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继《人民的名义》之后,又有一部历史剧引起了大家的追捧,没错就是《军师联盟》。《军师联盟》取自三国题材,但是同时又区别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把三国中的人物和事件重新组合,这样做虽然会招致一众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的批评,但是观众们却大呼过瘾,而且在世子之争的剧情中加入悬疑推理元素,也真是烧脑。咱们今天就聊聊曹魏的世子之位。 世子之位说白了就是一把椅子,但在曹操一统北方后,曹魏世子的椅子代表着北方甚至将来一统天下的权利。所以曹操的儿子们围绕着这世子之位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那么在曹昂不幸战死沙场后,为何曹丕能笑到了最后? 枭雄曹操也有怕的 自黄巾之乱和董卓之祸后汉室衰微,曹操听从荀彧和郭嘉等谋臣的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对内平袁绍、扫袁术、灭吕布、败马超、收荆州;对外乌桓、鲜卑、南匈奴皆向曹魏俯首称臣。 除了赤壁一战让孙刘二人钻了空子,曹操在战场上还真没有怕的,但是世子之位的人选一直是曹操的心病。曹丕的代表“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礼法,如果曹操一意孤行的选择“废长立幼”,远的不说现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一个袁绍一个刘表。这俩大兄弟废长立幼,结果河北四州和荆州全让曹操顺手收了。两个手下败将大公无私的现身说法告诉了曹操废长立幼,不仅有碍礼法同时也是取乱之道,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一人之下更要夹起尾巴做人 “万人之上”的日子看似位高权重、逍遥无比,但别忘了如果一个到了这个地步任然是“一人之下”。曹操确实喜欢曹植的才气、曹冲的聪明、曹彰的勇猛,但是“黄须儿”曹彰只知打仗不好读书,作为一个君王来说是不可取的,所以曹彰很自然的被Pass掉了。 “称大象”的曹冲天资聪颖简直是三国第一神童,但或许是天妒之亦或许人妒之,曹冲的早夭注定了和世子之位无缘。曹植的作品确实是文采斐然,可以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形容曹植,但也正因为曹植的才气导致了他持才傲物。 曹植不仅喜欢结交名士,还无酒不成宴席,常常一高兴就喝大了,喝大了不要紧关键是还不改,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注定难当大任。 最后曹植和杨修二人喝大了擅闯司马门,擅闯司马门不是一个小事,司马门只有天子和魏王能走,所以曹植和杨修实为“僭越”之举,藐视天子、魏王和礼法触犯大忌,曹植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命运。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曹丕的话,我想“潜龙”这俩字再合适不过了。曹丕在老爹曹操面前始终保持“不违臣礼,不背子道”,做事“不争输赢,只争对错”。每当曹操考验一众儿子时,轮到曹丕发表意见时,曹丕不会轻易表态,基本策略就是老爹说的对,弟弟们都挺不错。 曹操不是傻子,他知道曹丕在自己的面前是半真半假,但是成大事者当“忍人所不能忍,容世之不能容”。曹操知道曹丕做到了,曹丕或许不如自己的成就高,但凭这坚忍的心性就证明曹丕可以继承自己的意志。 左右逢源润物无声 《军师联盟》中荀彧和曹植的岳父崔琰为了保住曹丕,一个服毒自尽一个舍生取义。当然这是剧情需要,但是却也体现出了支持曹丕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实干型大臣。成为世子前曹丕的手段是不主动刻意拉拢大臣,相反才采用以柔克刚,潜移默化的去拉拢。 曹丕知道自己父亲在世期间很难称帝,于是常在公众场合说忠于汉室的话,虽然都知道这些话都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虫已死那便不用救了,既然不僵那便怀器于身待时而动,动手之前就做个顺水人情说几句好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曹丕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拉拢了汉朝遗老和曹魏重臣真是太高明了。 电视剧中里的曹操对司马懿说:天下属我大魏的兵马最为强盛,但是也输我大魏的政治最为混乱。证明了曹操十分清楚曹魏政权在歌舞升平下隐藏着无数的暗流,曹操再怎么精明也无法及时解决快速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汉朝天子和遗老、其他势力降服的大臣、儿子们的权力斗争、各方大臣的站队问题、外族的贼心不死等等。潜龙在渊,腾必九天,曹操把曹魏政权压在了曹丕的身上,在曹操死后曹丕也确实没让曹操失望。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每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