碑》不但在书法上高出了当时的任何篆书,而且对于文字学多有贡献,顾炎武和钱大昕都一致推崇,诋议者岂不是有眼无珠?“宗昌何人,亦蜉蝣之妄撼矣!”

无论郭宗昌,还是顾、钱和李慈铭,都不言泽碑,他们看的只是绛碑的摹本。大概只有见过泽碑真迹的人,才会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唐代皇甫曙的诗中写道:“鸟趾巧均分,龙骸极癯瘠。枯松阔槎蘖,猛兽恣腾掷。蛣屈虫食从,悬垂露凝滴。精艺贯古今,穷岩谁爱惜?托师禅诵余,勿使尘埃积!”此诗赞美石刻篆书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鸟趾和龙骸比喻高古奇异,枯松和猛兽比喻苍劲雄浑,蛇虫和垂露比喻婉转圆润。皇甫曙作为泽州刺史,还想到了保护碑刻的责任,诗末写道:如此精美绝伦的碑刻,融贯了古今的书法艺术,只是留在那深山石崖上,有谁来爱惜呢?嘱托僧人在诵经之余,注意保护碑壁,不要让尘埃污损了字迹啊!许安仁《碧落寺磨崖碑记》一文,赞叹道:“写以玉箸法,精深奥隐。梦得记之为嘉话,李监睹之而心醉。”“书翰双美,孰可当此!”梦得即刘禹锡,曾客游泽州。李监即李阳冰,官至将作监。

李阳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篆书家,学李斯《峄山碑》,因他笔力豪骏,时人称他为“笔虎”。他本人很自信地说:李斯之后,就是我了,其他书家都不足言也!但他惟独仰慕《碧落碑》,见此碑字法奇古,自恨不如。据说他寝卧于《碧落碑》处,“览之七日而不肯去,习之十二年不成其妙”。这一事迹记载于多种旧籍中,但历来以为只是传说,赵明诚即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金石家们看到的只是绛碑的摹本,误以为李阳冰“览之七日而不肯去”是在绛州,而李阳冰何时去过绛州又别无实据,所以不信者多。殊不知李阳冰当年曾任高平县令,他所看的正是泽州的摩崖石刻。《山西通志》《泽州府志》记曰:

李阳冰,乾元间为高平令。忧民之忧,志切休养,有惠政。性明敏,事至谈笔处无艰巨也。博学,善书,尤工篆隶,时号笔虎。

唐肃宗乾元年间(759—760年),距元嘉父子造立摩崖像碑仅七十余年,碑字犹新。高平为泽州属县,距离只有四十余公里。李阳冰既攻篆书,又近在高平为官,绝不可能不去泽州观其刻石。他学的是小篆,看了崖壁上籀文的气势而自愧,也是真实情形,而且他最终也确实没有学到《碧落碑》的高古风致。

自元代之后,就看不到泽州的《碧落碑》了,但从前人留下的诗歌中可以知道其篆书是何等不凡,既使李阳冰折服,诚然是周秦以后最高水平的篆书杰作,可谓李斯之后第一碑,足可与《峄山碑》媲美。

《碧落碑》原刻之瑰伟,是我们今人所难以想象的。不但泽碑无缘存世,绛碑也是一毁再毁了。《绛州志》称:“《碧落碑》石刻在州仪门内。碑阴刻郑成规释文。遭宋元兵燹缺裂。有后人所刻一碑,仅存形似。”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说:该碑“明中叶拓本石未断,明末清初拓,碑自首行‘龙’字至末行‘书’字中断,损数十字。”现存碑刻所损数十字,仍如其言。但《绛州志》之说不知有何依据,“仅存形似”语似过武断。即使摹刻于元代,元代学者并不会轻易为之,必依旧拓精本,摹勒上石者亦必当时名家。此碑今已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毕竟可以使我们略见唐人遗风。

其三,关于文学。说到唐代文学,都知道以唐诗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为代表。但在韩柳古文运动之前,曾经盛行骈体文学。骈文多用四字、六字句,讲究谐和声律,排列对语。我们现在对这种四六文读之不多,《碧落碑》是典型的初唐骈文,从文学价值上也是值得研究的。全篇行文华丽典雅,俪偶章句读来饶有别趣,碑文中间一段写道:

土木非可久之质,熔铸为诲盗之先。肃奉冲规,图辉贞质。睟容伊穆,元仪有炜。金真摛耀,凝金阙之易奔;琳华扬采,若琳房之可觐。霓裳交映,歘驾斯留。帝宸饰翠云之美,香童散朱陵之馥。

塑像如果用泥土或木料来做,不能耐久;如果用金铜来铸,又会引诱人来盗窃。因而,遵从朴素的风范,造像用了贞石之质。这是本小段前几句的意思,说明其像为何不以范金、而以石刻。接着,“睟容伊穆,元仪有炜”两句,意谓温和慈祥,容光焕发,作者显然是在描写其母妃的形象。“金阙”“琳房”指神仙的居所,“金真摛耀”“琳华扬采”意即铺陈华采、放射光芒,“易奔”“可觐”表示在仙宫中的自在和显耀。“霓裳”是仙人的衣装,“欻驾”是仙驾的轻车,一派飘拂轻柔之态。“帝宸”指帝王的宫苑,“朱陵”是道家的洞天,如翠云飘绕,有芳香馥郁,俨然一个福乐之地。作者在这里展开想象,状写天宫的美好情景,表达了对母妃在天之灵的祝愿。

上引仅一小段文字,文词简练,内容充满浪漫色彩。如果用现在的通俗语言来写,很难达到这样的文学效果。尤需提到的一点,此碑虽是骈文,其中已夹有散句,如前面引过的“旷矣哉!道之韫也!其寄于寥廓之场焉!”这样精警的排比语,显示了碑文不落凡俗的写作艺术。

《碧落碑》不仅隐藏着一段政治斗争的逸事,当以历史文献视之,而且文篆俱佳,不愧为绽放在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PIC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