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lxyztcj 2018-06-22

邓亚萍,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巅峰时刻退役后,邓亚萍在连 26 个英文字母都不会写的情况下,凭毅力先后获取清华大学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因为我个子矮,所以每个球对我来说都是高球,都是机会球。”在先天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以邓亚萍为代表的中国女将为什么可以取得骄人佳绩?中国体育为什么阴盛阳衰?邓亚萍当初差点被国家队拒之门外?如何快速学习一项技能?盛传她为天主教父下跪又是怎么回事?这些,邓亚萍在海绵演讲中都给出了答案。

人生就是应对挑战,应对挑战就是我们的人生。

以下为邓亚萍的演讲实录:

人生就是应对挑战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人生体会。

其实大家可能很清楚,在体育界包括我们的社会有一种声音,就是中国体育运动是阴盛阳衰的。大家赞成这个观点吗?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中国体育运动是否真的“阴盛阳衰”,一组数字告诉你

阴盛阳衰是怎么来的?咱们先看一组数字。先讲夏季奥运会,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到目前为止,我们参加了9届夏季奥运会。我们的男子金牌数是98枚,女子的金牌数是125枚。大家再来看一下冬奥会,冬奥会我们是从2002年开始参赛,男子的金牌数是2枚,女子的金牌数是10枚。

咱们来再看看另外一个数字,那就是我们拿金牌的运动员人数。夏季男子运动员是120人,女子运动员是182人。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人数运动员是3人,女运动员是11人。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对吗?

那么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中国体育阴盛阳衰的现象呢?我非常有幸在读硕士时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实我当运动员的时候就经常被问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女运动员这么强?老能拿世界冠军。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的乒乓球打得这么好?我希望通过读书能够解答这样的疑问。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女性影响的两面性

咱们来继续讲阴盛阳衰的问题。第一个原因,我理解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有两面性: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封建社会对女性更多的是压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对妇女的思想有很多禁锢;但另一方面,上千年的文化也对妇女产生了正面影响。从长辈开始,比如说奶奶、姥姥、母亲,再到我们,我们的血脉、甚至是家庭给我们的影响非常大,认为女的应该多干,女的应该多去承担责任。

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希望我们在家庭中要服务好家里的各种成员,长辈、孩子、先生,还希望我们到社会上能够展示自己的价值。在这种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中国女性非常好的锤炼,是对我们坚韧不拔意志力的锤炼。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所以在建国后提出来男女平等,给了女性真正的人性对待时,女性的这种内在力量、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下子就爆发了。这是第二个原因,确实是女性能顶半边天,当我们能够跟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贡献价值时,女性一点儿也不输。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讲了那么多的数字。从竞技体育上来讲,我们女性的确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也是我们很大的一个优势,在运动队的数字搭配上,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乒乓球队男队是二十个人,女队也是二十个人。我们可以在社会的各种场合上,都跟男性一样,有同等条件参与到运动当中。

但你知道吗?美国在1972年才真正地通过了法律,男女同样可以享受公共运动场地来进行训练。我们是什么时候呢?我们是1953年,差不多比他们提前了二十年。所以这点是我们的优势。

训练强度无男女,中国女运动员被当男运动员对待

第三个因素呢?举一个例子,我小时候看到一些老人还裹着小脚,不过现在这些老人都不一定会在了,但那个时候我们就不鼓励再裹小脚了。所以在三十年代,如果男性不娶裹小脚的女性,可以获得一个奖牌。

当没有了这些约束,三十年后,1961年中国女性邱钟惠拿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中国的男队员容国团也拿了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所以,其实只要你给女性机会,女性一定会还你很多的惊喜和精彩。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那么第三个原因,就是男性跟女性,我们接受同样的训练条件、同等的强度训练。但是,我们还会有优于其他国家的训练方法。我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叫男帮女。男帮女什么意思呢?男帮女就是男运动员帮女运动员训练。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你的强度、你的力量、你的速度,都得到提升。在能够抵抗男运动员的各种冲击后,你防其他女队员球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很容易了吗?

加大你训练的强度和能力,这种训练方法不光使用在兵乓球上,我们还使用在其他上面,包括排球,我们排球也有男运动员帮女运动员训练。男队员扣下去你再接起来,之后你接女运动员时不就很容易了吗?目的就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提高我们女运动员的能力,最终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是这样一些方法,让我们能够取得世界冠军。

我的人生一直在应对挑战

那么我的人生呢?我也是一直在面对挑战。我五岁开始打球,十岁基本上拿了河南省的所有同年龄的冠军,我也曾经被河南省队调去集训过。但是有一天,我父亲把我领回了家,就是因为很多教练认为我不行。为什么不行,大家都觉得我个儿太矮了,没有任何的培养前途,还是领回家,不要再打乒乓球了。即使是这样,我仍然选择了坚持。

我当时十岁,并不知道我选择的是什么,意味着什么,我只是觉得我能赢这些小伙伴。小伙伴在队里头,为什么我却离开了?多多少少有些不服。所以选择了坚持,我要再试一试!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那个时候的训练量出奇的大,每天要训练十二三个小时,一周练满六天,其实是连练七天。大家就觉得对你有点儿没有人性,没有休息。实际上来讲,那时真的是练七天的时间,而且是穿着沙袋训练。我们学校的负重训练是穿装着沙的背心,腿上要绑上沙袋,总共加起来是三十斤。当训练完,你把沙袋拿下来时,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吗?飞起来了!

