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存就是胜利,开聊英国现有的老瓷器品牌们

 美满和乐 2018-06-23

天终于到来了….”这些天,大晴天的日子居然多到我数都数不过来,幸福啊。可是,但是,我这两天照镜子却明显感觉自己一下子肤色变黑了….本来就不白,也就是个大黄皮,现在显现的是正儿八经的褐色调子。啊呀,我今年还没有去渡过假,没有在蓝蓝的海水里漂个泳,在金黄的沙滩上挖个坑,带个墨镜在sunbed上呆呆凝望着蓝天思考人生,怎么能就一下子变黑了?…有些亏本的感觉了…. 哎,你说一个中年妇女不抱怨点啥,是不是有悖常理?


罢了啦,做正能量的事就是得把自己投身于工作之中,我的Job就是踏踏实实在这里继续为大家整理介绍英国古董小知识。人呐,少照一点镜子再少些胡思乱想,会更容易快乐哦,您说是不?

早在我们公号最早开篇时期我写过一篇Been &Gone消失的英国瓷器品牌。曾经提到,英国近代到现代时期因为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引发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等等原因,太多的瓷器生产厂家纷纷倒闭。到现在能够存活下来的几乎屈指可数。但不管怎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survival幸存”就是胜利。从本期开始帮大家理一理这些“勇士们”的故事。


Royal Albert皇家阿尔伯特


1896年,Thomas Wild托马斯维尔德父子在瓷都Stoke on Trent的Longton创立了Albert Works阿尔伯特工厂。工厂以1895年出生的Prince Albert(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阿尔伯特王子命名。此阿尔伯特非彼阿尔伯特哦,虽然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依旧在位,这位阿尔伯特却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重孙子。


更有趣的是他出生的日子正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爱人Prince Albert阿尔伯特去世的同一天。传说女王对这位阿尔伯特王子的到来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的《国王的演讲》所描述的乔治六世,即,现任女王的父亲。



维尔德父子看起来应该是王室的粉丝,是不是很像现在英国很多人民对王储威廉王子生娃儿们的那份操心和热忱?也似乎很早就有想让王室认可的决心。


有志者事竟成,1897年他们做了一系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纪念瓷器,并因此获得了第一个皇家认证。1904年Wild把公司改名为Royal Albert Crown China皇家阿尔伯特王冠瓷厂。


早期Wild维尔德的Albert Works/RA以制作骨瓷茶餐具为主。骨瓷品质极高,白且薄透。花色设计上,从维多利亚英国乡村田园中寻找灵感,设计出一个又一个漂亮极了的花色。这真的是非常聪明的市场以及营销定位。它把一个国家的风景特色深度渗入到产品中,并成为了品牌的一个标记。到今天我敢说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人民想到英国会想起RA的老镇乡村玫瑰,同样,看到老镇乡村玫瑰就会想起英国。



比较经典著名的老花色有Serena, Old English Roses, Masquerade等等...当时非常流行的imari伊万里配色,RA也没有拉下,做了Heirloom传家宝,现在因为在唐顿庄园中的出镜表现,非常热销。


左上和上图Serena, 左下图Old English Rose和老镇玫瑰Old Coutry Rose只一字之差

左下图Heirloom传家宝


Masquerade化装舞会暗黑色系的大花卉,乍一看突兀却有越看越独特的美感,也难怪热销很多年,并且有非常多的变化版本。最多见的是外部多彩釉除了黑色紫色红色黄色橘色等等都有生产   


右上和右下很多人喜爱的American Beauty

左下一lady Caryle和Princess Anne

左下,和lady Caryle很像的Lady Ascot 右下英伦五月时分樱花盛放的Blossom Time


左上,雅致小碎花的Dimity Rose 右上,我个人很喜欢的50年代的花色Enchantment,白色小花堆彻外壁而内壁少许彩色花卉的设计显得尤其别致


1962年,世界销量最大瓷器设计款“Old Country Rose老镇乡村玫瑰”凌空问世。它的设计师起始于RA的一个老款式“kings Ransom国王的赎金”。鲜艳的英伦玫瑰“England Roses”玫瑰,在英国的传统文化中是Kings & Queens国王和王后们的象征物。著名的War of roses玫瑰之战,大家都多少有耳闻。


