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贡嘎,凭什么称王?

 猎户座的文件夹 2018-06-23

跟随侠客君,解密绝美山水背后的故事


蜀山之王

西南第一峰

横断山最高峰

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


当这几个不同寻常的词组合在一起时

“贡嘎山”三个字便跃然而出

……


贡嘎山,李忠东摄


有人称贡嘎山 “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曾经、正在或必将被无数探险家、摄影家、登山者、地理学家、游客久久凝视。


成都到林芝的航班上拍到的贡嘎山,李忠东摄



贡嘎山,又称“木雅贡嘎”

主峰海拔7556米

“木雅”既是地域概念

又是族群名称


做为族群名称

它特指生活于贡嘎山地区的康巴藏族,即木雅人

做为地域概念

它又特指木雅人所生活的这个地区


贡嘎在藏语则是指“最高的雪山”

贡嘎山西控雅砻江,东临大渡河

雪峰耸峙,险水奔涌,气势雄伟

在当地人心中

她代表着某种精神和神性的“群山之王”


轿顶山拍贡嘎山,李忠东摄


兀立平畴,独秀西南


7556米的海拔高度,也许相对于青藏高原众多8000米级的极高山而言算不了什么,但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贡嘎山却独树一帜,明显秀出群峰。

它比云南省第一高峰——梅里雪山高出近800米,比四川省第二高峰——四姑娘山主峰高出1300米,它周围有6000米级卫峰45座,它比这些卫峰高出700-1200米左右。


贡嘎山西坡,李忠东摄


贡嘎山显得尤其高大,还因为是它从海拔仅几百米的四川盆地边缘拔地而起的,它与四川盆地底部之间的高差达7000米。

在这里,地形的爬升不是像台阶一样逐级完成,而是呈一条直线,山体骤然而立,在极短的距离内扶摇之上几千米,从盆地到雪山,从平原到高原,甚至都不需要低山、中山、高山的转换过渡,突兀的到达极高山,直接而迅速。


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


也许正是受到这种视觉上的“欺骗”,20世纪30年代身名显赫的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便一度认为贡嘎山将取代珠峰,成为世界第一高峰,并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布他的“新发现”。这虽然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却为贡嘎山赢得了更多关注的目光。


约瑟夫·洛克,美籍奥地利人,'纳西学之父'、探险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曾于20世纪初,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农业部、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到云南滇缅边境以及西藏考察。下图为洛克一行在加折拉山口(盘盘山垭口)上。来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30.10


约瑟夫·洛克镜头下的贡嘎山,来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30.10


贡嘎山之所以能威武霸气地横亘在青藏高原的东部,除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外,构成贡嘎山的岩石也是重要因素。

构成贡嘎山主峰的岩石为形成于2亿年前的花岗岩,这种岩石比周围的二叠系-三叠系砂岩、板岩都要坚硬致密。


青藏高原东缘山地隆起与第四纪冰川作用综合剖面


第四纪以来,当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一举到达发育冰川作用的海拔高度时,花岗岩抵抗冰川、流水剥蚀的能力就表现出来,当周围的砂岩、板岩被剥蚀之后,它尖锐而峻峭的峰体便突显了出来。


青藏高原形成示意


生长的雪山,行走的雪山




贡嘎山是地球表面最为崎岖的地方,从山脚下的大渡河河谷至贡嘎山主峰,直线距离不足30公里,地形落差竟达到6500米以上。可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而实际上,在340万年前,它们还几乎处于同一海拔高度,那时候贡嘎山的海拔还不到2000米。


第一级地貌单元与第二级地貌单元剖面图


贡嘎山是青藏高原整体隆起的一部分,受到断裂的控制,是典型的断块山地。尤其是康定-磨西断裂带对贡嘎山的隆起和山地景观的形成影响极大。至今,我们仍能在贡嘎山的东坡看到一系列被断层改造的断错水系。


