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激还是喜悦---《做个喜悦的人》摘抄

 向雲樓 2018-06-23

刺激还是喜悦---《做个喜悦的人》摘抄

人生之所以有问题,只是因為尚在未了解那一样东西。

对许多人而言,他们眼中所谓“人的活动”,无论是宗教的、艺术的、文学的或思想的,都只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多少人终其一生的心力在摸索、追寻,不外就是在找这样东西,许多人甚至不惜一切的代价要求得“真理”。

这种思想以佛法看犯了一个先天上的错误,就是在未经求证前已假设了一个终极的究竟“真理”的存在了。

佛陀所发现的缘起观根本就彻底指出人类会有这一种追求绝对“真理”的思想,本身就是愚昧的,有偏差的,不合乎事实的。

世上一切的东西皆是因缘所生的,皆只是流转的一部分。在这不断流转的生灭相中,哪一样东西是“终极”的呢?

哪一样东西又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呢?

如果有,那也仅是人们希望有罢了。

是 “人”在以為有一个东西是终极的,是一切背后真正的本质。

对能深入佛法修行的人而言,这个世界是有“真理”也好,没“真理”也好;

人是有灵魂也好,没有灵魂也好;

修行是有果位也好,没有果位也好;

他的法喜道乐均是不会改变的。因為他的修行从来都不建立在任何假想或假设上,他只是如实地透过身,受,心,法去直观自己的执著。

能见到了执著,放下了执著,他当下就是个喜悦的人了。能日日皆如此,他的生命自然“日日皆是好日”。

追求终极的东西是一种人类的行為模式,其中主要的原动力仍是人本身对生命的不安。人老是觉得生命是不够真实的、危脆的、稍纵即逝的。

但若把一些“观念”由世界中建立起来,如时间、空间、质量、灵魂及“终极真理”等等,这个世界就变得实在多了,有安全感多了,人的生命也就变得真实多了。

这就好像房间裡若空无一物,往往就令人感觉枯燥无味而“不安”;若放下一些家具、沙发及摆设,马上就让人觉得亲切舒适多了。

这个比喻虽有程度上的距离,但在实质上的确是和人生真相颇接近的。

佛法并不反对消除不安,但人类在解除人生的不安时,做的往往仅是一些“堆积”的工作,或是在更换其所堆积物。就好像虽然换了新家具了,暂时觉得很好。

可是过了一阵子又觉得索然无味,此时就要添购一些新的东西,让那一个满足的程度维持下去。可是毕竟一个房间的空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能容纳新的东西,而不把旧的东西更换。

於是当堆积到了一个饱和点时,人就会把房间来个大翻新,做个家具的总更换,於是又开始觉得“满足”了。

这就是人生中不少人生活的真相,只是有人更换的是家具,有人更换的是人生中其他的东西。

近代人越来越“开放”,离婚率也越来越高。

事实以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只是人类不安的表现罢了。

只是过去有较多外在的束缚,使得这个不安无以用更换配偶的方式紓解。

而现在束缚较小了,人就会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去使自己得到像更换一次家具式的“满足”。

如果这个方法真能使人的不安消除了,则佛法也不见得会反对。但问题就是并没有。藉著外在因素的更换使自己得到满足的作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持久。

因為当事人真正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刺激及新鲜感。

人如果仅是在不断地创造刺激及新鲜感,以佛法来看,这不但是不安,不喜於人生的表现,同时也必然是苦恼的。

人们总是想尽办法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以為有更多选择而能到更多不同的地方去度假,穿更多不同的衣服,吃更多不同的食物,甚至更换更多的性伴侣,才是人生中的快乐。

以佛法看来,事实上却正是因為一个人老是要这麼多的选择,才是真正令他不快乐的原因。

现代人往往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累积许多压力及不愉快,於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度假。好像若不够远,就丢不掉这些不愉快似的。

但事实上这些不愉快却像是“讨债鬼”似地,任你跑得再远也躲不掉。人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努力,使情况改善,所谓烦恼真是如影随形一般,任你有更多的“选择”,皆是没有用的。

因為烦恼有烦恼的因,不在因上下手,而去做一些其他的事,只是逃避罢了!

