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真的有!千万别冒险了! 董洪涛(医学博士)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针灸专业医学硕士学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针灸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擅长应用针灸及中医其他疗法治疗各种急症、重症以及疑难杂症,并逐步完善急症头针医学的理论研究。一、今日夏至,不管多忙,记着一定灸一下肚脐或关元穴。夏至,阳旺之极,一阴始生。阳中生阴,需要枢机,这个枢机是少阴,少阴为君火。为了让夏至日能阳中生阴,就要用火来枢转。艾灸可以补火,即可加强少阴的枢机力量。同理,冬至日阴旺之极,一阳始生,阴中生阳,也需要少阳枢机,少阳为相火,也要艾灸。 二、从夏至到立秋,共有四十五天,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外浮的时候,因此,这四十五天也是最需要扶阳养阳的时候。建议用灸,可取中脘、神阙、关元或足三里,每天艾灸一两个穴位,天天坚持,一直到立秋。这段时间用灸可以极大地改善阳虚体质,兼可治疗各种三阴病症。这也是冬病夏治。 三、若每年立秋就会发作某种疾病,我都建议从夏至开始灸起来。连续灸到立秋,可以彻底改善阳虚体质。之所以逢立秋就生病,根本原因是人体阳气不足,不能跟上天地的步伐,到了立秋金气要敛降了,但人体阳气不能跟着敛降。借天地之力艾灸,使阳气健旺,与天地同步,自然不会犯病。 四、内热的人可以灸吗?一般来说,可以灸,但不建议灸身体上部的穴位,如百会、中脘、神阙等,可灸足三里或涌泉穴,能引火下行;可用小艾柱灸,或艾条悬灸,或用时时艾,操作方便,火力温和,不会动火;再者,灸的时间可少些,以感觉舒服为度。若灸后内热加重,喝点绿豆汤即解。 五、我所居住的地方温度只有18°,也需要灸吗?需要,照样需要。人体阳气有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的规律,即使生活在南极,也仍有这样的规律,当然若夏天炎热,阳气会更容易外浮。夏天施灸,即是帮助人体把内阳补起来。内阳越旺,人越健康。夏至至立秋施灸,适合于几乎所有人。 六、湿热体质的人可以灸吗?我认为可以。阳气是生命,灸可扶阳,扶阳即是使生命力健旺。正气健旺,则祛邪有力。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是这个道理。灸后正气旺,不但可祛寒邪,亦可祛热邪,如高烧,可灸身柱或大椎,汗出则热邪自退。湿热之人用灸,当徐徐图之,不可过急。 七、来月经了可以灸吗?可以。若胞宫虚寒,可直接灸关元或中极,最能温暖胞宫;若胞宫有热,月经量大,则不建议灸下腹部,可灸足三里或三阴交;若有痛经,因寒而作,则要灸下腹或骶部,越痛越灸,阳气健旺了,阴寒自散;若月经血块多,多因血瘀,可灸神阙和三阴交,能温阳化瘀。 八、灸后上火,还要继续灸吗?可以继续灸,但要配合养阴。灸后阳气健旺,气化有利,适当养阴,则能阴阳双补。当然,若出现眼红、失眠、口腔溃疡、鼻出血、咽痛等不适,可停灸几天,或用白茅根、芦根各50克水煎后代茶饮,即可缓解。且越是大病,越会出现上火,这样多是排邪反应 九、湿热一灸就舌苔黄厚,怎么办?可以先停灸。湿热内滞,会阻碍阳气,导致阳气气化不利。此时当不必用灸,可先化湿,湿化气亦化。化湿,汤药显效,可用三仁汤,此方宣上、畅中、渗下,使一身湿热无所遁形。然后再用灸,则气化湿亦化。亦当忌食生冷及油腻、粘滑食物,以免增湿。 十、晚上能艾灸吗?可以的。一天任何时间都能艾灸,完全可以就自己方便施灸。当然,若是可能建议中午艾灸,一天的中午对应于一年的夏季,中午12点对应夏至,下午三点对应立秋。在中午12点至下午三点这段时间艾灸,更可借天地之阳以扶阳抑阴,改善阳虚体质,特别是治疗阴寒病证。 声明:本文来源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微博,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