贡嘎山东坡素描图


贡嘎山的四个显著特点


典型的断块山地:受中国西南特殊的“Y”型构造的支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将这一地区分割成不同的构造等级的断块。贡嘎山断块即由鲜水河断裂带、甘孜——理塘断裂带与金河——箐河断裂带所控制,最小的一级主峰断块由康定——磨西断裂(鲜水河断裂带主断裂的东南缘)与弧型日乌且——田湾河断裂所围限。


贡嘎山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大幅度的快速隆起: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在最近的340万年期间,贡嘎山地区平均隆起幅度为3900米,主峰隆起的幅度达5000米,至今仍以7.8毫米/年的速度向上生长。

不断地水平运动:科学家研究表明,贡嘎山不但往上生长,而且还在水平运动。10万年以来,其主峰断块一直在沿康定-磨西断裂水平滑动,滑动距离达2-3公里,甚至超过其向上生长的速度近3倍。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应力示意图


地震频发:贡嘎山地区是地震多发生区,在6500平方公里(贡嘎山大体处于中心)范围内,最近的267年内记录了5.2级以上的地震11次。主要强震的震中沿活动断裂分布,以康定——磨西断裂带的震级与频度最高,2次7.5级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上。


贡嘎山在川西北构造和地震分布图上的位置


自然、人文地理荟萃地


以自然地理的视角来看,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陡跌地段;

以气候分类的视角来看,贡嘎山处于东部温热温润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的分界点;

以人文地理的视角来看,贡嘎山是西部藏族、彝族聚居区与东部汉族聚居区之间的过渡带;

这些多层次,多类型的景观组合,使贡嘎山成为罕见地貌、独特景观和多彩文化的汇萃地。

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开展的选美中国评选中,贡嘎山独占最美冰川和最美雪山(贡嘎山)两项殊荣。


贡嘎山群峰拥簇,主峰海拔7556米,终年为冰雪覆盖。四周6000米以上高峰达4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此起彼伏,由它们构成了横断山脉著名的极高山区,李忠东摄

贡嘎山东西坡差异较大,东坡因更接近两大板块交接带,加之大渡河急流的下切作用,形成了岭谷高差巨大而陡峭的地貌。


在贡嘎山东坡的轿顶山远观贡嘎山,李忠东摄


西坡亦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壳抬升远胜于东坡,基面海拔高,河流下切作用较东坡弱,除部分高山峡谷外,多呈残山延绵的高原地貌,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左右。

山体垂直高差巨大以及东西坡高差各异,不仅构成了本地区明显而完整的山地自然垂直带谱,同时也造成了东西坡垂直序列的差异。


在贡嘎山西坡远观贡嘎山,卞玉鹏摄


贡嘎山高差悬殊,自然条件复杂,拥有完整的自然垂直带谱,典型的高山自然景观和呈现出过渡性、混合性、复杂性的自然地理现象。

东坡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全年多云雾,日照少、雨量丰沛、湿度大、风小且多为东南风。西坡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天气晴朗,日照充足,云雾少,雨量与湿度均较东坡少而干燥。


贡嘎山东坡垂直自然带谱


悠久的地质历史、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多种植物的分化、繁衍、集聚,也为不少古老、珍稀植物的保存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泛北极植物区系与亚热带植物区系占据着不同地域和海拔高度,并彼此交汇渗透,使该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

贡嘎山属横断山脉著名的极高山区,拥有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山地自然垂直带谱,生物区系和生物地理成分复杂,古老、特有、珍稀物种丰富,属国家保护的动物30余种,植物20余种,各种资源植物及花卉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李忠东摄


冰川,不只是海螺沟



贡嘎山是我国横断山区海洋型冰川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具备形成现代冰川的诸多有利条件。高大的山体为发育冰川提供了足够的海拔高度,断块山体特征、大体走向一致的山脉与之间幽深的山谷为冰川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为冰川来了丰富的补给源。


