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三仙”是中药处方上的常客,当中指的是炒麦芽、炒山楂和炒神曲三味药。能被誉为“仙”,因其性平和、疗效佳、老少皆宜,是极佳的消食化积之选。 小儿处于成长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甚为殷切,然而五脏未充,脾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加上饮食偏嗜、不知自调、家长喂食失当等因素,令脾常处于虚损的状态。脾与胃为表里之脏腑,脾病及胃,脾气虚损则饮食失于健运,胃病则受纳消化功能失常,故小儿常见宿食停滞、不思饮食、大便不调等症状。 “三仙”皆有消食健胃的功效,然而各有其之擅长与特性,可因不同情况选用之。炒麦芽性平味甘,擅消榖米面食,亦有疏肝行气,退乳消胀之功,生麦芽偏消食健胃,炒者多用在于产后回乳通胀。后者剂量宜大,应用30g或以上。炒麦芽药力虽缓,仍有行气下气之效,孕妇如胎元不固者宜忌之。 说到山楂,相信大家绝对不感陌生。小儿不喜中药味道时,医师往往嘱咐家姐药后会配上山楂饼服用,除了味道佳、让小孩更容易接受中药之余,亦取其健脾胃之效果。山楂性微温、味酸、甘,擅消肉食,可健胃、活血、化瘀。若大家曾有山楂伴肉类煮食的经验,不难发现此配搭能令肉食更易煮烂,试想像此举在胃部进行,其作用可想而之。临床亦取山楂活血化瘀之功效治产后腹痛或月经不行者,煎水后拌砂糖饮服,亦有不错的疗效。 神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味甘、辛,可和胃止泻。另有一品种建曲,亦是麦粉与其他中药混合发酵专制而成,其功效与神曲相仿,性微温味苦,更有理气化湿的功用,夏季将至,小儿暑湿吐泻时多用。 有一成药作“大山楂丸”,由以上三种药物研末加白糖炼成为丸,为解食积的中成药,伴温开水服用,甚为便利。虽然焦三仙药性平和,现代人亦常出现积食的情况,然症状不显或无症状者,断不可胡乱服用,若脾胃无宿食可消、可行,则健运不成反伤脾胃之气,儿童服用时更应酌减其量,需咨询中医生意见而行。 宋代儿科名医钱乙曾提出:“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健全,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受损。孩子不愿吃饭,不必追着喂,若他们饿了,自然有吃的意愿,亦应注重营养均衡,不可嗜食,亦不能食之太过,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此话不但应用于儿童,成人亦一样合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