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声少年时负笈燕京,1918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正是在这所学校,他与中华武术结缘。在小农经济时代,交通的闭塞使物流人流受到极大限制,安全也受到威胁,这使中华武术的传承有了充分理由,镖局于是应运而生。但随着铁路的兴起,众多镖局解散、武林高手下岗失业,很多便流落到大学去了。北京永胜镖局总镖头赵鑫洲就是当时“北农”的武术教师,万籁声跟随他苦学了3年少林功夫。 以后,万又拜自然门大师杜心五为师,得到其自然门内功秘传之后,又先后拜刘白川、王显斋、王荣标等名师,均得到了他们的真传。在读书和留校任教的8年中,除了上课,万籁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习武练功上,他除了擅长外家的少林门和自然门内功外,对形意、八卦、太极、猴拳、劈卦、罗汉、南拳及枪器械、暗器等主要功法也无不涉猎。1928年初,年仅25岁的万籁声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武术专著《武术汇宗》,从此“文人不武、武人不文”的传统被打破,万氏声名鹊起。 万籁声文武结合,以文载武,以武扬文,所以在1928年,他写了十几万字的《武术汇宗》,并从此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籁声,同时引起了武术界的注目。同年,南京举行武术国考,万籁声代表北京队前往参赛,临走前,师父杜心五赠送他一把随身几十年的短剑,并告诫他,此一去,我们师徒可能再也不能相见了,但见到此剑,就像见到我一样。果然后来如师父说的一样,因武术比赛,万一举成名,由于事情羁绊,最后没能再见到师父,但他一直把那把短剑带在身边。 1945年抗战胜利,万籁声到了福州,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因此,自然门在福州得以广为流传,并流播海外。当时许多老外慕名求学,万老伸出一个指头:“我的功夫,一个动作100美元。”他说,中华武术是不轻易外传的。在采访中,福建师大体育系退休教授、中国武术八段胡金焕教授告诉记者,自然门“在海外有相当影响”。 其先后授徒达3000多名,其中不乏众多全国冠军和武林高手,真不愧为南北大侠杜心五的掌门大弟子。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