英国玫瑰,除了代表了美丽的自然乡村玫瑰花园,它还有另有一层意思,代表了英国美人。1902年公演的轻歌剧“Merrie England 快活英格兰”里形容女人是玫瑰花园里美丽的花朵….从那时起,England roses英伦玫瑰就被用来指代那些拥有丰满的胸脯,白皙的肌肤,脸上常常因为幸福或者羞怯闪现粉红色的美丽英国姑娘。 


“坐在英伦玫瑰花园里和美丽的姑娘一起下午茶吧….”多么直接的视觉信息,让人不爱都不行。老镇乡村玫瑰至今销售量超过1亿5千万件。


King's Ransom国王的赎金


从60年代开始,RA就经历过多次被大集团收购的机构变化。先被Pearson Group皮尔森集团收购后并入Royal Doulton Group道尔顿集团。之后道尔顿集团退出皮尔森集团后又和Waterford Wedgwood合并。周转之后道尔顿集团决定从2002年开始把RA的生产全线移到了印度尼西亚。


虽然今天品牌现在还在,但这些本应该是代表英国骨瓷的瓷器却不再在英国生产,是一种遗憾吧。


Spode斯波德 


鼎鼎大名的Spode斯波德,成立于1776年,至今已有242年历史。虽然之前没有专篇介绍过,我相信看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或多或少早有所闻。在我写过的骨瓷,一种特殊的英国瓷器,和青花瓷之“洋青”两篇都有涉及这个瓷器界重要的大神公司。


大神Spode斯波德对英国的陶瓷行业贡献是极大的。首先是英国本土真正的bone china骨灰瓷器的创造者,其次,是陶瓷釉底铜板转印技术的发明者,尤其是釉底单色转印陶器在19世纪曾经独霸整个西方日用陶瓷市场,直到20世纪,甚至现在,釉底转印青花陶瓷依旧有大量的粉丝爱好者,生产从未停止过。


Spode最早在设计瓷器生产之前和几乎所有的陶瓷厂一样,都是以生产earthenware陶器为主的。Spode家的陶器从一开始就品质高超而闻名。早在1784年Josiah Spode开发出釉底铜板转印技术(过程参见洋青花文),将之前完全需要手绘完成的瓷器装饰工艺制作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新兴中产阶级涌现的19世纪初得到了非常成功的市场效益。


釉底青花陶器被带到了英国各个阶层的千家万户。包括上流社会的家庭平日里进餐使用的其实很多是釉底青花陶器。订制的手绘多彩鎏金瓷器餐具虽然华美,通常只是在特殊的宴请场合使用,釉上彩绘刮花了毕竟还是可惜的。


毕竟装饰花样在釉底的陶器有很多优点。表面有厚釉层保护,作为餐具,首先,花纹不易被餐具刮花。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卫生。有釉层保护不用担心颜料的渗漏,那时家常日用卫生容器,还有医用容器几乎全部是适用釉底陶器。最后,当然是价位合理,什么时代,性价比好都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右上,“Italian” c1818 这款有些釉上红色装饰;右下,'Botanical' c1828 左上, 'Willow' c1800' 左下,'villiage church' c1825


1784-90年间他们推出了英国直至今日为止最成功的青花图案设计“willow老柳树” 。介绍请参见西瓷里的TOP TEN图案设计(下)


最多见的洗脸水壶和盆 1820


左为女用夜壶叫Bourdalon, 右为男/通用夜壶


左为为婴儿吃半流质食物的pap feeder 右为喝药用的小勺


Spode当时铜板转印还用到一种叫'Bat Printing动物胶转印'。


BAT,是一种用动物胶做成的扁平板。动物的骨头和皮开水里炖煮后加入麦芽酒和云母的制成的动物胶溶液,倒入浅容器冷却后形成32毫米左右厚度的啫喱薄片,就是可以用来转印的BAT板了。刻有图案的铜板加热后如上无色的油,用动物胶拍上粘附后,在转'印'到已经上过釉层的瓷器表面(釉上转印),然后小心地取下动物胶板后,研磨成极细粉末的颜料撒到瓷器表面,有热油的图案部分吸附颜料显现精细的图案,最后瓷器送入低温窑炉烧火稳定图案。


Bat Printing动物胶转印技术难度太高了。相比起使用薄绵纸为转印媒介的釉底转印技术,转印时用在铜板上的油本身就混有珐琅颜色,操作工能“看”的清楚操作的过程。动物胶转印那就完全是“睁眼瞎”操作,太考验工匠的技术水平了。更不要提,因为本身是天然材质,天气干湿度都会动物胶的可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今天一下雨,动物胶转印就得歇菜。


