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昵称VChmUhmv 2018-06-23

现代“通缉令”是由公安部门发布的通缉在逃人员的命令。其实在我国历代,“通缉令”也被官府广泛使用。

如最早的“通缉令”当数春秋末期伍子胥的画像。《国语·楚语》和《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伍子胥及其亲属被裹入这场政治斗争,后亲属尽被杀害,伍子胥逃到了吴国。楚平王为了追杀伍子胥,命人制作了他的画像,张贴到全国各地,并悬赏捉拿。这张伍子胥的画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通缉。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根本不像,为何还是能抓到罪犯?古代的通缉,由于常住人口长期固定,揭发者面对的是一个可以轻松遍历的有限集,此时所需要的特征量并不大。「黑面金印,额头有疤,无须」就足够定位到人。之所以会选择画像,主要是为了在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尽可能说明罪犯特征,而不是追求形象上的惟妙惟肖。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历史上还有哪些特别的通缉令?

玄奘曾被唐朝政府通缉。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玄奘和尚与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唐朝有一项规定,禁止国民出关。由牛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大唐西域记》和《玄奘传记》中记载,玄奘为了求得真经,发扬佛法,私自西行印度,因为违背了朝廷禁令,沿路关卡到处都有追捕他的“通缉令”。最后,他不得不用绝食的方法说服高昌王(高昌国是唐代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允许他继续西行。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岳飞被十二面金字牌通缉。绍兴九年( 1139 年),宋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由此引发了高宗对岳飞的怀疑。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宋高宗发出金字牌命岳飞回朝,遭到岳飞拒绝。为了使百姓知道岳飞“图谋不轨”,并进一步给岳飞施加压力,高宗又连续十一次发出金字牌,并沿途散布关于岳飞“谋反”的信息。这也可说是宋朝独一无二的通缉方式,最后,在绍兴十二年( 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毒死于临安风波亭。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朱元璋遭遇元朝“海捕”。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反对朝廷后就曾受到元朝政府通缉,所采用的方式是“画影图形”。元朝统治区域内几乎每个村落,都张贴着画有朱元璋头型和简单“犯罪”事实的“通缉令”。朱元璋无可藏身,最后被迫继续流落在皇觉寺为僧。而且,元朝政府采用了极端的通缉方式,他们制作了以朱元璋为首的“叛逆者”画像,只要见到类似于画像上的人,人人可得而诛之。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根本不像,只是为让不识字的百姓记住罪犯的特征

清朝“文字狱”尽用通缉方式。在整个清朝160余起文字狱案中,乾隆时期就有130余起。乾隆皇帝彻查禁书的方式,是将地方官员举报上来的禁书作者,或刊载于报刊颁行天下,“以为通缉所用”,或令地方官员制作“通缉目录”,到处张贴,大肆进行搜捕,“诸多文人战栗不可度日”。《红楼梦》被作为禁书后,因作者曹雪芹已经亡故,清朝政府就将凡是刊印、手撰、收藏该书的所有人都作为了通缉对象,由刑部制作“檄文”,就像对待战犯一样全国缉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