贡嘎山冰川分布图

据统计,贡嘎山区共有现代冰川74条,总面积256.02平方公里,冰川储量达0.24亿立方米。在众多冰川中,长度超过3公里、规模较大的有东麓的燕子沟冰川、海螺沟冰川、磨子沟冰川、南口关沟冰川;西麓的大小贡巴冰川;北麓的日乌切2号冰川;南麓的巴王沟冰川等,均属于树枝状复式山谷冰川。


贡嘎山地区主要冰川的基本参数


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数十条冰川中规模最大、形态最美的一条。地处贡嘎山雪峰的东坡,以低纬度、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最低点海拔2850米,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6公里,冰川与森林相映成趣,形成“绿海银川”的奇景。


海螺沟1号冰川景观图.据陈富斌,1993(1.粒雪盆盆底; 2.雪崩槽; 3.冰川断壁; 4.冰裂缝;5.冰雪角砾岩; 6.冰川弧拱; 7.冰洞; 8.冰塔林; 9.冰川磨光面)


海螺沟冰川从上到下分为三级阶梯,最上部是粒雪盆,即冰斗,是冰川的补给区,海拔在4800米以上。

第二级是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是我国最大的冰川瀑布。站在大冰瀑布之下的观景平台,傲立于苍穹的雪山、蜿蜒于丛林的冰川、高悬于崖壁的冰瀑,海螺沟的雄奇壮美一览无遗。若遇冰崩、雪崩发生,巨大的冰体从高空坠落,雪雾弥空,响声如雷,更是在美景之上,又平添了刺激。


海螺沟大冰瀑布


最下一级是冰川舌,在海拔3700米以下,舌长5.7公里,0.4-0.7公里。冰体厚度100—130米。一般而言,冰川都是白色的,但海螺沟冰川却表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大量黑色的石块、泥砂夹裹在其中,从而致使冰川表面呈黑色。


海螺沟冰川由夹裹大量的黑色表碛物,冰川表面呈黑色



冰与火之歌


贡嘎山位于多条断裂的交汇处,环贡嘎山多有温泉出露,仅海螺沟一带的温泉就有热水沟温泉、杉树坪温泉、窑坪温泉、湾东温泉和磨西温泉等。其中已经开发的有一号营地的热水沟温泉和二号营地的杉树坪温泉。


二号营地冰川温泉 


热水沟温泉出露海拔2580米,出露地层为晚贡嘎冰期冰碛层,温泉发育于热水沟断裂带上,出露处形成巨大的泉华台地,温泉自泉华台层层逸流,颇为壮观。温泉位于雪山之下,密林深处,环境极为清幽。春夏,这里雾绕青峰,各色杜鹃绽放于瑶池;秋天,万山红遍,尽林尽染,红叶飘零在池水;最妙是冬天,新雪初铺,四周银装素裹,雪野茫茫,瑶池中云蒸霞蔚,热气飘渺,冰与火、冷与热带给人视觉和感觉上双重刺激,成为海螺沟不凡的体验。


贡嘎神汤温泉

 

珠峰易登,贡嘎难攀



2017年10月7日下午15时,一支捷克登山队成功登顶贡嘎山7556米的主峰。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除2002年法国Antoine和Laurent沿西坡西北脊传统线路登顶之外,15年来首次有人成功登顶贡嘎山。


捷克攀登队在攀登过程中


“花钱可以上珠峰,但上不了贡嘎”,这是盛传于登山界的一句名言。有关贡嘎山最早的记录,是1877年英国上尉威廉·吉尔(William John Gill)在行经时写下的,他在《金沙江(the River of Golden Sand)》个人纪行的第二卷中提到了这座山的大致目击位置,还画了一份简略的草图。