我自己收的一套1813年的动物胶转印骨瓷茶杯碟。杯型为那个时期最常见的Bute Shape。


那么难为什么还去做啊?因为漂亮啊,它有着比釉底转印更细腻的画面表现力。Bat Printing动物胶转印因其操作极度困难复杂,制作成本非常昂贵,它只短暂地存在于英国瓷器史的1810-1830年这个时间段。Spode制作的动物胶转印瓷都是使用自家制作的雪白透亮新骨瓷,被公认品质最出色,今天也是最多收藏家门追捧的。




说回骨瓷,老Josiah Spode在骨粉被加入瓷器配方50年后终于在1796年推出的“Stoke China斯多克瓷”。1797年老Josiah突然病故,Josiah二世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配方1800年正式并把这种瓷器的名字改为“Bone China骨瓷”。


也在那个时期,Spode还同时推出了另外一种瓷,叫“Stone China炻瓷”。它的质地相比骨瓷更加紧凑而且耐用。因其玻化度高,耐多次烧纸,因此被用于许多对装饰要求比较高的瓷器。那个时期Spode做了许多的拷贝中国式样的鎏金瓷器,多用这种炻瓷。瓷体颜色是略微泛青灰色也的确很搭配中式青花的色调。我自己收了一套'Tobacco Leaf烟草叶子' pattern, 产于1813年。釉底转印青花釉上手绘并鎏金。瓷体敲音是铛铛地脆亮声,份量重蛮瓷实的质感,也很漂亮。


1815年,勇于突破自己的Spode又推出了更加改良过的骨瓷配方Felspar Porcelain长石瓷。这个配方,最终定型了现代英国骨瓷的成分。


19世纪初,欧洲瓷器“皇金时代”时期,Spode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瓷器公司。

19世纪的Spode/Copeland


当然了,Spode的了不起,除了在技术上他们的伟大创新,更是很幸运地拥有几代勤奋不断突破自己的事业者们。


创始人老Josiah Spode出生卑微却天赋极高,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从学徒开始开创了自己的工厂和事业。在其之后他的儿子Josiah二世把Spode进一步带到商业的巨大成功之路上,他和销售员伙伴William Copeland共同努力营造Spode三十年的辉煌。1826年1828年两人相继离世,Copeland的儿子小William和另一位商业伙伴Thomas Garrett共同买下公司股份继续经营直至1847年。William Copeland获得了公司的绝对股份,从这个时候开始Copeland家族管理Spode瓷器一直到1966年。


整个19世纪,在英国Spode /Copeland一直和有“世界上最美瓷器的制造者”之称的Minton明顿并驱争先。多次在国际展览会上获奖无数,出口世界各地包括美国。瓷器款式以每周10款新品的惊人速度递增。多产却依旧能够保证品质出类拔萃。



60s年代是很多瓷器公司机构重组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Spode也无例外。1966年公司并入Royal Worcester伍斯特。随着20世纪末新科技的涌现,很多传统工艺由人手操作变得多余。Spode仅仅保留了很少一部分传统手工操作,比如手绘,据说皇家伍斯特的一些花朵和水果是由spode的工艺师们画的。 


2006年开始,所有spode的生产被安排在了远东地区,马兰西亚和中国。2008年老spode工厂正式关闭。幸运的是2009年Portmeirion Group 收购了Royal Worcester和Spode,现在部分的生产线重新回到了英国本土生产,而且还是在斯多克。如果购买的话,请留意瓷器的底标,Spode还是诚实的,只有在英国生产瓷器的标有“made  in England”标记。

'Stafford Flowers斯特福郡的花儿'是1986年才开始生产的新设计,图案取自著名的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柯提思植物学年刊杂志(从1778年开始创刊直到今天仍在还在出版)。很像丹麦之花,也一样因为完美的手绘工艺为世人所喜爱。


“Woodland林地” 也是Spode新与旧的融合设计,外围转印花是1828年推出的English Flower, 中心为手绘的鸟类,也有鱼和狗等等... 

取用19世纪青花设计中最成功的一些组成的Blue Room 蓝色房间系列和前面介绍的两组设计,目前都仍在英国本土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