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书 一年多读365本书 《向前一步》 原著 | 谢丽尔·桑德伯格 解读 | 朱颜言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韩丹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向前一步》。 它的作者是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脸谱网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她是一位60后,1969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哈佛大学,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谷歌副总裁。 她不仅是第一位进入脸谱网董事会的女性成员,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精英之一。
在《向前一步》这本书中谢丽尔·桑德伯格解开女性成功的密码,激励全球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完美平衡。 不仅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简单实用的职场技巧,同时还用很多自身经历的真实案例,真诚鼓励所有年龄段的女性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从事她们真正热爱的职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之中,体验真正的幸福。
这本书销量连续7周稳居亚马逊总榜第一,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同时还获得王石、李开复、徐小平等人的强力推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桑德伯格在书中说了些什么吧。
克服内心的恐惧,往桌前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在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中,初级岗位上挤满了女性,而领导岗位却被男性占满了。
桑德伯格的职业生涯也是这样,刚参加工作时,女性很多,但慢慢的,她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在美国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女性的比例分别是57%和63%;在中国,拥有本科学历的人中女性约占51%。 这些数据表明女性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好,完全是具备领导力的。但是女孩在学校里却时常被赞赏的是类似“善于服从”、“先举手,被叫到再回答”这样的行为,而在工作环境中这样的行为并不被倡导。
因为事业发展所依赖的通常是敢于冒险和自我表现,然而无论社会还是家庭都并不鼓励女孩表现出这样的特质。所以虽然很多女孩在学习时期能获得成就,但职业发展并不高远。
桑德伯格认为性别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期望塑造出来的,糟糕的是整个社会却都在向女孩传递一些肤浅的性别观念,阻碍对女孩领导力的培养。
比如当女孩尝试领导者角色时,就常被贴上“爱使唤人”的标签,男孩则很少被这样看待。桑德伯格小时候就是在这样一个标签下长大的。
虽然影响女性领导力的原因很多,但桑德伯格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女性内心的退缩,不敢放开脚步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曾在TED大会上讲过这样一件事:美国财长和四位女性随行人员在脸谱网与硅谷高管们开会,会后用餐期间,这四位女性排在他们后面取餐,并且坐在了房间的角落,桑德伯格招呼她们坐到桌前来,但她们却犹豫半天没有动。
其实她们完全有资格参与会议,但是对座位的选择却让人觉得她们更喜欢做旁观者,而非参与者。女性的退缩,实际上是她们自己选择成了旁观者。
所以女性要想成功,就该大胆地向前一步,往桌前坐,主动参与对话与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毕竟那些总是等着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的人是很难成为领导的。
完美女人是个神话, 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
对男性来说,成功度和受欢迎程度成正比,女性则成反比。女性特别成功时,人们往往会说她“不够亲切”、“太过好强”、“不好合作”、“喜欢权力”、“难以信任,不好取悦”等等。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评价,让自己更受欢迎,女性就会表现得比较收敛,但是这自然会影响她们自身的利益和工作效能,比如在薪酬谈判和商业谈判上,她们不敢强硬地表达诉求,畏首畏尾,从而导致谈判失败。
桑德伯格认为,让女性遵从那些有偏见的规则,同时又期望她们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她自己也曾有过很多这方面的困扰。初到脸谱网,一名匿名博主不仅撰写了文章批评讽刺她,还在她的照片上添盐加醋,手里添了一把枪,脸上写着“骗子”两个字,并说这个女人会彻底毁了脸谱网。 桑德伯格为此流泪失眠,担心事业从此终结。但最后,她发现最好的反驳和回应就是无视那些烦扰,踏实做好手中的工作。
在她加入脸谱网不到半年的时候,扎克伯格告诉她: 想赢得每个人的欢心这样的想法会阻碍你的发展。当你想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而你如果取悦每个人,你就不会获得充分的进步。 这些话,让桑德伯格非常认同。
要成功也要受欢迎对女性来说很难,全能女人更是个神话。没有人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试图做到一切还期待做得超级完美,必然导致希望落空。
