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昵称VChmUhmv 2018-06-22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当然,被演义和电视剧所黑的除去“潘仁美”之外,我们所熟知的还有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將周瑜;在《隋唐演义》和《说唐全书中》以杀罗成,罗艺而“闻名”的唐初名将苏定方,因迫害薛仁贵而被百姓记恨,实际上自己都是因长孙无忌,褚遂良而死的唐朝名将李道宗。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潘美兵法一直以来都受人称道,不然也不会成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主將。周瑜自是不用说,谋略气度,三国无双。苏定方少年悍将,智勇双全,为人刚正不阿深受唐高宗赏识,死后甚至追封幽州都督,谥曰庄。李道宗将军为李渊堂侄,身世显赫却身先士卒,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于李孝恭并称唐初二贤。而文成公主入藏,藏汉和睦也可以说是李道成的功劳,更令人唏嘘的是,李道宗正是因为为人刚正不阿,才被长孙无忌等人陷害致死。

然而因为演义和电视剧,以上的历史名将皆成了“小人”,这是对英雄的不敬,也是对历史的歪曲。古人的演义或许是因为“某些原因”错了,那你电视剧就要跟着错下去么?作为传播物品,应当对自己传播正确的文化有个责任和担当的意识,而不是盲目的杜撰。当然,本文四位将军也只是那众多被电视剧歪曲史实中的冰山一角。

正史事件的抹黑

在上文中,我举例几个被小说,演义,电视剧所抹黑的典型例子,当然历史上被抹黑的英雄依旧有着一大片,有些人就算你拿一本真实的历史书放在他面前,他也会质疑历史书的真实性,而去相信演义和小说。其实质疑历史,再去反举求证,才是对历史负责最大的态度。但是相较于演义小说来说,我想正统历史书总比这几样东西可信度高多了吧。

我之前读过另外一个系列“权力的游戏真实人物历史对照”中关于小恶魔—兰尼斯特·提利昂篇曾提及,小恶魔的原型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赫赫有名的伟大君主理查三世,然而因为是“末代”帝王,到了都铎王朝之后,该朝的历史学家不仅抹黑了理查三世,还把他写成了一个生理畸形扭曲,长像奇特的侏儒,直到后来理查三世的遗骸被挖掘出来,谣言才不攻自破。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是的,除了演义和小说以外,正经的历史学家也会说慌。

而这谎言,不分国界。理查三世被英国史学家所丑化,甚至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巨作《理查三世》同样对其人进行了丑化。这样的千古奇冤,我们近在眼前,无人不知的也有一位,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万贞儿。

万贞儿,更多的人称万贵妃(真实姓名已经不可考究),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至爱,如果你对历史不熟悉,那么我想只要看电视剧的人也应该知道,在很多关于明朝宫闱的古装剧里面,有一位皇帝深爱着一位大自己十几岁(十七年)的贴身侍女,最后执意纳入后宫专宠。在大多数的电视剧版本里面,得宠后的万贞儿嫉妒心极强,仗着皇帝对自己的宠信几乎到了作恶多端,天地难容的地步,比如《龙门飞甲》里面因为自己宠爱雨化田,就任由西厂在民间为非作歹;因为自己的孩子夭折,就设计毒杀了其她妃子的龙种,连明孝宗之母纪妃也被其记恨铲除,可以说万贞儿简直到了一个 “最毒妇人心”“罄竹难书”的超级典型案例。

而这些记载,多数来源于朱见深的儿子朱祐樘,既孝宗弘治朝修的《宪宗实录》和后代清朝史官所修著的《明史》。但是事实真相到底是如何呢?正如前文所说,当我们开始举例反证的时候,发现清编《明史》和明朝的官史《明实录》相去甚远,特别是对于“万贞儿”的这些诸多恶迹,《明实录·万妃传》根本没有记载,相对来说,野史中倒是可以琢磨出一二。当然这里也会有读者质疑是不是《明实录》被篡改了,但是当史学家门一一去对照的时候,发现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对于万贞儿诸多恶行的指控,几乎无法实现或者没有事实依据。

那万贞儿是如何变恶的呢?