当今整个世界所谓的经济繁荣, 是建筑在不断消费的概念上的。我们存在的世界不断地鼓励人们购买东西,人们也习惯性地不断购买,不断地让“新东西”进入我们的世界。

而我们真正所得到的是什麼呢?是满足,还是繁荣呢?还是一次又一次不一样但也都一样的刺激呢?

刺激有许多形式。新的家具、新的汽车、新的房子是刺激,新的朋友、情人或婚姻伴侣也是。新的书籍、电影是刺激,新的思想、哲学也是,对不对?

让我们再仔细体味一下我们的人生吧!仔细地,诚实地,让我们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是个满足的,喜悦的人吗?”

这就是佛法的开始了!

当一个人彻底地发现自己并不存在在喜悦自在裡,而仅是在不断地需要被刺激时,那一个深刻的觉醒,就是佛法中讲的苦諦(四圣諦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之首)的觉醒了。

他会开始更深刻地去思索人生,了解人生,而不再仅是一个不断地需要刺激的人了。

不断地藉著“刺激”及“得到什麼”来换取快乐,是世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及“快乐哲学”。

以佛法看这却是一条只有苦的不归路,不但不能真的令人快乐,反而正因為它才令人不快乐。

修行人若不能藉四念处的修行而彻底地看出了自己的“追逐心”,而知道正是因为“这个”自己才如此地苦与不安,则所谓“修行”仍是在这条只有苦的不归路上。

而佛法中的喜悦,也只属於那些肯“回头”的人。

不然总是在追一样东西,想成佛,想“开悟”、“证果”,总是在红尘与白浪中打滚。

而毕竟一个追逐是不能靠另一个追逐得到止息的。修行人也只有在见到了自己的追逐心后,能“停”下来,才可得到休息。

“做一个喜悦的人!”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初步目标。

它也许不是崇高伟大的,但它是落实的,不是空谈。

各位不要以為喜悦的涵养既然不高远伟大,就一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

修行人如没有相当的“洞察力”与“离执力”,想要喜悦也是喜不起来的。

洞察力能助人看清自己的执著,而离执力则能让人在看清后“放下”,得到轻鬆自在。

若以前面所说的真理追求者為例,则其人一定要能返观自照地看出自己一直在追逐一样自以為有的东西,并坚固地执著於其中,才能逐渐离开这些执著而得到轻鬆。

世间的真理追求者是绝不会因得到了一个“真理”而喜悦满足的。

相反地,他必须要“看出”自己一直在很执著地追求,而且是彻底地看出,才能得到满足。

人若没有生命中的洞察力,真的知道了自己在做什麼,是永远安不了心的。

他得到的永远只是“刺激”,而不是生命中本有的平和与安详。

他一遍又一遍地在追,在“得到”,在“满足”;但也一遍又一遍地在“失去”,在“失望”。

人往往需要反复的自我肯定与他人的掌声。

大多数的人也一直以為这正是人生中的意义,值得追求。

人能在生命中作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当然是好的。但当一切的重点是放在“自我实现”时,就有了一个缺点:

当价值观的重点是放在一个定点式的“过程”上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得到的快乐往往不能持久。

於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实现与成就,才可维持满足。

但毕竟这一种价值观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人若没有洞察力而看出这一个诡局,往往会自苦不已。

不是怀疑自己的品质与能力,就是追著这一个时代的巨轮奔跑不已。

但毕竟这一个追逐巨轮的队伍是劳累困苦的,因為这个巨轮不肯停下来稍作休息。

而它之所以停不下来的原因,又正是因為追逐它的人“不肯”。

这就是佛法中的“轮迴”了。您觉得自己是这个劳顿队伍中的一员吗?

如果是,我请您马上修四念处,用洞察力去看出这一个心之诡局。

若看得出,将来您儘管去开公司,立事业,您终究不会是这劳苦队伍中的一员。

若看不出,还当在身、受、心、法及六根门头仔细体会,否则终究跳不出这轮迴苦海。

您就算天天读经,拜佛,若没有看到自己的“追逐心”及“自我实现心”,终究仍是以劳碌换劳碌,与佛法毫无关係。

文/网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