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8岁的文怀沙先生走了……

 御云斋艺术馆 2018-06-24
108岁的文怀沙先生走了……

据各方综合消息:623日凌晨337分许,文怀沙先生在日本东京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8岁。

一个曾被奉为国宝也被批为败类,年龄是个奇迹也是个谜团的人,从此不再长髯飘飘,永远告别了这个文化江湖!

记得三年前的47日,“文怀沙一百零五岁书法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怀沙先生亲临展览开幕式现场致辞并为展览启幕,展览汇集了文老近十余年来创作的书法精品70余幅。

当时文老已是105岁高龄,银髯飘拂、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行动矫健,思维敏捷、幽默诙谐、谈笑风生,说到激动处会不时有丰富的肢体语言。他对自己名字的解释是:我是一粒小小的沙子。你可别小看这一粒小小的沙子,沙滩就是离不开小沙。沙滩离开了沙子,就不会有沙滩;而沙子组成的沙滩足以怀抱海洋啊。

他从8岁临池习字,百年乐此不疲。他书写时,指、腕、臂、膀和全身协调配合,将全身之力运于笔端,全神贯注,静心养性,如同打太极拳一样,既能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又可娱乐身心,寄托精神。

舒展生命,丰满精神,以幽默态度对待苦难,永远乐观地朝前看,这也是文老创造奇迹的秘诀。据说文老一次体检发现晚期肝癌。听此消息,文老愣了几分钟,突然放声大笑。医生怀疑他痛得神经错乱了,却不知他在那几分钟里,获得了意外的心灵感触。“我这个人怕死,还怕疼,”文老说,“人一旦失去生命,痛苦也失去了。所以疼得最厉害的时候我高兴,为什么高兴?我活着!”他高兴地躺在床上背诵诗书,闭上眼睛把书中内容构思成一幅幅活动画面,配上画外音。身体能动弹后,他每天奋力扫院子,边扫边背诵《离骚》,沉醉在忘我意境中,直到大汗如洗。这样过了两三个月,肝腹水消失了,病症好转。医生对文老死里逃生感到莫名其妙。文老笑道:“医者,意也。我用的是心疗法。外面急风暴雨,我心里一片祥和。”

曾在电视节目上看他侃侃而谈,也曾在图书签售现场看他挥笔写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头儿。

    后来有人质疑,说他根本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也根本没有那么大年纪,都是自己吹的。身份真假、水平高低,对学术界可能有意义,但对大众来说,他所宣扬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开放的生活方式,确实很过瘾,其实这就够了。

    他热爱美酒和肥肉,热爱美女和国学,在美好的事物中玩了一辈子,因此即使是假的,我们也信了。

108岁的文怀沙先生走了……

       (三惜草堂藏品:文怀沙 “鲁迅集联” 尺寸:34cm×136cm×2)

108岁的文怀沙先生走了……

      (三惜草堂藏品:文怀沙 “宽厚 和平联” 尺寸:34cm×136cm×2)

作者简介:文怀沙1910.1.15——2018.6.23),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祖籍湖南,1910年生于北京北京西城外一户平民家庭。他聪慧过人,12岁便能背诵《离骚》。青年时代受业章门,私淑太炎先生。18岁便受聘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后又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多所大学任教,担任教授、客座教授、顾问等,桃李满天下。治学以研究楚辞称世,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曾任世界汉诗协会终身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名誉主席、燕堂诗社社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