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为难女人的血泪史,该终结了!

 做内心强大的人 2018-06-22


文/夏一丹

 

前两年一个早晨,我在一个小店吃早餐。


点的餐刚上桌,一个女的拎着——确实是拎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像堆沙袋一样把孩子甩倒,再用力摁在我桌前。


小女孩打扮得像小公主,两道长长的睫毛盖着一双水汪汪的眼。可是,她浑身发抖,死死地抿着嘴不敢哭。


小女孩的早餐端来,她调羹还没拿稳,突然就被她妈用力戳捣了几下脑门。


“快给我吃!我说了要早一点你给我磨到现在,你个死孩子,你要害死我了!”


孩子赶紧舀了一个馄饨想往嘴里送。结果一烫,本能地就哆嗦了一下,馄饨掉在碗边。


啪!一个巴掌扇得她整个人扑倒在桌上:


“你怎么不去死!蠢成这个样子你活着干嘛!”

 

小女孩终究没忍住,哭出了声。但还没发出来的第二声就又死死地咽回肚里,可能只恨自己眼泪不听话,总是会拼命地要地淌出来。


整个热闹鲜活的早晨,死死地凝固着。

 

就在我准备拍桌子起身的时候,另一个保姆模样的女人赶来了,脸上带着:“你又惹你妈生气了”的淡漠的表情,带走了女孩。


孩子早餐没吃,凉在桌上,和那粒掉在碗边的馄饨。她妈妈在所有食客震惊的眼光中,一身正义地离开了,可能要赶着去什么地方。


不知道那个小女孩未来会有怎样的命运。


 

人们都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小时候的那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可惜,这并不是全部。


迟到18年的失眠,一次失误铸就她的生命背景


M今年28岁,她来找我的原因很常见:失眠。


失眠的发生,缘自一次和同事的冲突。


她特别不擅长数字,但从事的又经常要去财务报账的工作。为此,她很拖延,经常被催着赶着。


有一次,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加班加点把堆积的报销项目给整理出来了,送去财务。


结果其中的好几份都被财务的同事给打回来了,说她做的报销资料不合规定,要重新做。


M觉得财务提出的疑问完全可以合理解释,但财务那边却怎么也不认同。最后,另一个同事见两个人越争越大声,从中调停,M才得以勉强过关。


在这之后,M就陷入了疯狂的失眠中。


她说,每当她想要闭眼睡的时候,她就会听到一个声音: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


显然,这次事件触发了她内心深处的创伤风暴。




M出生于一个物质条件挺不错的家庭,但是妈妈脾气暴躁乖张,动辄大发脾气。只要她做的事不让妈妈满意,或者有错误,就会被骂得体无完肤。

 

她10岁那年,家里有一次请了一大桌客人吃饭,饭后妈妈和客人聊天意犹未尽,于是叫她把碗筷盘子全部收去洗。M第一次清洗那么多餐具,不小心,其中一摞家里待客专用的碗全部砸地上碎了。

 

顿时,妈妈当着客人的面便对她破口大骂,足足骂了三个半小时。


“我浑身像被机关枪哒哒哒打得稀巴烂了,她还是不肯罢休……”M甚至完全不记得那些客人什么时候走的,她只记得一种感觉:“我像被放在油锅里炸的小老鼠,走投无路……”

 

而这样的情形,像她生命中的背景,一直伴随着她成长。

 

所以,她害怕做事,还没开始行动,就先开始害怕,害怕会出错。出错,意味着灾难的降临,后果严重到死都不行,得让那件有错误有瑕疵的事还原,抹掉所有问题才可以。

 

这意味着,如果她要得到妈妈的原谅,她必须是个神。可因为她变不成神,于是,在妈妈那里,她永远无法得到谅解。

 

M得出一个结论:在妈妈心里,自己的生命和价值,比不上几个她失手打破的碗。以致最后,她认定,她的存在,就是个错误,这个错误需要得到妈妈的饶恕。

(如果童年创伤正在困扰着今天的你,成为限制人生发展的一堵墙,你可以选择咨询师专业陪护,一个月时间带你真正告别灰色的人生背景,开启全新生命旅程。即刻添加微信号xingzhizaixian28,定制你的专属成长陪护计划。


家庭暴力,一种会轮回的命运

 

重回创伤,M痛苦难当。而我仿佛看到了一场鲜活的杀戮。

 

第一个问题来了:妈妈不是应该最爱孩子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的亲生女儿?

