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GB/T 50430

 沧浪之歌66 2018-06-22

 

  摘 要

  新版GB/T 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2007年版规范同日废止。新版《规范》调整了部分章节名称和结构,增加并调整了部分术语,删除了不协调的内容,把施工详图设计纳入工程设计范畴,并在适宜性与可操作性基础上,补充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简称《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新版《规范》与时俱进,它的实施将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提升和发展提供重要指引与借鉴。

  2017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GB/T 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2007年版规范同日废止。新版《规范》是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修订。新版《规范》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

  

  01

  调整了部分章节名称和结构

  新版《规范》修订将2007年版规范的13章内容调整为12章,即将原来第12章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第13章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整合为新版《规范》第12章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另外原来第6章施工机具管理调整为第7章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而第7章投标及合同管理调整为第6章投标及合同管理;各章节内容删除的少、补充或强化的多。

  02

  增加和调整了部分术语

  增加2.0.1施工企业、2.0.5施工机具与设施;删除2.0.4质量管理创新、2.0.5施工质量检查。

  03

  删除了部分不协调的内容

  例如删除原来7.1.2中“施工企业应依法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及签约活动”,调整为新版《规范》6.2.2中“依法进行投标”、6.3.2中“依法签约”;删除原来8.5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调整为新版《规范》8.3.3“进场验收”、8.5.2“不合格品控制”、10.5.5“过程控制”等有关对顾客财产的控制要求。

  04

  强化了规定要求的适宜性与可操作性

  例如新版《规范》调整原来6.2.3中“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为7.2.3“采购或租赁施工机具与设施时,施工企业宜与供应方订立合同”;调整10.5.2中对特殊过程“施工企业应根据需要事先确认”为“工程实施前或实施中进行确认”。

  05

  把施工详图设计纳入工程设计范畴

  这方面明确为10.3工程设计的规定要求。工程设计是指施工图设计和(或)施工详图设计, 也可包括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初步设计等。其中施工详图设计是施工企业针对施工图纸的细化和深化工作, 属于把实体的要求转换为更为详细的要求的过程,需纳人工程设计的管理范畴。

  

  新版《规范》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新版《规范》在适宜性与可操作性基础上,补充了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简称《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新版《规范》还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沿用2007版规范的结构进行内容划分和层次划分,尚未按照ISO/fEC发布的工作导则第1部分附件SL的附录2《高阶结构、相同的核心文本、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来调整标准结构和框架。

  附表1 GB/T 50430-2017与GB/T 19001-2016对照表

  

  附表2 GB/T 19001-2016与GB/T 50430-2017对照表

  

  新版《规范》在3.3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4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等章节补充了《标准》“基于风险的思维”等新要求,例如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3变更的策划、7.1.1总则、7.1.4过程运行环境、7.1.6组织的知识、7.4沟通等;在补充《标准》的“融入”、“整合”质量体系要求方面,新版《规范》要求“施工企业应集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以使施工企业考虑质量管理集成化的实施需求,把安全、进度、环境、社会责任、成本等与质量管理进行系统融合,以达到质量管理综合增值的目的。

  新版《规范》各章与《标准》的比较分析如下:

  01

  组织机构和职责

  新版《规范》4.3领导作用与管理职责基本上对应了《标准》5.1.1领导作用和承诺的十个方面要求,虽然没有明确对应《标准》5.1.1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5.1.1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等二个要求,但新版《规范》更有行业特色地突出了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领导“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等职责;新版《规范》增加了“施工企业可在最高管理层中设置管理者代表”的要求,便于施工企业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标准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更多地体现在新版《规范》3.2.1质量方针“服务于发包方”的内容中。

  02

  人力资源管理

  新版《规范》5人力资源管理应结合考虑《标准》7.1.1“总则”对于“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的要求,例如建筑行业“培育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等要求。

  03

  投标及合同管理

  虽然新版《规范》6投标及合同管理没有明确对应《标准》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但施工企业在感知和应对建筑市场风险与机遇方面,需策划和实施企业获取可用资源、提升能力和产能、丰富组织知识等方面的措施。

  04

  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

  新版《规范》7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增加了7.3安装、拆除与验收,及“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机具与设施供应方评价制度” 等行业合规性和惯例性要求。

  05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

  新版《规范》8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增加了8.5不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控制等行业合规性和惯例性要求。

  06

  分包管理

  新版《规范》9分包管理增加了9.4分包工程质量验收等行业合规性和惯例性要求。

  07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新版《规范》10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增加了10.6变更控制、10.3施工详图设计等要求,调整了对过程控制等适宜性与可操作性要求。

  08

  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新版《规范》11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区分了检查和验收,删除了“施工企业应建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的要求,调整了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等适宜性与可操作性要求。

  09

  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

  新版《规范》12章整合了质量管理检查、分析、评价与改进等要求,变化较大。《标准》“基于风险的思维”不仅限于体现在新版《规范》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阶段,更重要的是通过12.2检查、12.3分析、12.4评价“感知”风险和12.5改进“应对”风险,例如12.5“改进和创新”明确了12.5.2“应对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应对质量改进有利的机遇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等要求。

  

  总 结

  

  新版《规范》总则中将2007版规范“促进施工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修订为“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体现实施《规范》除了“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规范质量管理行为”,更加有意义地是“提升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制度和方法”。鉴于新版《规范》补充了“基于风险的思维”等前述的变化,其修订意义不仅仅表现为实际要求的改变,更是理念上、方法上的不同,可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新版《规范》较之过去的标准,在管理体系完整性和活力机制方面有明显提升,使管理体系更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并创造价值。这些变化既对施工企业又对审核员提出了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质量时代,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社会共识,质量提升是经济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精神,要求充分发挥质量管理认证的功能与作用,促进认证认可供给侧改革,提升质量管理认证供给质量,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开展“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试点工作,包括《质检总局 国家认监委关于广泛开展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学习活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通知》(国质检认联〔2017〕366号)、国家认监委 “万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等。

  作为工程建设行业,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基于当前这些发展趋势和借助于新版《规范》的贯彻实施,必将助力施工企业应对风险和机遇、改进和创新驱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