原来虽然万贞儿并不作恶,但是因为宪宗专宠数十年 ,所以得罪了当朝后宫的一大批其他嫔妃,其中自六岁便被册封为太子,对此颇有言语的孝宗朱祐樘尤其不平,其他文史官吏自然也是各有心思。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虽然弘治朝的《宪宗实录》对万贞儿的恶行有所披露,但也都是一些嫉妒心强或者诋毁人品的事,却并无作恶多端和杀人指控这种简直要遗臭万年的记载。但是到了200多年后大量引用野史的清版《明史》,万贞儿就完成成为了一个超级歹毒的妇人了,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半个世纪后今日的电视剧,万贞儿更加成为了几乎所有有关其人物史电视剧里面的反派大BOSS。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同样,被抹黑的英雄不止潘、周、苏、李四位将军。后宫中的水深,被《史书》所坑的也不止是万贞儿一人,生活在3000年前的妲己早就被后朝周家的史官给抹上了“狐狸精”的烙印,这个烙印是即使妲己如同雪诺一样死而复活也无法再抹掉的“黑锅”,想想,一锅背个三千多年,就算到了现在史学家早就已经被论证的时代,却依旧被各大编剧因为“需要”(赚钱)而不得不继续背着,也是只能“唉”一声。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不过既然有被正统历史和演义小说抹黑的人物,那么相对的,自然也有被“拔高”的历史人物。

电视剧事件的拔高

在《历史的谎言:他们都是英雄名将,却被电视剧当做了奸臣》中说道,“杨延昭既杨六郎,而杨业并无演义小说中的七个儿子”。之后,有读者留言,并翻出了《宋史》中的原话,原话是这样的,“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于是读者认为杨业,既杨老令公是演义小说中一样,是有七个儿子的。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读者的意思有错,但是我做一个客观的评价,或许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宋史》一直以来都算是《二十四史》中最不可信的史料。因为原本真正的《宋史》,既宋史官所记载之史,后世遗失已十之八九,而后朝再多次修订的,为一些野史结合成。上文就说过,对于历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反证法,既用多方面的事实去论证历史中的情景是否正确。正如结合之前两篇“历史的谎言”所表达的观点,演义小说固然不可信,但是正史也依旧会抹黑人,比如查理三世,比如我们都熟知都妲己和万贵妃,就是被正史所实实在在抹黑的人物。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十分只能信两三分的《宋史》而言,如果不加其他史料而全信《宋史》直言,着实荒谬了。

而关于杨家其他六子的记载,除了《宋史·杨业传》这了了数字之外,其他任何史料提字甚少,更无具体的人物传记。在其他更多的史料和结合当时的一些文献来看,杨业有七子这个说法,是早就被史学家所否定的,一般论证应该是三到四子之间,没有办法,虽然谁都知道《宋史》不可信,但它依旧是研究宋史最具价值的资料,不过有两点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是真正意义上,也就是得到肯定的,所谓的杨家将,其实说的是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爷子孙三人,并没有杨家将演义里其他那些精彩纷呈的虚构人物比如杨八妹,杨排风什么事。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第二就是,很显然,“杨家将”固然对宋家王朝有功,但也确实实在是被拔高了的人物。于是正题就来了,我们来说一说被电视剧所拔高的人物吧。(注:杨家将人物考略一直以来都是史学家所乐道的事情,宋时本朝便有《国史实录》、《东都事略》,元时有《烬余录》和修编的《宋史》,到了清代为盛,《小浮梅闲话》、《通俗编》。近代则有大师余嘉锡的《杨家将故事考信录》,李裕民《杨家将史事新考》。)

首先要声明的是,对于所说被拔高的人物,并非是贬义。比如杨家将,其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众所周知,特别是杨延昭以及杨文广父子,然而却在传说的途中逐渐的被“神话”了,其历史地位以及知名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一些名将忠臣,所以本段只做一些历史辟谣式的解读。而我们所熟知的人物被拔高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年红遍全国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张国立老师所扮演的历史人物—纪昀,不仅思维敏捷,智商情商都极高。而且身居高位却解百姓疾苦,三番四次为了黎民百姓大有百死莫辞之心,跟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大奸臣”王刚老师所扮演的和珅斗智斗勇,不惜身犯险境,好几次命悬一线终得相救,正如其片尾曲《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所描绘的一样,“铁齿铜牙两片嘴吃的是下锅的米,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铁齿铜牙两片嘴百姓心中有了你”,其俨然已成圣人一般。这剧因其收视率极高,更是拍了国内电视剧中罕见的“四部”之多,可想其角色属性的深入人心。

我们都知道,和珅一直以来可以说是清宫戏里最大的反派官员之一,而之后什么“你意想不到全球最富裕排行榜”,“世界贪官排行”等一系列的花边文章更是把其恶贯满盈的形象宣传的世人皆知了,于是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为了陪衬纪晓岚的圣人形象,王刚老师只能再次牺牲了一把。然而事实却是纪晓岚和和珅的关系之好,已经到了亦师亦友之境了。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在正史中,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1771年,因为要修《四库全书》,所以之前因为给营私贪污的卢见通风报信,同流合污而发配新疆的纪晓岚被乾隆召回京师。两年后,从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开始,纪晓岚开始飞黄腾达,虽然之后因其次子纪汝传为官不检点而受牵连,但并未造成实质的问题。从1779年始,纪晓岚就可以说步步高升,为官之路一片坦途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如电视剧中所言纪晓岚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被乾隆赏识。作为同样被电视剧所拔高的乾隆来说,如果真的如电视剧中所放纪晓岚的行径,可能早就被凌迟处死了,哪还能数次伴君南巡,82岁高龄寿终这样的好事。

