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时臣(1487-1567),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工书法,长于隶书;擅画山水,兼有“浙派”和“吴门派”笔法,风格独特,喜绘巨幛大幅,气势豪放,山峦重叠 ,高耸险峻 ,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 在沈周的巨大影响巨大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在绘画上避开沈周的影响,谢时臣也不例外。并且他又与文征明交好,文征明是沈周的高足弟子,当然不免会更加仰慕沈周。他还经常与周臣、唐伯虎、仇英等交游,其画风不免也受到宋人山水的影响,又仿戴进、吴伟的画法,故他的画风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他有大量较高质量的作品流传于世,如《溪山揽胜图》、《策杖寻幽图》、《武当霁雪图》、《秋山策寒图》、《谪仙玩月图》、《仿黄鹤山樵山水图》、《杜陵诗意图》册页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武当霁雪图》、《杜陵诗意图》册页。 《武当霁雪图》 绢本设色 纵198.9、横98.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的是武当山紫霄宫大雪初晴时的壮丽景色。武当山是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真武帝的道场,是道家第八福地。紫霄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北展旗峰下,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禹迹池、宝珠峰,始建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 谢时臣笔下的山水佳作,大都是自己亲身游历之地。画面中部苍松翠柏,或挺拔、或虬劲,在白雪中依然碧绿,虽有积雪压覆但仍傲然挺立。山脚下有清澈的溪流,流水遇石溅出片片水花。山中石道蜿蜒,依山而凿,经两边高大寒林、松树而通向一处异常宏伟、红墙绿瓦的宫观建筑,这就是武当山紫霄宫了。画家并没有绘出紫霄宫的全部建筑群落,而是巧妙地将其半隐于画外,这让本已壮丽的宫观更显得气势宏伟,开阔不凡。此画虽构图繁杂,但主脉清晰,因此整体感很强;气势虽宏大,但局部描绘也自然周到,精细工整,显示出其功力之深厚。
杜陵即唐朝诗人杜甫,《杜陵诗意图册》共分八页,各图无不根据杜诗之意而作,诗画双绝。此图册形构图均极尽巧思,繁复精整,层次多变。用笔苍劲古朴,墨色含蓄氤氲,点景人物选型古拙清雅,尺幅间亦能曲尽草木之态,诗情之妙,是谢氏山水的代表作。下面为的精选四幅,分别为写“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栈悬斜避石,桥断复寻溪”、“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之景。 李监宅二首 杜甫 (其一)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其二)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廷来。
杜甫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杜 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杜甫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雪里江船渡,风前竹径斜。 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
|
来自: 昵称40112926 >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