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栖霞山,明征君碑

 黑龙江波涛 2018-06-23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明征君碑”上部)

   

久闻“明征君碑”(“国保”)的大名,那次到栖霞山游览将其纳为观赏的重点,细赏了许久。征,“徵”字的简体。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碑亭在栖霞寺山门的左侧,不是预先做过功课,很容易将其忽略、遗漏,更何况“文保”碑的位置也不那么醒目。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明征君碑立于唐上元三年(676年),是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宠臣明崇俨(646~679年)为纪念其五世祖明僧绍(明徵君,?~483年),向唐高宗求得的碑文而刻制。

明僧绍是南朝名士,曾隐居于建康摄山(如今的南京栖霞山),捐出自己的家宅,创建了栖霞寺。他多次受朝廷征召而不应,世称“征君”、“隐君”。

碑文唐高宗李治亲撰;碑文,行书,由高正臣(生卒不详)书;碑额,六龙拱额,王知敬(生卒不详)篆书。该碑记述明僧绍生平,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兴寺凿像等史事。

    该碑制作精美、保存完好,是中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块唐代行书碑之一,是罕见的珍品。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的行书,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行家说,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风格特点。碑文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因为喜欢,在跟前驻足许久,可惜用相机拍得不甚清晰。

为完善本篇博文,从“三典轩书法网”下载了若干碑文的拓片,拼图附于后,与同好者共享。在此感谢原拓印、制作者!

数量太多了,抽取几十幅,拼图二十余片。

拓片的排列顺序比较乱,见谅!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碑阴的“棲霞”二字,据传乃唐高宗李治书。既然是“据传”,那是否可以认为尚未找到文字记载或直接的证据?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该碑还有另一珍贵处。

碑材上有豆粒状白色斑纹(有的拓印件上不好辨认),历代僧人们称其为“梅花石”。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经古生物专家考证,该石材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其上豆粒状白色斑纹似朵朵梅花者,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2千多只(统计这一数字亦不易),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

由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的石块制成碑,成就了如此大尊的标本,在我国甚至世界也是罕见的。

没想到吧?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中的珍品,还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中的珍品。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紧挨着碑亭,还有一处区级“文保”单位——“受降井”, 已经干涸。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据《栖霞山志》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军战败,国民政府将日俘一部集中栖霞寺,听候遣送。日俘自凿一井,专供俘食用。井在寺前二十码,因名受降井。”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井栏是当年从栖霞山另一处移来的古井井栏。

几次南京游(七)——栖霞山(2)明征君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