西人目击贡嘎山所绘的草图之一。来源:A.Heim, Minya Gongkar,p15



1930年,一支中山大学组织的中外联合考察队在阿诺德·海姆(Arnold Heim)带领导下,开始了对这一区域的地质学考察。这支队伍的目的是“研究打箭炉南北世人罕知之大山之地形及地质”。


海姆手绘贡嘎山素描,来源:Arnold Heim, The Glaciation and Solifluction of Minya Gongkar,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87 No.5 (May, 1936)



考察队从东西坡全面地接近和考察了贡嘎山的各侧山体,由于考察队由地质地貌学者组成的,因此有机会为若干座新测量确认的独立山峰进行命名,如著名的孙中山峰(Mount Sunyatsen,即今中山峰,Mt. Zhong Shan,6886米),以纪念国父孙中山;戴山(Mount Tai),纪念时任中大校长戴季陶;朱山(Mt. Chu),纪念当时的副校长朱家骅;爱德嘉峰(Mount Edgar),以纪念驻扎康定三十年、一生关注贡嘎山的新西兰牧师詹姆斯·休斯顿·爱德嘉(James Huston Edgar)等等。

并出版了西方第一部专门介绍贡嘎山的书籍:《木雅贡噶(Minya Gongkar)》


海姆所测绘的贡嘎山冰川。来源:Arnold Heim, The Glaciation and Solifluction of Minya Gongkar,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87 No.5 (May, 1936)

中山大学考察队一行,地质组合影,海姆、李承三、徐瑞麟、古力齐等。来源:A.Heim, Minya Gongkar


洛克、海姆等人考察成果为贡嘎山攀登奠定了基础。但一百多年来,贡嘎山一直保持着登顶之难,杀伤率之大的“恶名”。在长期冰川作用下,主峰发育为锥状大角峰,周围绕以60°~70°的峭壁,让人难以征服,又欲罢不能,其登顶难度甚至远远大于珠峰。


贡嘎金山之光,卞玉鹏摄


贡嘎山首次被人类征服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2年,美国人Terris Moore与Richard Burdsall受約瑟夫.洛克的“诱惑”来到这里,最终在1932年10月28日从西北山脊路线(也就是现在的传统路线)成功首登成功。

波德塞尔一行从北西山脊向木雅贡嘎主峰推进。来源:国家地理杂志1943.5


但在此之后,试图登顶者前后相继,但真正成功的却不多。

有人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24人成功登顶,却竟有37人在攀登中和登顶后遇难,登山死亡率远远超过珠峰的14%和K2峰的30%,仅次于梅里雪山。

从1981年至1994年间,共有四支日本登山队来挑战贡嘎山,来了29名队员,却只有10个人走了出去,其他19位登山者长眠在这座雪山。


贡嘎山首登路线,共设五个营地:大本营(约4206米)-C1(约5181米)-C2(约5791米)-C3(约6096米)-C4(约6553米)-顶峰。图片来源:alumni.hbs.edu上刊载的《A summit higher than everest》,作者:April White


 

1932年,美国人Terris Moore与Richard Burdsall首次登顶贡嘎山。

1957年6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中国登山队前身)六名队员攀登贡嘎山成功,但有四名队员遇难。

1982年,日本队松田宏也在距贡嘎山顶峰50米处遭遇雪崩,但在坚持19天后成功得救而奇迹生还。

1982年,美国队D. Coffield与D. Kelley登顶该峰。

1983年,瑞士队三人登顶,但一人在下撤中因雪崩遇难。

1984年,德国人Heinz Zembsch,Gerhard Schmatz,Hans Engl成功登顶。

1998年,韩国队沿危险的东北山脊第一次登顶贡嘎山,但有一人牺牲,之前几次登顶均是通过西北山脊完成。

1999年,日本人登顶成功,这是人们第一次沿东坡过北山脊翻越西北山脊攀登贡嘎山成功,同时也是第一次春季攀登贡嘎山成功。

2002年,法国Antoine和Laurent沿西坡西北脊传统线路登顶。

2017年,捷克人登顶成功。

2018年,中国登山队计划再次挑战贡嘎之巅……

悲壮的登顶史




为何难登


贡嘎山因巨大的攀登难度和极高的登顶死亡率

被登山家称为“山难大全”读本

 7000米级的贡嘎山

为什么攀登难度远远大于许多8000米级的极高山呢? 



