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曾写道:“一个修养深厚的音乐家,应该能研究拉斐尔的《圣母像》,也能听懂莫扎特的交响曲,画家可以把诗歌变成画面,音乐家可以让一幅画配上音乐。”19世纪是一个文学时代,标题音乐大行其道。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音乐家都热爱文学,舒曼自然也不例外,他对文学和写作的热情,足以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德国萨克逊州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中产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书商,舒曼对父亲一生都怀有深沉的爱和尊敬。 ▼ 舒曼出生的房子 学生时代的舒曼,总是在写字台前方悬挂父亲的画像,后来又挂上了拿破仑、贝多芬、让·保罗、等的画像。他常常自问:“如果不曾读到让·保罗,我将会身处何方。他简直让我心醉神迷。”舒曼对读书和写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音乐十分强调情感表达。 舒曼10岁进入茨维考学校,开始学习钢琴,师从昆奇(茨维考最有名的钢琴老师)。舒曼是学校的活跃分子,到他14岁时,昆奇觉得自己无法再教他什么。但舒曼却从未忘却昆奇的帮助,他说:“你是唯一一个看到我的音乐天分,并且指引我走上音乐道路的人。” 钢琴家波格莱里奇说:“舒曼仍是最具神秘气质的作曲家。所以我觉得,只有持纯净心灵的乐迷才有资格去买一张舒曼音乐会的票。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欧洲人认为,舒曼的音乐直抵人类的灵魂深处,就像那些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东方诗人的诗作一样。” 舒曼具有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他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舒曼的传记里,克拉拉始终是灵魂人物,他的缪斯,他的主宰,即使结婚十年爱情褪色的时候亦如此。《幻想曲》里峰回路转地援引贝多芬的“遥远的爱人”,让克拉拉雀跃不已;《大卫同盟舞曲》里也有舒曼对婚姻的深情联想,他说“来日我再向你细述”;《克莱斯勒偶记》里有舒曼狂热的爱,“描述你我的人生,还有你对事物的看法”。 克拉拉绝对是音乐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名杰出的女性,她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记录在册的女音乐家,也是19世纪闻名欧洲的天才钢琴家。她是舒曼众多作品的首演者与推广者,除此之外她也是肖邦、勃拉姆斯等人作品的首演者与推广者,例如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就是由克拉拉·舒曼首演的。 此外,她的肖像同众多政治家、科学家齐名,被印在德国纸钞上,足见她在各路名家中的分量。 ▼ 1.100马克: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 克拉拉11岁时,舒曼与她初次相遇,当时的克拉拉已是闻名欧洲的天才钢琴少女。随着克拉拉的长大,舒曼对她的感情也在慢慢发生改变。起初,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当舒曼向克拉拉的父亲维克表达了他对克拉拉的爱意时,却遭到严词拒绝。 为了禁止这段恋情,老维克百般阻挠,他带着女儿离开莱比锡,禁止他们通信,禁止克拉拉演奏舒曼的作品,音乐界的好友李斯特、肖邦等纷纷表示对老维克的不满。此时的舒曼因见不到克拉拉而痛苦万分,为了缓解对爱人的思念,舒曼创作了《童年情景》,将对克拉拉儿时的记忆全部注入了一部作品中。最终,为了爱情,克拉拉与舒曼一起将老维克告上了法庭,这一音乐界的丑闻才以爱情的胜利而告终。 婚后十年,他还是不断献诗献曲,而克拉拉也依然像恋爱中的少女,在日记里写:“这是才华横溢的舒曼”,各种花式秀恩爱。 然而好景不长,舒曼有家族精神病史,在婚前就出现过躁郁周期发作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舒曼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他时常出现幻觉,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甚至连妻子也认不出了。克拉拉不但要照顾丈夫、孩子,还要巡回演奏维持家计。一个严寒的冬日,舒曼跳进冰冷的莱茵河里企图自杀,幸而被救并送进了精神病院,但他始终未得到完全的恢复。1856年7月29日,舒曼在爱妻克拉拉的怀中安然逝去,终年46岁。 舒曼的音乐生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834年之前。舒曼很早就显露出即兴创作的才华,后来他一直因此而闻名,很多早期作品都是从即兴演奏而来的。他的朋友回忆说:“他会用各种钢琴意象来表现朋友们的个性。”青年时期,舒曼创作激情旺盛,不是写音乐,就是写诗。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在1827年到1828年之间创作的一组歌曲。其中有三首的歌词出自舒曼本人,其余歌词则是拜伦、歌德等人的诗歌。 舒曼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1、采用短小的乐句,像诗句一般。2、喜欢神秘感、含义晦涩,比如神秘的作品第一号《阿贝格变奏曲》,以及《蝴蝶》隐含的深意。3、喜欢在新作品里引用旧作中的乐思,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狂欢节》中引用了《蝴蝶》中的一个主题。4、时常将诡异的幽默感和深沉的情感并置一处,给人以突兀之感,戏剧性十足。 1834年到1839年,舒曼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大量钢琴作品,一直都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乐思丰富,富有张力。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他把钢琴当做日记本,把生活写进音乐作品中。他的作品即是他的生活写照,他书写对克拉拉的爱情,婚前的艰难险阻、绝望和沮丧、以及对未来的愿景等等。