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毒疑云:纠结的实验结果,阴性or阳性?

 青云碧月fjtny3 2018-06-22


作者: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翟凯齐


案例:

患儿,女,2岁8月,“以流涕1周,咳嗽4天,发热、闷喘半天”为代主诉入院。一周前受凉后出现流涕,病初流清涕,后为黄脓涕,无咳嗽、闷喘、呕吐及抽搐等。口服“金振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及输“阿奇霉素、头孢唑肟、炎琥宁、地塞米松”效差。半天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6°C,阵咳,有痰,伴闷喘,门诊以“肺炎”收治入院。


影像学检查:

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两肺野内带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意见:肺炎。


实验室检查:

PCT:0.483ng/L,WBC:12.26×10^9/L,N 71.30%,L 25.90%,CRP:25mg/L,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结核抗体IgG抗体阴性,入科检四项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梅毒抗体阳性反应,余阴性。


当日免疫室在检出该患儿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后回报临床,得悉该患儿母亲生育史:患儿为其母亲第二产,双胎之小,36-5周,剖腹产。当日该患儿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二次复检结果阳性,见下图:


a形成均一凝集,凝集颗粒在孔底呈膜状伸展,b为患儿胞兄试验结果


随后对该患儿加做金标免疫层析试验(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TP-ELISA试验(酶免试验)(阴性),四组实验三阴一阳,再加上患儿特殊的双胞胎身份(一阴一阳),使得实验室及临床医师对于梅毒判断陷入迷惑,到底该以那种试验结果为准?


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查小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程的复杂性,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血清学检验主要包括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TP-E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等以及非特异性抗体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RPR)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等。由于各检测方法在抗原谱、窗口期和方法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检测方法敏感性或特异性的局限[1-3];TP-Ab(胶体金) 、RPR、TRUST检测多用于初筛及治疗与预后判断,TP-ELISA 、TPHA、TPPA等试验则多应用于初筛试验阳性后的确证。初步理清了各血清学试验的特点及用途,结合病例的提炼两个问题:


1、TPPA作为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确证试验能否推翻其余三项实验?

2、 TPPA在该案例中是否存在生物学假阳性?


问题一


等同于用试验特异度高低来做取舍,理论上,大概率上是可取的,但并未有效规避TPPA检测中存在的生物学假阳性问题,一次错误阳性结果的临床判定,对于一个患儿的家庭来讲,必定是毁灭性的。此外:TPHA、TPPA皆为特异抗体检测,而当前绝大多数商品化的梅毒特异性抗体试剂盒检测的是IgM+IgG混合抗体,且梅毒患者治愈后大多数人的特异性IgG抗体终身阳性,且特异性抗体阳性不能完全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不能作为疗效监测指标,应结合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结果进行诊断[4-5] 。


问题二


梅毒抗体检测假阳性在罹患肿瘤性、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老年群体中多有检出,孕妇及新生儿亦有零星报道,原因推测是某些肿瘤抗原与梅毒螺旋体抗原存在相似的表位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多种抗体导致的交叉反应有关[6-7],该病例在询问家长,且家庭成员(胞兄)中并未检出感染者,结合患儿体征综合考虑,梅毒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可能性大,建议定期复检,随访。

小结

每个检验科室在设定各自实验室疾病诊断及分层诊断项目时,均受其试验条件、设备、人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一些项目的认识及深入了解无不来源于日常疑难样本的处理及对所遇问题的思考与验证,每一次问题的妥善解决,背后都是检验人作为医务工作者身上的那份担当与职责,“检以求真,检以正德!”我们一直在路上!


附梅毒实验检测流程图(图表来自童曼莉,刘莉莉,林丽蓉,等 . 梅毒实验诊断程序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11(40):898-903.)



【参考文献】

[1] YANG D,MA J,ZHANG Q,et al. Polyelectrolytecoated gol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immunoassay development: toward point of care diagnostics for syphilis screening[J]. Anal Chem,2013,85(14):6688-6695.

[2] 刘持佳,张桂芬,张爱民,等 .578 例梅毒相关检测阳性患者分布情况分析[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9):899-902.

[3] 李军,郑和义 . 梅毒检测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1):95-98.

[4]  Workowski KA, Bolan GA.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2015[J]. MMWR Recomm Rep,2015,64(RR3):1-137.

[5] 童曼莉,刘莉莉,林丽蓉,等 . 梅毒实验诊断程序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11(40):898-903.

[6] 武建国.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41—243.

[7] 程艳杰,王广杰,王旭,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272.


编辑:小芒果   审校:Ro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