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 6月24日10:30 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 6月24日13:30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 6月24日15:45 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 制片国家/地区: 奥地利 原文:米朵荔 责编:小美 《茜茜公主》对于70、80后甚至更晚一批中国女性的影响是很深的。 这部1955年12月首映的奥地利电影,一直到1988年才由上译厂引进配音后全国上映。片中华美的宫廷生活、旖旎的湖光山色,以及剪裁优雅、配色讲究的贵族服饰,都完美衬托了王子公主的理想爱情。 如果这世界真有童话,那一定就属于这对金童女玉。而甜美活泼的茜茜,则是这世上唯一的公主。 蓬蓬裙与公主梦 欧洲古代贵妇们参加舞会时必备的蓬蓬裙,是每个少女梦寐以求的Dream dress。为什么女孩们都想当公主?心理学家可以告诉你一万个理由,但归根结底,我们其实只是想穿上这样一条裙子。 ▲ 茜茜公主肖像画 在迪士尼童话还停留在古老朴素的二维平面时期,《茜茜公主》系列就用真人实物,将平民关于皇室的一切美好幻想化作了现实。面对影片中茜茜一套接一套美到窒息的礼服,没有人不动心。 ▲ 影片一开始的红色骑士装 ▲ 第一次见姨母索菲皇太后时粉嫩的蛋糕裙 ▲ 茜茜与弗兰茨约会时的这套礼服是典型匈牙利款式 ▲ 婚礼上的白色礼服是很多女孩人生中第一次见婚纱 ▲ 威尼斯之行这套把罗密·施耐德推上女神巅峰 不破灭的才是童话 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全名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叶妮·冯·维特巴赫,是巴伐利亚王国马克斯公爵的女儿。她与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的相遇,确实如电影描述的一般美好。但婚后由于索菲皇太后的过度干预,年轻的爱情迅速消退。 ▲ 茜茜(右)与姐姐海伦妮公主(左)合影 崇尚自由的茜茜把自己比作海鸥,宫廷生活宛如枷锁,诸多不幸又加诸于身,婚后第六年,两人的关系就已处于决裂状态,身患抑郁症的茜茜逃离皇宫,常年四处旅行。 ▲ 儿子鲁道夫自杀后茜茜只穿黑衣、打黑伞、覆黑纱 电影三部曲的故事只讲到这里,对于此后丧子、遇刺等诸事绝口不提,收尾处还以缓和的夫妻关系给人以希望——童话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善意的谎言来维护堆砌,不容破灭。 而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公主,她不凡的一生注定要被世人传颂。尤其她在政治方面支持匈牙利人民独立运动的传奇影响力,以及追求个人自由的后半生,让她的形象突破了甜心公主的单调乏味,显得更加饱满动人。 ▲ 茜茜与丈夫弗兰茨·约瑟夫 除了《茜茜公主》系列,她美丽的身影还出现在《路德维希二世》、《伊丽莎白》、《鲁道夫》等多部影视、音乐剧作品中,每一部都极富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 德奥音乐剧《伊丽莎白》 去年下半年先后在故宫和上博展出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吸引了大批市民观展,客流上并不输同时期的大英博物馆文物展多少,她在中国的知名度可见一斑,《茜茜公主》系列电影对此功不可没。 罗密·施奈德 而该系列电影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女主角罗密·斯奈德的青春魅力。罗密被选为女主角时年仅16岁,恰恰是茜茜初遇弗兰茨的年纪,她明艳动人的气质一下子就打动了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也让全世界永远记住了茜茜公主。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罗密没能像茜茜那样收获童话般的爱情。7岁遭遇父母离婚,她跟着母亲姓施耐德,缺乏父爱让她一生都在渴望真爱,却四处碰壁,遇人不淑,许多人都以爱的名义利用她、榨取她。 阿兰·德龙是少数几个不这么做的人之一,至少在经济上如此。他们两人的爱情成为二十世纪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我畏惧她忧愁的皇家气质,”阿兰·德龙说,“因为我最初认识的是银幕上的茜茜。但在真实生活中,我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迷住了,我无法抗拒她的纯真。命中注定她将是个大明星,而不是德龙夫人。” 即便最后阿兰·德龙因为别的女人离开了罗密,并令她绝望到割腕自杀,罗密依然视阿兰·德龙为一生挚爱。王子公主尚且未能爱到最后,何况身处演艺圈的平凡人。 译制片的黄金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是译制片的黄金年代。当时人们对于外国文化充满了渴求,加之老一辈艺术家“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精神信仰,反映到具体的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方面,让他们的作品透着精雕细琢的光辉。电影是多门艺术的集大成者,翻看那时的译制片,部部制作精良,经典倍出,当时的配音艺术家们至今都名头响亮、如雷贯耳。 ▲ 译制影片经典之一:《追捕》 为茜茜配音的丁建华声音时而恬静、时而富有爆发力,戏剧表现力充足,在当时几乎包揽了所有进口影片女主角的配音工作,而茜茜是她艺术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 年轻时的丁建华 今年恰逢罗密·施耐德诞辰80周年,也是饰演弗兰茨的卡尔海因茨·伯姆诞辰90周年纪念,《茜茜公主》系列重返大银幕显得意义非凡,在影院再看一遍他们的原声版,对中国观众来说是难得的圆满。 电影映前20分钟,开始发放票根,每场限量100张,发完为止。票根长这样—— 其他场次也有—— · 更多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