梦想长远,目标具体,当下努力
所有人都想找到满意的工作,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既需要明确的目标,也需要一定的变通。所以桑德伯格建议大家同时制定两种目标:长远的梦想和短期的目标。
长远梦想不必特别具体,但要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方向,短期目标则要细化到在这一时期要学会哪些新的技能。
回想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桑德伯格觉得像“在方格架上攀爬”,竖梯要么往上要么往下,方格架则让人有多种可能。 据统计,2010年至今,美国人在18——44岁之间平均会换11次工作。
桑德伯格自身的经历非常丰富,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的研究助理,后来又去读了商学院,读完后她去麦肯锡公司做顾问,又去了财政部。2001年,桑德伯格转战硅谷,加入了谷歌公司。
当时的谷歌,公司规模还很小,业务职责也不甚明确,但它就像一艘等待发射的火箭,所以桑德伯格毫无保留地投入热情。 这段经历让她领悟到——在选择工作时,只有一个标准是重要的——那就是你在这家公司的成长潜力,看它能否让你快速成长。
针对一些女性“身还在,心已远”的职业现象,桑德伯格认为一个人对职位越满意,越不可能辞职。 很多女性离开职场的原因往往不是家庭多么需要她们,而是她们一直在原地踏步,看不到职业希望。
一份能够说服自己、具有挑战性并且回报丰厚的工作,才能让你干劲十足,不要因为结婚、生孩子,而过早的考虑离开岗位,更不要在刚刚驶入职场高速路时就急着寻找出口,这时你更要加油!
你优秀了才能找到更优秀的人生导师
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都一直在教导女性依赖他人,很多女孩都在童话里长大,以为只需静候王子的到来,就能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而许多年轻的职场女性也想着,只要找到一位合适的人生导师,得到贵人指点,自己很快就能潇洒地当上女高管。
桑德伯格认为,你必须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主动才能得到别人的提携和帮助。 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就遇到了很多好的导师,他们不仅给予鼓励和引荐,还以身作则的进行指导。随着年龄和职位的提高,她自己也指导了不少年轻人。
多年的经验让她意识到,不是“找个好导师你就能变优秀”,而是“脱颖而出,你才会得到一位好导师”。
书中华裔女生史宗玮的成长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她毕业后在微软和谷歌工作,与桑德伯格的相识始于一次会议,当时她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给桑德伯格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史宗玮沿着这个话题深入思考,不仅撰写了一本书,还创立了传闻社交公司。 她和桑德伯格的联系,从不要求见面聚会,自己有答案的问题也从来不问,但每次都提出一些有趣的观点或讲出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桑德伯格离开星巴克董事会时,给星巴克提供了可以接任董事会席位的社交媒体专家名单,其中就有史宗玮的名字。尽管当时她才29岁,但仍然接到了星巴克董事会的邀请。
用出色的工作表现去获取高层人员的注意当然可以,但并不是找到导师的唯一方式。你还可以在会议后抓住片刻机会,向德高望重、时间紧迫的高层人员征求建议。
这样的交流偶然且快速,在接受建议后,还可以借表达谢意的机会获得更多指点,从而慢慢建立起导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一些场合,桑德伯格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年轻人希望自己做他们的导师,这让她觉得很尴尬。 冒昧要求一位陌生人做自己的导师成功的概率并不大,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对可以指导你的人明确而直接地提出具体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你自已要足够优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真诚而高效的交流
人们有时因为各种各样的担心不会坦率直言,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比如,问题拖延、互相埋怨、不公平的晋升等等。 要做到真诚的交流并不容易,但它却是人际和睦、工作高效的基础。
桑德伯格还在星巴克董事会时,亲眼见证了因为真诚交流产生的力量。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从1987到2000年一直担任此职。在此期间,公司从几家小店发展为全球零售业巨头,2000年霍华德卸任,此后8年里星巴克的业绩一直停滞不前。 2008年霍华德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他在与国际部门经理们的会议上公开表示,公司已经陷入了严重困境,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流着泪坦承自己辜负了员工和家人的期望。 此后,整个公司奋起应对挑战,星巴克的业绩在随后的几年里实现了史上最高的收益和利润。这便是真诚交流产生的力量。
桑德伯格提倡真诚,但她也认为要讲究技巧。
那些坚信自己的话就是真理的人实际上就是不让别人讲话。当你能够承认自己也有局限性的时候,就能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分享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有时人们为了避重就轻会含糊其辞,让人摸不清真正的态度,而简洁最能清楚地表达真实的想法。
多提这样几个问题,你会收获很多。“我怎样能做得更好?”“有什么是我正在做但实际上我并不太懂的?”“有什么是我没注意到而导致我没做好的?”
