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 1、三纲一类的系统: ①藻状菌纲②子囊菌纲③担子菌纲④半知菌类 2、Ainsworth(1973)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其中真菌门包括5个亚门: ①鞭毛菌亚门 ②接合菌亚门 ③子囊菌亚门 ④担子菌亚门 ⑤半知菌亚门。真菌5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3、Alexopoulus(1979)的系统: ①裸菌门 ②鞭毛菌门 ③无鞭毛菌门 4、《真菌词典》第9版(2001)分类系统,真菌分属三个界: (1)原生动物界:①粘菌门②根肿菌门 (2)藻界:①丝壶菌门②网粘菌门③卵菌门 (3)真菌界:①壶菌门②接合菌门③子囊菌门④担子菌门 二、真菌的主要类群及所致病害 1、鞭毛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肿菌属引起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腐霉属引起植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果腐等;疫霉属 引起黄瓜疫病、番茄晚疫等;霜霉菌类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霜霉病。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腐烂型症状,病部产生绵霉状物。引起植株局部褪绿坏死或畸形肿大的症状,在病部产生霜霉状物、白锈状物等病征。预防:百菌清、代森锰锌等。 (3)治疗用药 乙磷铝、甲霜灵、恶霉灵、霜霉威、霜脲腈、烯酰吗啉、银法利等。 2、接合菌亚门 (1)引起病害 根霉属可引起瓜果软腐病,无臭味。 (2)病害特点 该类真菌常引起多种植物果实、块根、球茎等的腐烂病状,在病部表面初期出现疏松灰白色,后转为灰黑色的毛霉状物。 (3)治疗用药 其用药与鞭毛菌用药相同。 3、子囊菌亚门 (1)引起病害 外囊菌属引起桃缩叶病;白粉菌类能引起多种植物的白粉病;黑腐皮壳属引起苹果树腐烂病;黑星菌属引起梨黑星病;链核盘菌属引起桃褐腐病。另外该亚门真菌还能引起葡萄黑痘病,瓜类蔓枯病,多种果树、花木煤污病,蔬菜菌核病等。 (2)病害特点 引起植物茎、叶、果实坏死性斑点或少数根部出现腐烂及瘤肿等病状,也有的枝、叶形成丛枝、缩叶。病部出现白色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粒、绵絮状物、菌核等病征。 (3)治疗用药 黑星病、白粉病:唑类、多抗霉素等。 4、担子菌亚门 (1)引起病害及特点 黑粉菌能引起多种植物黑粉病,病部出现大量黑色粉状物;锈菌能引起多种植物锈病,病部产生黄色或褐色粉状物。另外本亚门真菌还能引起花生紫纹羽病、柑桔膏药病、杜鹃饼病等。 (2)治疗用药 锈病、黑粉病:唑类、多抗霉素等。 5、半知菌亚门 (1)引起病害 粉孢属引起月季白粉病;轮枝菌属引起多种植物黄萎病;葡萄孢属引起多种植物灰霉病;链格孢属引起多种植物黑斑病、叶斑病;镰孢属引起瓜类枯萎病;痂圆孢属引起葡萄黑痘病、柑橘疮痂病、茄科蔬菜疮痂病、柚疮痂病、花生疮痂病、辣椒疮痂病等,但马铃薯疮痂病、番茄疮痂病不属于此类,它是由细菌引起的。 炭疽菌属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大茎点霉属引起苹果、梨轮纹病;拟茎点霉属引起茄子褐纹病。 (2)病害特点 病状类型主要包括斑点、腐烂、立枯、炭疽、萎蔫和畸形等;病征类型主要是在病部产生白粉、霉层、菌核、小颗粒状物等。 (3)治疗用药 灰霉用药:异菌脲、甲托、乙霉威、嘧霉胺、菌核净等; 斑点、褐斑病、褐纹病、叶斑病、炭疽病、早疫:甲托、异菌脲、唑类、多抗霉素、咪鲜胺、福美双等; 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茎基腐、根腐病:甲托、多菌灵、恶霉灵、铜制剂、适乐时、甲霜灵等。 三、真菌病害的分类 1、低等真菌 大多生长在水中或土壤中,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霜霉病、白锈病、疫病、绵疫病等。一般在低温(15~20℃)潮湿的春秋两季发病较多。
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斑病等。如:麦类赤霉病;花生黑斑病;葡萄、苹果、桃、瓜类、麦类、豆类、甜菜白粉病;棉花、豆类、瓜类炭疽病;苹果、梨黑星病;桃、杏缩叶病;瓜类蔓枯病;葡萄黑腐病、房枯病;苹果轮纹病、黑腐病、腐烂病、干腐病;葱叶枯病;茄子褐纹病等。病害以点发生为多,受害部位有较明显的边缘,而形成一定形状的病斑。
引起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锈病、纹枯病和立枯病等。如:禾谷类作物的黑粉病、腥黑粉病、粒黑粉病、叶黑粉病,梨、桃、苹果、葡萄、豆类、花生、葱、向日葵锈病,棉花、茄子立枯病。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形成点发性症状。 四、真菌病害查询表 类别
属别
常见病害 低等真菌
1根肿菌:其营养体为原质团,整体产孢繁殖。无性孢子为薄壁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子,有性孢子为厚壁孢子囊中产生的休眠包子。
十字花科根肿病
2粉痂菌:休眠包子聚集成多孔的海绵状圆球。
马铃薯粉痂病
3霜霉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丝体,产生吸器伸入作物组织细胞内吸取养分。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有性孢子多为卵孢子。在被害发病的作物叶片背面出现的霜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和游动孢子囊。
多种蔬菜、果树的霜霉病
4疫霉菌:菌丝体发达,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自然条件下很难见到其卵孢子。其病征(病菌在被害作物体上表现的特征)是白色绵絮状物。
疫霉根腐病、马铃薯、番茄等晚疫病等。
5根霉菌:菌丝上有假根。
甘薯软腐病。 高等真菌
1白粉菌:菌丝体可以产生吸器伸进植物组织体内细胞间吸收营养。在被害部位产生的白粉状物是其分生孢子和菌丝体。
小麦、蔬菜、果树白粉病
2长喙壳菌:其子囊壳有一个长颈。
甘薯黑斑病
3赤霉菌:其主要病征是在被害的作物体上产生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以及黑色颗粒状物:子囊壳。
水稻恶苗病、禾谷类赤霉病。
4黑腐皮壳菌:子囊壳埋在被害作物组织的子座内并伸出一长管。高湿条件下产生的子囊孢子呈橘红色粘液从病斑的黑色粒点上分泌出来。
苹果树腐烂病。
5黑星菌:在作物体上形成星状病斑,病斑表面往往有黑色霉状物。
梨树黑星病
6核盘菌:由菌丝体发育成菌核,外观形似老鼠粪状黑色小颗粒。
各种蔬菜菌核病
7锈菌:在作物体表面上往往产生铁锈色的锈孢子
蔬菜、禾谷类、果树锈病
8黑粉菌:病菌在被害植物器官内逐渐发育成黑色的黑粉状冬孢子。
禾谷类作物黑粉病、黑穗病等
9丛梗孢菌:分生孢子散生或丛生。
稻瘟病、玉米小斑病、棉花枯萎病
10黑盘孢菌:分生孢子生于孢子盘上。
各种作物炭疽病
11球壳孢菌: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器内
黄麻干枯病
12无孢菌:只产生厚垣孢子。
蔬菜水稻等立枯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