在纪晓岚仕途正盛之际,年轻有为的和珅,同样于1776年任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年末受“紫荆城骑马”。而后因为“大兴文字狱”,“福康安贪赃案”,“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案”,“李侍尧贪赃案”而得到乾隆赏识,一路升任御前大臣,平步青云,并开启了其如传奇一般的官海生涯。在这些事件中,纪晓岚和和珅互相赏识,两人皆一同位极人臣,关系极佳。纪晓岚拥有着当朝顶尖的文学才就,年长26岁的他更像是和珅官场上的指路明灯,处事圆润的纪晓岚同样是《四库全书》撰修官里面仅有未因“文字狱”而被牵连的人之一。而锋芒毕露,政治手段高超的和珅同样对这样一位老好人颇多赏识,可以说正是两人的通力合作,才撑起了一个所谓的“乾隆盛世”。而纪晓岚从17岁娶第一任开始,一共有一房七妾,电视剧为了拔高却给整了个光棍纪晓岚,也是颇为醉意的。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当然,我们不否认纪晓岚修筑《四库全书》的功劳,但是作为乾隆朝那个著名的官场暗黑时代“不倒翁”的纪晓岚如若真如电视剧所言一般,怕是活不过两集的。而被电视剧所拔高的人物,自然还有许多许多。

其实对于电视剧来说,编剧为什么要拔高历史人物,美化历史人物,我们暂且可以相信他们是为了呈现一个更加“完美”的“历史圣人”,然后善恶区分,从中可以让人看到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一面。只是现实永远不可能如同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完美,人总是有着瑕疵。

当然了,虽然从客观上一直以来都反对篡改真实历史,但是从个人思想上讲,还是恨不得把所有的历史人物都美化拔高的,这样公之于众的普世价值,会显得这个世界更加的美好,更不显得那么残酷和真实。人家有美国队长(如今美队也在主宇宙中变成是九头蛇的卧底了),咱就不能有完美的杨家将和纪晓岚么?但是,你拔高无所谓,可是你作为一个编剧把原本历史上原本恶贯满盈的人拍成了一个社会五好青年,让无数人该为歌颂,这事就不太能忍了。

电视剧事件的化圣

在之前文章中,总结了因为古人演义小说美化亦或者刻意有意建立在主观上的抹黑,再加上以此为蓝本电视剧的传播,导致了众多人物的真实历史评价和后世对其褒贬出现了极大的反差。

我们本就应该去尊重的人物所应得的评价,这里却常常背道而驰了。

只是前面除了被演义或者正史抹黑,还有拔高美化的人物,其实多数都是古既有之,有着上百年的演化历史,早便就深入人心了。如今的电视剧有些也在片名(剧本)里面也添加着“演义”二字,比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和“封神演义”等,都是为了告诉观众其区别于真实历史,来源于演义小说。但即使再如何荒唐,与真实历史相去再远的电视剧,比如前篇所说的纪晓岚,主角有拔高美化,但大致上其实并没有可以指责多少的地方,纪晓岚为人圆滑却并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但是既没有古人演义小说的铺垫,后又无史学家不足为人道目的的改写,却率先出现了颠倒“黑白”,善恶混淆的电视剧。这样的剧本能过审播映,却让人得不气愤。是的,很多看过前篇的人或许已经猜到,就是《陆贞传奇》这部剧。

《陆贞传奇》是2013年推出的一部大型古装励志偶像剧,讲述的是以北齐唯一一位位高权重的一品女官陆令萱为原型的陆贞,她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善良、聪慧、刻苦先是得到孝昭帝的赏识。而后在宫中也是心怀慈悲,善解人意,以德报怨。辅助武成帝高湛匡扶天下,并粉碎了太后娄氏在宫中意图谋权篡位的阴谋。虽然经过一系列的磨难后和相爱的高湛成婚,却不贪图皇后之位,只是尽心帮着北齐高家治理朝堂内外,辅助尚还年幼的齐安帝高玮。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既然本片取名了是《陆贞传奇》,那么作为男主角的武成帝高湛和女主角陆贞的原型陆令萱肯定是各种主角光环加身,各种道德为人楷模。编剧是恨不得把所有人性上美丽的点都往“陆令萱”上套的,而男主角高湛也不会输于其他皇帝,虽然不能妄称千古一帝,但在世明君,仁爱百姓,文治武功这些优良品质在电视剧里是能展现多少就展现多少。甚至连这个历史上以残暴昏暗著称的北齐朝,也是一片盛世祥和。