另外,用幽默的方式公开谈论自己的缺点、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这些也都是有效沟通的良好方式。 真正的领导力,有时不是来自完美,而是来自真性情,哪怕有不太完美的个性。
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真正的人生搭档
由于传统的性别分工、社会观念,还有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自己和整个社会都认为女性更应该投入家庭而非工作,这对于女性来讲其实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
桑德伯格用自己和亲友的真实经历告诉大家: 伴侣之间的平等搭档关系,不仅能让双方更幸福快乐,还会让女性事业更加成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所以,男性应该在承担家庭责任上也向前一步,成为真正的人生伴侣。
在婚姻上,桑德伯格也面临过来自社会和父母的压力,当她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做出一个事关一生的决定时,就匆匆嫁给了一个世俗意义上“适合结婚”的男人,这段婚姻很快就破裂了。 差不多十年以后,她才如愿以偿嫁给了戴夫。她和戴夫都有自己的事业,是各自公司的高层,在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上也曾遭遇很多挑战。 当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们一直是工作异地的周末夫妻,虽然有了孩子以后戴夫往返的次数更多了,但桑德伯格还是陷入了传统性别分工中。 虽然他们雇用了一位保姆,但也都清楚的意识到夫妻之间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点滴的分享是无法用金钱换来也无法用保姆替代的。
这样并不幸福地过了两年之后,戴夫做出了牺牲,把工作换到了同一个城市,共同分担生活责任。
两人虽然工作很忙,但仍常常讨论第二天谁送孩子上学,并尽可能和孩子们一起晚餐,如果谁当天有事不能按时下班,另一个人就调整日程及早回家,周末时间则尽力完全陪伴孩子。
在家庭事务上,两个人分工合作,戴夫负责处理账单和家庭理财,提供技术支持,桑德伯格负责安排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确保冰箱里有食物,计划他们的生日派对等等。
每当已婚女人向桑德伯格讨教怎样和丈夫一起带孩子时,桑德伯格都会回答:
太有控制欲、太过挑剔只会影响对方分担家务的积极性。所以她建议女性要让另一半以自己的方式分担家庭责任。
对于正在寻找人生伴侣的女性,桑德伯格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尽可能的和各种类型的男人约会,坏坏的、酷酷的、有承诺恐惧症的、激情满怀的等等,但别和他们结婚。 因为坏男人性感的因素不会让他们成为好丈夫。如果你想要结婚应该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男人。 这类男性会认为女人应该聪明、有主见、有事业心,他会重视公平,并做好分担家庭责任的准备,甚至非常乐意这么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样的男人才是最性感的。
命运偏爱勇者,向前一步,才能到达你梦想的地方,这本书中,桑德伯格给了广大女性这样三个最重要的成功密码:
读了这本书,愿你也有向前一步的勇气和智慧,发挥自我潜力,在岁月里惊艳,在困苦里超越,安享成功且幸福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一百九十六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配图来自《蒙娜丽莎的微笑》剧照 *文:朱颜言,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文学硕士,80后教师、辣妈,个人原创公众号:朱颜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