 

每一个施暴者,曾经,都是受害者。


2015年,联合国报告称:

中国3至6岁儿童的家长,有67.1%曾经在情感上虐待孩子;


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在童年遭受过身体上的虐待。


那些对孩子暴力的妈妈,她们的成长历程,一定也是充满了伤痛与血泪,内心长期被愤怒、无力、哀伤、恐惧和慌张所劫持。


在这样的妈妈的内心世界里,光明早已消失,只剩下黑暗与荒凉。任何一件小小事情,都可能触发她们内心痛苦的扳机,将那连绵不绝的子弹,射向手无寸铁的孩子。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给自己生命的人,分分钟可能要走你的命;本该随时庇护自己的妈妈,却随时会翻脸变成可怕的女巫或恶魔。


面对人生这条路,你渴望全力以赴,可是,有一个人,却死死地拦住你的去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是一种会轮回的命运。


基于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绝对占比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女性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女人为难女人的血泪史。从妈妈到女儿、从婆婆到媳妇、从原配到第三者,女人与女人的战争,从未停歇。



过不去的小事,承受不起的重创

 

M迟疑了一会之后,很认真地问我:“我妈是凶了点,可是,我从小到大,大家都说我吃好穿好,过得挺好的,我真的是有心理创伤吗?”

 

这个问话令我心痛。


我知道她曾经听过很多的劝:

 

“谁没被打骂过,这不是很正常吗?这就是心理创伤吗?太夸张了吧。”


“人要是这么脆弱,打不得骂不得,那还有什么办法取得成就!”


“爹妈也不容易,为什么不看看好的,一直在计较父母的不是,你又能做得多好……”

 

这些话的意思就是:你放大了很多事。你太不坚强了。你太烦人了。

 

像一针针麻醉剂,让受过伤害的人,继续沉睡在痛苦中清醒不过来。


多年以来,打骂孩子,向孩子发脾气,似乎是“家庭教育”中的潜规则。粗暴地对待孩子,往往仅仅被当成“过度了一点的教育”。来自家庭内部的伤害,是隐私。

 

将暴力和道德混为一谈,分不清情感上的痛苦与物质上的匮乏,这恐怕正是暴力可以家庭内部一遍遍轮回的原因之一。


诚然,父母有父母自己的艰难与痛苦。


但是,暴力,就是暴力,让孩子替自己承受痛苦,就是新一轮的恶,用再多的亲情和道德也无法掩盖它犹如超级台风般的杀伤力。它剥夺和破坏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和自由,是货真价实的心灵灾难。

 

所以,如果你遭遇那些你以为可以轻易过去却怎么也过不去的事,请别忽视,那极可能,是你受到重创的灵魂在呼救。

 

心灵的黑洞,被吞没的生命

 

那么,遭受过家庭暴力的人生,会是个什么样子?

 

毫无疑问,暴力具有毁灭性。有些人在暴力中丧生,幸存者,则可能留下种种伤痛。


恐惧、内疚、冤屈、耻辱、无力、无助、愤怒、仇恨、悲伤……交织成一张混乱而繁复的网,将他们笼罩。好多人即使成年了,依然活在内心的监狱里。

 

在我的观察中,童年时期频繁遭受暴力或者侵犯的人,容易出现的显著特点,包括但不限于:

 

1、 习得性无助。

 

行动,意味着出错和受惩罚的时间又来了。所以,被暴力对待过的人不容易有行动力。


一要行动,就陷入“我该怎么办?我得怎么逃脱可能到来的灾难”这样的思维中,既不敢做事,也不会做事。


美国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在监狱里呆了五十年,依靠监狱的管理而生活,已经被监狱“体制化”,回归社会,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本质,其实是剥夺,被剥夺走了自信的能力与机会。而且,被剥夺者真的相信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2、内心的对抗者。

 

拖延经常是暴力经历者的一大烦恼。根据他们过往的经验,做事情可能会带来“灾难”,那么本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不要做事。


这是他们在过去用来对抗和隔离恐惧,避免崩溃和破碎的本能的办法;


可惜,长大后,这套完全过时的模式依然在不必要的时候随时自动开启,于是,他们计划得越美好,对抗得越强烈;事情越重要,对抗越明显。


这样的对抗在他们的行动中、关系建设中、情绪处理中无孔不入,其结果是,这套对抗过曾经的灾难的模式,最终葬送了未来的生机与美好。

 

3、 自恋问题。

 

每个人天生需要理想的自体客体。或者说,每个人都需要被镜映——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


如果这面镜子总是映现被扭典的难看、糟糕和不堪的形象,这个人就会慢慢相信,自己真的就是那么难看。

心理学中的“疤痕实验”里,就很直观的揭示了这一影响。


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左脸被画上逼真的疤痕,志愿者们看到自己可怖的“尊容”后,心理学家收走镜子。


