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问投资最怕什么?多数回答应该都是:怕亏钱。盼盼认为更可怕的是被套牢。 伤不起的2015年,大悲大喜;抓不住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行情;2017年更是多达80%的个股不断的创着新低;金融去杠杆、去通道、互联网金融平台各种雷爆的当下,2018年以来,沪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不断创着新低,我想一些投资基金的被深度套牢了吧! 甚至很多基金出现大幅度的亏损,如果买到了里面最差的,那么基本是“腰斩”了。刘副总说,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这话不假,但是我们要怎样在把风险最小化的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呢?基金套牢后,应该如何做才能快速解套到盈利呢?我们今天来借鉴下资深基金人士给我们介绍的投资者画像和方法。 1.逃避现实放弃型 一般情况下,此种基金投资者最多,都是大牛市狂热阶段入市,发生亏损被套后不知所措,最后干脆选择不闻不问,甚至自嘲说留给我孙子了,不相信到时候回不了本,可是盼盼想告诉你们个残酷的现实,货币是有时间成本的,也就是说等所谓的解套回本的时候,减去等待回本时间段中的通货膨胀率,你们觉得是真的回本了么?很可能一套套5年到10年,一般人哪里耗得起,即使我们不考虑通货膨胀率,那我们这部分钱还可以做定期存款收利息的,但是因为被套后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套,也就失去了投资其他产品获取收益的机会了。
2.割肉放弃型 此类基投资者有一定的股市投资经验,由于买基金时选择的时机不对,很快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亏损,突然觉得“珍爱生命,远离股市”,于是快到斩乱麻,手起刀落痛痛快快的割肉,发誓再也不会来了。但是当牛市再次来袭时,忍不住又进场,结果依然不尽人意。 3.低位补仓型 一般敢于低位补仓的基金投资者不在多数,大部分人都是被套后不闻不问放弃型居多。 低位补仓型的基金投资者,往往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投资经验,并且有胆识、有现金流,一些运气才能买在合理的价位,而不是补仓到半山腰,如果补仓到半山腰,解套也是非常困难的。 投资基金的大部分投资者经验都较为匮乏,所以买入基金时候,很可能是市场非常狂热的时候,市场整体性估值非常高的时候,所以基金投资被套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参与基金投资者到底该如何才能很好的在投资中获利呢? 首先,要学会止赢止损:设定收益目标,跌破了止损线怎么办等; 其次,投资一旦被套,仔细诊断持有的基金产品和市场里好的基金,把差些的产品换成相对好些的就能多挽回损失; 再次,对市场理性的分析看待,留足够的资金在合适的时机分批补仓,降低投资成本,在市场上涨时早日解套。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一般的基金投资者也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些。那么对于大多数没有时间花精力去研究市场的又想抵御通胀,还能不一次性全仓被套后出现恐慌和焦虑的人们,什么方法更适合,而且还能帮助被套的基金快速解套呢?那莫过于基金定投了。 市场持续下跌会让很多重仓的投资者慌了神,不知所措,但对于基金定投来说,市场下跌反而是个利好。因为扣款成本更低,同样的金额能拿到更多筹码,总的投资成本也平摊的更低了。股神巴菲特曾说过,“投资者总是错误地认为股价下跌是坏事,你可以相较原来用八折、七折、六折、甚至更低的折价买入,那你为什么还不心动,还在等什么?” 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每月定投某基金500元,第一个月该基金净值1元,买了500份,成本也是1元/份;第二个月该基金净值跌到0.5元,500元定投就可以买到1000份。那这样看,定投的成本:1000/(500+1000)=0.67元/份。也就是说,当基金净值从0.5元上涨到0.67元时(34%的涨幅)我们就解套了,而在1元买入的基金投资者们则要等基金上涨100%,净值回到1元时才能解套。 总结:基金被套不可怕,即使一个再出色的专业投资人,也很难在熊市里面快速解套出逃,我们在熊市和估值较低的区域下,不断定投播种,不但成本可以在持续下跌中摊薄,而且可以拿到更多的筹码,然后等待股市的春天到来,不但会先被温暖到,而且获利也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哦!还在等什么,选个指数基金定投起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