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日寒月暖 2018-06-22

导读:现今各大城市的小区楼房不断拔地而起,而房价也像那些楼房的高度一样蹭蹭的涨,很多人省吃简用就是为了能攒些钱,攒些钱把新房的首付付了,然后继续省吃俭用供房。很多人既然已经选择在工作地的城市常住,那么买房就成为每一个人无法绕过的话题。

大部分人买房首先会选是否有健全的生活配套设施的,如附近是否有大型超市,医院,学校,公交车地铁等的房子,其次就是房子的价位,再者很多人买房是为了方便上班地,方便孩子读书,为了方便日常生活的居住等。所以买房选地段是首要的,像有些二手房的价位比一手的新房还贵,原因就是二手房通常都有很健全的配套设施。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以上海的房价为例

家住上海徐汇区的郑女士一家,在去年3月买了套100多平的二手房,郑女士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家有俩孩子,家里老人双亲早年都已去世,为了照顾自家孩子的生活起居那些,一直都没上班,家里的经济一直靠自己的丈夫在维持,日子过得也算一般。眼看大的女儿要升初中了,刚好有二手房的一业主急于出手转售房子,那二手房不单地段好,而且临近几所中小学,很方便家有孩子上学就读,很快一直想买房的郑女士一家便买下了。

可是二手房在一边装修时,郑女士一家人却都没往外搬,房子一边在装修,一家人一边住在里面,最终结果是酿成惨剧!入住了3个月后,郑女士却因突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离开了人士,一家人陷入无限悲痛之中!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为什么郑女士入住了新装修后的房子,就突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离开人士呢?

事情的大概缘由是这样的:从上家业主那接了房后,郑女士和丈夫看了新房的格局那些大体都喜欢,但还是需要整改一些,像郑女士在老家那比较注重信奉厨房灶位那些的,上家业主的厨房方位,郑女士和丈夫都不喜欢,就进行了重新的整改,还有主卧就是郑女士和丈夫的房间也大整改了,包括刷漆和涂墙那些,其他2个房间,自家小孩住的房间整体风格还行,就没怎么去整改。后面郑女士考虑到买了房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墙漆涂料那些也是买了很普通的,没有什么环保标识的。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郑女士病情发展得很快,最终经医生确诊为甲醛中毒而导致!

接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郑女士就出现频繁高烧,犯头晕,胸闷又吃不太下饭那些,而她自身本就有点贫血,就一直以为是老毛病了,也没有重视,丈夫几次劝她上医院看看,都执拗不过郑女士。郑女士除了发烧之还一直老咳嗽,半夜咳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一样。一个星期后丈夫赶紧拉她去了医院,最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是室内环境污染导致的甲醛中毒,病情发展得很快,在医院住院了一个多月,郑女士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一家人陷入无限悲痛之中,后悔入住。

近年来新房装修造成甲醛超标致人死亡案件逐渐增加,带来的伤害让人追悔莫及!

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郑女士一家人都还沉寂在无限的悲痛中,家人后面经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检测,郑女士住的卧室里甲醛超标10.6倍,挥发性苯、TVOC等有机物超标3.4倍,属于室内甲醛严重超标!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后面经专家分析,为什么家里就郑女士会甲醛中毒那么严重,其他人倒只是出现呆家就会感觉皮肤痒、嗓子疼那些,没有太严重的不适症状。后面是检测来分析去,最大的原因是郑女士是家庭主妇,一天基本都呆家,呆新装修房的时间也特别长,而丈夫白天上班,小孩上学的基本没回家,再加上郑女士本身有贫血的病史,以至于才危及生命。

警惕: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装修都得除醛,郑女士因甲醛中毒死亡

新装修房一般多久才能安全入住呢?

在我看来对于新房装修后多久能入住,这个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还得看新房内甲醛等有害污染物的浓度,甲醛主要是从新房内的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主要是从一些含胶类的家具那里释放出来的,还有墙壁的乳胶漆那些。

新房装修后,如果甲醛的数值达到了国家安全入住的标准内,自然就符合入住了。但是普遍来说,装修完之后首先要开窗通风置换室内空气,而且至少要通风换气三个月或以上才能入住!要是家有孕妇和儿童等体质弱势人群,对室内污染物也比较敏感,建议至少半年才能入住。

如果大家自己也不确定新房内的甲醛浓度数值,是否已经达到了入住条件,可以先对新房进行甲醛数值检测,然后根据检测数值,按新房内装修污染的程度,放置除醛固态净化包,固态净化包一般都可以放置在衣柜、酒柜、床、抽屉等家具那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