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允许孩子哭,才是对他最大的伤害!

 wzchen666 2018-06-23

1

“别哭了,人家都笑话你了!”



孩子打预防针,排在前面的一个小女孩,明明害怕,却强忍不哭。她妈妈及医生护士齐夸赞:“宝贝好勇敢,打针都不哭!”

再看看鬼哭狼嚎,需各种哄骗安慰的自家小孩,你是不是特别羡慕?排在后面的一个妈妈就教育正哭闹不已的儿子:

“你看看,小妹妹多勇敢,她都不哭,你有什么好哭的,快,别哭了,人家都笑话你了……”


不管是小姑娘的隐忍克制,还是小男孩的被否定禁止,哭泣都是不被允许、不被肯定的情绪表现。

因为,哭,在家长眼里,是羞耻的存在。

德国教育专家麦克指出,我们不喜欢看到孩子难过哭泣,不仅是哭泣让我们觉得麻烦,而且也怀疑自己的价值。


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更会给家长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所以心疼担心也好,焦虑烦躁也罢,为了尽快制止孩子哭,家长要么采用呵斥、恐吓、打骂的方式粗暴制止;要么采用安慰、哄劝、妥协来温柔化解。

然而家长却不知道,不允许孩子哭,才是对他最大的伤害!

2

“有什么好哭的,一点都不男子汉!”



有个叫乐乐的男孩,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推打同学。


有一次,乐乐在和一个男孩子在冲突中,一个破了头皮,一个擦伤了手臂。


那个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乐乐一脸平静,并鄙夷的嫌弃:“哭哭哭,就知道哭,有什么好哭的,一点都不男子汉,不许哭!再哭,就打你……”

原来乐乐父母一直教育他:男孩子要勇敢坚强,不能动不动就哭。


可是,孩子来到世界,第一学会的就是哭。饿了哭、不舒服哭、没有安全感还是哭。


我们通过哭了解孩子的各种需求。对于婴幼儿的哭泣,我们觉得理所应当,会接纳包容。孩子长大点,哭泣,就成了懦弱、羞耻、无理的表现,开始被否定、禁止。


然而事实上,对于很多儿童来说,哭泣仍然作为交流手段而保留。哭泣经常被儿童用来表达疼痛、愤怒、恐惧、受挫、悲伤等各种不良情绪。

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唯一方式。


我们不允许孩子哭,孩子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像乐乐一样出现咬人、打人等攻击性行为。

3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不准哭!再哭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曾经看到一个母亲为了表示这句话的真实性,说完,就转身离开,把哭个不停的孩子扔在了马路边上。

那个孩子惊恐地一边哭一边去追,这场闹剧最终以孩子不哭,母子牵手离开结束。

可是,母亲决绝离开所带来的不安与恐惧,可能就此在孩子的心里发了芽。


“我不能哭,不然妈妈就不要我了……”这种想法可能会像紧箍咒一样控制着孩子的情绪,使得孩子哪怕有再多的悲伤,再多的愤怒,也只能压抑自己,忍气憋在心里。

心理失调将会导致很多身体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曾经有个网友,说她努力训练孩子不哭后,孩子越来越怕生,越来越害羞,经常生病,胃口不好,特别瘦小。


看遍医生后才找到答案,一个老中医说孩子腹部有一个很大的结节,应该是平时的郁气堆积所至。开的药方就是“让孩子多哭一哭”。网友悔不当初,才认识到不让孩子哭,有多大的伤害。

4

“我再也学不会大声哭了……”



我母亲是个严厉的人。


有一次,我数学没考好,母亲看到成绩后就开始批评。没考好的伤心,粗心失分的沮丧,加上母亲的批评,我委屈地哭了起来。

母亲却一下子火更大了:

“哭、哭、哭,考这么点成绩,还有脸哭,哭什么哭,不许哭!!!”

我觉得更委屈,哭得更大声了,妈妈恼羞成怒,开始边骂边打,越打我越哭,最后实在痛怕了,我才大叫“我不哭了!别打了!别打了……”

但是我根本停不下来,只能抖着肩膀继续抽泣,妈妈没有再打,但是那虎视眈眈的眼神,依然让我胆战心惊。



我很想知道,我伤心了,委屈了,疼痛了,为什么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只是没人给我解答,所以那些不能嚎啕大哭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被窝里偷偷哭泣。

长大后,我虽然可以大声哭了,却再也学不会了!

妈妈一直觉得她的教育很成功,觉得我坚强优秀。然而事实上我内向自卑,敏感多疑。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更可怕的是,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从小被告诫哭泣无用,变得不会哭,不敢哭。


最终无处释放的悲伤、愤怒以及恐惧, 压抑着她,让她一夜一夜的失眠,最终得了抑郁症。

5

“哭吧,没关系,爸妈爱你!”



爱孩子,就还孩子哭的权利,别去伤害他。在孩子哭时,家长们可以这么做:

01

接纳孩子情绪

如果在公众场合,我们先将孩子抱离人多的地方。因为人多的地方外界刺激多,你和孩子的坏情绪都容易被放大。


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让他先痛快的哭。请牢记,哭是孩子应有的权利,哭是正常的情绪发泄。你无需难受,也不必对别人的目光尴尬。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拥抱、轻抚等身体接触,来缓解他的情绪。等孩子有所平复后,我们可以用“你是不是……”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比如“你是不是觉得妈妈没给你买玩具,很生气/委屈/伤心啊?”


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了,才不会产生对抗,这时沟通才变得可能。

02

搞清哭泣原因

法国教育学家帕梅拉·德鲁克曼说:即使孩子有不对的地方,父母也有责任倾听并且领会他们的动机。


孩子哭,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也可能是有害怕、恐惧等不良的情绪体验,又或是以哭为手段想达到某目的。


所以我们要用温柔的目光、期待的语言、认真地倾听等鼓励孩子与我们交流。


有个从不要求父母买零食的孩子,有一天哭着闹着要买棉花糖,父母劝解安慰都无效。后来父母才知道,他买棉花糖是为了给他手里的橡皮人“孙悟空”配“筋斗云”。这么可爱的原因父母怎能想的到呢?


所以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03

协助解决问题

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予以适当的协助。


正面管教理论强调:父母的命令会招致抗拒,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从对抗转向合作。


过程中,孩子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也会得到发展。


如买新玩具一事上,通过“怎样解决”“能做什么”等启发式提问,我女儿就主动提出做家务换积分,以学习成绩求奖励,拿自己的玩具与朋友交换玩等诸多方案。



在孩子哭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因哭闹就得到满足,又让孩子感受到我委屈了、难受了,可以哭,没关系,爸妈仍然爱着我,关心我,不会弃我而去。


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作者:遇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高级教师,二孩妈妈,专注儿童心理教育研究,乐于分享育儿心得,愿你我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