然而真正的历史是如何呢?先不谈陆贞,我们来说说男主角武成帝高湛。或许之前很多人不知道高湛这个人物,但是一定知道开唐盛世里被李世民天天念叨着,西游记泾河龙王一章中监斩龙王之责的魏徵。以公正闻名千年的魏徵对于高湛的评论是,“武成即位,雅道陵迟。昭、襄之风,摧焉已坠。”这里的武成自然说的是武成帝高湛,而昭、襄之风说的是文襄帝高澄和孝昭帝高演。对历史常识略微熟悉的人都知道,古代皇帝死后都有一个后人评价其生前褒贬的谥号,而谥号里面带着昭、襄两字的,一般来说都是一个较高的评价,以证明该皇帝生前是一位明君,对于江山社稷都颇具贡献,也就是说魏徵对于男主角高湛的评价其实是挺差的。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在真实的历史中高湛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九子,皇建二年(既公元561年),因病恶化的高演把帝位传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高湛,改年号太宁。正如上文提及,高演谥号孝昭,这说明高演是北齐二十七年间少有的明君之一。虽然孝昭帝在位不过短短两年,而且是政变废侄夺得的皇位,但是在位期间高演励精图治,屯田积粮,礼贤下士,政治清明,可以说一扫文宣帝高洋所留下的那个奸臣当道,满朝昏暗的北齐。只是高演有一双能辩忠奸的双眼,最后却依旧看错了人,把皇位让给荒淫无道的武成帝高湛。

有个轶事,北齐高家的血脉虽然产不出几个明君,多数荒淫,但却个个都是风俊倜傥之辈。据说文襄帝高澄的儿子高长恭(既兰陵王)甚至帅到只能带着面具示人,或许正是由于当朝高家的量产帅哥,魏晋南北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帅哥最多的一个时期,女性最幻想穿越的朝代之一。

结局呢?那就是有因为帅哥皇子太多,所以长相堪丑的文宣帝高洋得神武帝高欢赏识。他逼迫东魏孝静帝禅让,改国号“齐”,只是没想到高洋前期文韬武略,征战天下,为政清明,颇有明君之范。后期却残暴不仁,欢淫无度,最终嗜酒暴毙。既然因为太丑就能在北齐当皇帝,那么帅中之帅的高湛同样不仅得到了其父亲神武帝的喜欢,同样俘获了其兄高演的心,让位于其。只是虚有其表的高湛不仅继承了老高家欢淫无道的传统以外,还一同传承了残暴不仁的特点,另外加一条宠信奸佞。自此其兄高演幸辛苦苦好不容易拯救过来的北齐朝被高湛弄得积重难返,只存在了区区二十七年。也就是说这个可以用历史上任何脏话去评价的皇帝,就是《陆贞传奇》中被演化为在世明君一般的男主角。

我们都知道,在《陆贞传奇》的最后,陆贞倾其一是辅佐高湛次子—齐安帝高玮。而其对应的历史人物陆令萱自公元550年伺候高湛起就深得其心。六年后,后主高玮出生,陆令萱为其乳母。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另外一位以母乳身份权倾天下的就是明朝悊帝朱由校的奶妈客印月,其被封为“奉圣夫人”,后又被赐婚于魏忠贤,两人更是狼狈为奸,霍乱天下。只是相比于陆令萱,客氏也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高湛自身不正,传位于的次子高玮同样是个声色犬马,忠奸不分,残暴不仁的君主,最后更是断送了北齐江山,比其父可谓“青出于蓝”。同时,陆令萱仗着和高玮感情深厚且有哺乳之恩,以奴婢身份一步登天。先于公元563年封为郡君,565年高玮称帝后入主侍奉又被封为侍中。3年后,太上皇高湛驾崩,陆令萱携天子令百官以抗其劲敌胡太后,自此长达四年的陆令萱与胡太后内斗正式在北齐朝野上下拉开帷幕。

历史的谎言:那些年被黑、被白、被篡改的历史

同时陆令萱不仅为了私欲任用奸妄,玩弄群臣,甚至干扰朝政,祸国殃民。虽然最终陆令萱赢得了和胡太后之间的争斗,但最终也应此耗尽了帅哥如云的北齐朝。其皇宫于公元576年被北周攻破,陆令萱被迫自杀。

红颜枯骨,明争暗斗,除了百姓苦以外,累了一生,千世骂名,又留下了什么?

陆贞不是第一个因“市场”需求而被“美化”的历史人物,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而社会之余历史,我相信除了历史它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以外,最大的价值还是真实。

想了解更多历史有趣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hlhh520)←←长按可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