难题一:特殊的地形和独特的峰体形态


在冰川长期的刨蚀作用下,贡嘎山的主峰为锥状大角峰,峰体尖锐而陡峭,它的四周更是绝环绕壁,攀登难度极大。它的西南壁坡度几乎达到70度,还有大量的悬冰层,几乎没有人能从走这边通过。而东北山脊曾被日本和韩国登山队员挑战成功,但却付出了队员生命的惨痛代价,这条危险的山脊路线曾夺取了4次攀登中的14个日本人的生命。


锥状大角峰,峰体尖锐而陡峭,它的四周更是绝环绕壁,攀登难度极大,李忠东摄


相对而言,西北山脊是一条相对容易的登顶路线,但仅仅是相对容易。这条线在翻上山脊之后,横风特别大,春秋季暴雪加大风气温可能骤降到-40℃。在这里,滑坠遇险的登山队员最多。


试图登顶者在海拔4900米的地方遇到一个巨大的冰川横切面。


难题二:复杂多变的天气


贡嘎山是我国最东端的7000米级高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高耸于对流层中的巨大山岭对气流的阻挡,影响并改变了环流形势,导致了贡嘎地区气象条件多变且恶劣,尤其是东坡,降水极其丰沛,而且常常云雾飘渺。查阅历次山难,几乎都是与恶劣天气有关的各种事故。


试图登顶者在海拔6700米处遭遇狂风暴雪,艰难攀行。


借山看山,贡嘎山的观景方式



贡嘎山是最难见其尊容的雪山


在贡嘎山的周边,环峙着一系列6000米级、5000米级的高山,之下便是深邃而幽长的深切峡谷,古今的各种交通孔道大多沿这些峡谷展布,在峡谷中几乎无处可览贡嘎山全貌,纵有机会登上高地,也常因贡嘎山地区较频繁的雨雾天气,而无法一睹“蜀山之王”风采。 

看山要看极高山,但如何才能突破地形的屏障,越过大山的阻档,腾挪辗转,穷尽山水,体会到贡嘎山峰回路转,群山如丘,长峡如线的雄阔与壮美呢? 


六巴拍贡嘎,何军摄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聪明的四川人想到了一种全新的看山方式:借一座山的高度,去看另一座山!

以贡嘎山为中心,寻找最佳观景平台,一时间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户外探险者乐之不疲的快事。


黑石山观贡嘎山,李忠东摄


一个观景平台一旦被发现,立即成为热点,无数游客趋之若鹜,蜂拥而上。围绕贡嘎山,这样的观景平台多得数不胜数。如子梅垭口、雅哈垭口、四人同、光头山、王岗坪、牛背山、黑石城、达瓦更扎等等。


轿顶山远眺贡嘎山,李忠东摄


这些观景平台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500-4000米之前,既达到一定高度,又在雪线之下。登上山顶,视野空阔,或雾涌群峰,或日跃云海。尤其是在朝辉晚霞时分,日照群峰,夕落金山的奇绝,其美非亲历所见难以想象,虽亲历所见亦难以言表。


轿顶山拍贡嘎山,李忠东摄

塔公草原拍贡嘎山,李忠东摄


轿顶山拍贡嘎山的卫峰,李忠东摄


贡嘎山西坡拍贡嘎山倒影,卞玉鹏摄

牛背山,等待日出的摄影爱好者,卞玉鹏摄


END-

撰文/李忠东  编辑/木欣  

摄影/李忠东 刘乾坤  卞玉鹏 等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侠客地理(微信ID:xiakedili)

寻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观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