舒曼曾在他给克拉拉的信中写道:“世间一切都对我产生某种影响,政治、文学、人,我完全用自己的方法思考这些问题,我的感觉都在音乐里表达出来。” 舒曼的作品中涌动着富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而在诗歌的影响下,他的作品往往由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音乐表现出热情而又内敛的气质。他善于在钢琴的中音区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像“朗诵诗”一般耐人寻味。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要属《童年情景》钢琴套曲了。这部套曲的每首乐曲独立成章,有各自的小标题,但又都是由一个完整的音乐构思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虽然技巧浅易,却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浪漫的抒情性。以成年人的视角回忆童年情景进行创作,笔触精美,音乐形象灵气逼人,并且幽默十足。 1840年到1844年,1839年4月14日,舒曼对多恩说:“我经常恨不得砸烂我的钢琴,钢琴越来越不能表达我的想法。”在过去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一直专注钢琴创作,但他越来越不满足。他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写道:“拘泥于某一些曲式和情境的人,最后都不免沦为教条主义和庸俗主义。对艺术家来讲,最有害的莫过于持续在一个自己驾轻就熟的曲式上写作。” 1840年,舒曼感到自己快成为自己口中的“教条主义和庸俗主义”,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已经没有太多鲜活的乐思。他重回艺术歌曲领域,并大获成功。然而舒曼还有更远大的抱负,他要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作品中取得更大的声望,他开始不断批评那些拘泥于某个领域的作曲家,比如肖邦、贝内特等。 舒曼大概在1841年初开始创作“春天”交响曲,很快就创作完成了,但舒曼在乐队作品创作上缺乏经验,这方面也是他最大的困难。舒曼去世后,许多人也批评他缺乏乐队作曲技巧,普遍认为他的交响曲缺乏乐队色彩。马勒甚至重新为舒曼的交响曲配器。 从1842年7月起,舒曼创作了作品44号的钢琴五重奏、作品47号的钢琴四重奏、作品88号的钢琴三重奏,以及作品46号的“行板与变奏”。舒曼在室内乐方面的探索,也逐渐带来了整体音乐风格的转变。舒曼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大胆革新,作品风格变得略带神秘、捉摸不定。 1845年到1854年,舒曼深受精神病发作之苦,他惧怕疾病,却不肯配合治疗。随着病情的日渐恶化,他的耳鸣也越来越严重。1845年,克拉拉首演了舒曼的《A 小调钢琴协奏曲》,此曲是浪漫少年的缩影,犹如春天般绚烂。 1853年9月,20岁的勃拉姆斯来到舒曼家中拜访。舒曼的女儿玛丽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门铃响了,我冲去开门。一位非常年轻的绅士,俊朗如日,长发飘逸地伫立在我眼前 …… 这位年轻人坐在琴前,才弹了几个小节就被我父亲打断,我父母深为他着迷、感动,不停谈论早上来拜访的那位天才 —— 勃拉姆斯。” 1954年,舒曼在企图自杀获救后,被送进私人精神病医院。自此,勃拉姆斯默默地照顾着克拉拉与孩子们的起居。 舒曼在创作生涯的最后八年里,一共写出93部作品,接近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包括交响曲,钢琴三重奏,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所作的协奏曲,还有众多歌曲,以及钢琴小品等等。 阿贝格主题变奏曲 Variations sur le nom 'Abegg', Op. 1 蝴蝶 Papillons, Op. 2 即兴曲 Impromptus, Op. 5 大卫同盟舞曲 Davidsbündlert?nze, Op. 6 狂欢节 Carnaval, Op. 9 升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Klaviersonate fis-Moll, Op. 11 童年情景 Kinderszenen, Op. 15 幻想曲集 Fantasiestücke, Op. 12 克莱斯勒偶记 Kreisleriana, Op. 16 幽默曲集 Humoreske, Op. 20 森林景象 Waldszenen, Op. 82 为踏板钢琴而作的练习曲 Etüden für den Pedalflügel, Op. 56 A小调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54 柔板与快板(大提琴与钢琴) Adagio and Allegro in A flat, Op.70 幻想小曲(大提琴与钢琴) Fantasiestücke, Op.73 民间曲调(大提琴与钢琴) 5 Stücke im Volkston, Op.102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29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Concerto in D Minor for violin & orchestra 桃金娘 Myrthen Op.25 歌曲集(作品39) Liederkreis Op.39 诗人之恋 Dichterliebe Op.48 歌曲集(作品24) Liederkreis Op.24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Symphony No. 1 in B-Flat, Op. 38 - 'Spring' C大调第二交响曲 Symphony No. 2 in C, Op. 61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 Symphony No. 3 in E-Flat, Op. 97 - 'Rhenish' D小调第四交响曲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更多有趣音乐历史知识 尽在《古典音乐大百科》 立即扫码下方二维码下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