之后,心理学家告诉每一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心理学家是将刚刚做好的假疤痕清理干净了。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志愿者普遍认为,众多的陌生人,对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厌恶、缺乏善意,而且眼睛总是很无礼地盯着自己的伤疤。


事实上,他们脸上根本没有伤疤。


对孩子实施暴力的父母,就是在一遍遍地妖魔化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把自己遭受暴力的原因全部归咎为: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乖……

 

低价值感和低自尊感会令他们显得很玻璃心,受不得委屈,听不得不是,抗挫力低。


因为从小,他们都被“你糟糕、你差劲、你不行、你没用”这样的声音乱填乱塞,心理空间已经满到这样的话再多一丁点儿,都无法承受。


就是说,内心的承重墙,塌陷了……

 

4、 边界混乱。

 

失常的经历会带给他们失常的体验,频繁被暴力对待的人,经常显得缺乏常识,对正确与错误,正常与反常难以辨识,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甚至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很低级的问题。


比如会将性骚扰当成是对方在示爱。而这,导致他们的内心世界进入混乱状态。


时常陷入自我怀疑的他们,为了寻找确定感,常常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出现强迫倾向。抑郁、焦虑、自毁……


时光虚度,一事无成,关系随时触礁……他们的内心深处,像有一个黑洞,随时将他们吞没。


(如果你想彻底告别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灵黑洞,真正完成个人成长,可以选择咨询师专业陪护,一个月时间带你开启全新生命旅程。即刻添加微信号 xingzhizaixian28,定制你的专属成长陪护计划。

           

慈悲的力量,真正的结束


世界知名心理创伤治疗大师巴塞尔.范德考克在他的著作《身体从未忘记》中说:


没有人可以“治疗”战争、虐待、强暴、性骚扰,或者其他可怕的事情本身;


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应付创伤在身体、心灵和灵魂上的印记。


疗愈,就是让那些伤害性的事情,真正地结束。

 

那些被暴力伤害过的人,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和做法?


1、纠正认知偏差,为自己的心灵解绑。


曾经,你遭受那么可怕的事件,不是你的错!有错的是那个施暴的人。即使你没把事情做好没让对方满意,那也不是你的错。这句话,请念10遍以上。

 

2、给自己的内心发布一个通告。


可怕的一切已经永远结束!你重新拥有了做自己主人的机会!

 

3、承认自己的人生经历过不幸,而且这些不幸的遭遇,阻碍了自己。放下所有的粉饰和回避。

 

4、树立重回自由的信念。


当那些创伤留下的“垃圾”越来越淹没自己的生活,下定决心来一翻修整,这会很辛苦,甚至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毫无疑问,它的价值无可估量。


像M,她说,她受够了自己窝窝囊囊,磨磨蹭蹭又玻璃心的样子,一定要“和我自己过不去”一下!



5、学会照顾自己。


在害怕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抱枕,在劳累的时候给自己一杯热茶,在无助的时候给自己一点鼓励。


也许这些事情你很陌生很不习惯,但那不要紧,你可以练习,谁是一出生就啥都会的呢?你不是笨,你只是在过去没学习过。

 

6、清理让你觉得受困扰的关系和事情。


有些关系和事情令你觉得辛苦,是因为还有过往的创伤在侵占着你的时间,暂时的隔屏与隔离甚至终结这样的关系或事情,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心理空间。

 

7、撰写自己的情绪日记。通过撰写,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和觉察。

 

8、正念练习。


如果说遭受灾难最容易导致的问题是恐惧和紧张,那么就很好理解,有创伤经历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放松,停止对抗,而正念恰好是这样一种可以让自己与自己和谐共处的练习。

 

9、瑜珈或者别的运动。


身体承载着我们的记忆,甚至会代替我们表达内心的痛苦,运用瑜加或者别的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得以放松和舒展,无疑也会给内心带来愉悦感。

 

10、确实,这不是一条坦途。如果觉得艰难,别忘记,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


好多年前,我参加澳大利亚注册心理学家韩岩老师的工作坊,老师的PPT和课场外的宣传展架上的四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发展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

发展淡定,去接纳那些不可以改变的;

发展智慧,去分辨可以改变和不可以改变的;

发展慈悲,让慈悲与我们一生同行。


愿你,挣脱心灵的牢笼,成为生命背景鲜亮的女性。那么,如果你成为母亲,才可能为你的孩子画上亮丽的生命底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