这个最终要解决什么?是我身高不足的问题。你必须跑得快,你必须能够罩得住球台,你还必须比别人打得更快,让别人不大可能调动你。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自己必须要跑得比别人更快,付出更多。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这种打法。

那么,训练当时的条件是什么样儿呀。冬天零下10度,河南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暖气,不像现在的条件。夏天超过四十度,你不用动就都是汗。但就是这样的训练条件也无法阻挡我。我有这样的梦想,从小希望能拿世界冠军。但是因为河南省队进不去,被父亲领回了家,进了郑州市队。

我十三岁时有这样一次机会,就是河南省队的教练借我代表河南省参加最高级别的比赛,就是全国的锦标赛,能够跟成年组一起比赛。结果这次比赛我一发不可收,逮谁赢谁。按道理来讲,十三岁的我是可以进国家队的,因为我拿了全国冠军。

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来讲,能够打进全国前八名是可以进国家队的。但是对于我来讲,又是一个意外。为什么呢?国家队的教练和整个乒乓球界的教练有很大的争论,还是认为我不行,认为我个儿太矮,他们都觉得我那个比赛是蒙的。 因为我打法很怪,在我之前没有我这种打法。但是到今天也没有我这样的打法。很多教练说,你第一次跟她打,你不熟悉她嘛,但下次打你就可以赢她了,她是蒙的。

当时国家队教练研究我的问题就研究了三次。五个教练四个教练不同意,只有一个教练同意,就是张燮林,是主教练。开第三次会时,张指导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你们觉得她个矮是缺点,可是我呢,跟你们看法不一样。因为她个矮,她看球儿全是高的,个个都是进攻的机会。所以你看她打球,她不需要防守。

对我来讲,我觉得个个都是机会,干嘛不打呀!主要是我掌握了一个乒乓球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才能得分。我们有一句话,也可能适用于很多的项目,就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主动权掌握在你手上,你想打就打,你想放就放。所以我因为这样的一句话,个个都是机会,进了国家队。

不到半年时间,我十六岁拿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当时在全球,在兵乓球历史上,是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从此开启了我称霸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刚才其实主持人也讲了,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到目前为止保持了二十年,没有人破。

从世界奥运冠军变身剑桥学霸

刚才讲的都是运动生涯,但我二十四岁的时候选择了退役。当时身上的伤病太多了,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医生觉得我有可能下半生要坐轮椅了,所以还是劝我退役。当时选择退役很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选择面对。我当时二十几岁,我也可以去做教练。但当看我的前辈时,我也看到了我的一生。我就觉得,哎是不是我也可以做点不同的选择。

当时我觉得,如果我要去跟一个大学生去竞争的话,我好像不一定比他们强。所以当时选择了去读书,不断完善自己,就去了清华。当时去清华也是从26个字母开始学英文,非常痛苦的过程。但是当你战胜了自己,你有非常大的欣慰,会感到自我满足。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随后我又不断完善自己,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了硕士,后来又到剑桥大学读了博士。这张照片曾被传是我给天主教父下跪,但实际上这就是我在剑桥毕业典礼的照片。我在剑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奥林匹克的品牌价值,是从事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工作。

如何快速学习一项本领

最后我想通过我的运动生涯、学习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学习从零开始,从本科到博士,经历了十一年才读完。想要掌握一项技能,或者是一种学习方法,我认为有三个tips。

邓亚萍:网上谣传我为天主教父下跪,那其实是我的毕业典礼照片

那么第一个是及时反馈。大量的练习,然后快速总结和反馈,让我们形成肌肉记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形成量变到质变。如果你量变不够,质变一定到不了那个高度。所以我想这是第一个,就是大量的练习、及时的反馈,然后养成一种习惯,能够让我们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第二个就是科学的安排难度、梯度的变化。比如说你们哪天想要跟我学打乒乓球,我能保证你们跟我打球的感觉会非常好。我一定要让你们先打上台,不仅可以打一下,还可以打很多下。我一定会打到你的手底,让你动都不动就可以接到球,这是我的能力。根据你的习惯或者爱好,我会首先调动你的兴趣。你有了兴趣以后,你就会知道,乒乓球不仅仅是回合,它还有旋转与速度。当你会拉弧圈球时,你就会想我还要赢球。所以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安排不同的难度训练。

但开始最重要的是兴趣,这样你才能够继续往前走。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回归初心,确认这件事情我想做。然后要坚持,只有坚持我们才会发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三个方面,养成成长型思维。在我来看,其实就是良好的心态。 比如说,有时裁判会有误判,判你的发球或者判你在某方面的违例,这时你是不是会很纠结。但如果你有良好的心态,你就不会纠结于这些小东西,还是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打好每一球、每场比赛中。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看待事物时,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它,去解决它。

所以最后一句送给大家的话,就是把挑战变成习惯,你将无所畏惧,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