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路诸侯合兵一处,简单寒暄之后,众人便开始研究如何攻打犬戎。而作为西戎的宿敌,战斗经验丰富的秦襄公,在讨论过程中无意识地成为了众人的首领。
城内得知密信的申候,立刻着手准备,一方面建议戎王尽快将宝物运回戎国,以免夜长梦多,借此分散戎王兵力;另一方面,申候又唆使戎王派人和城外援军约战,借此迷惑戎兵,降低戎兵戒备,为援军夜袭戎军大营提供条件。 自大的戎王并未发觉异常,反而认为申侯所言有理,便派大将孛丁分兵押送宝物回国,又派满也速领兵出城应敌,并与诸侯军约定明日交战。 当晚三更,诸侯军依计攻城,而城内申候趁机大开城门,三路兵马一涌入城,戎兵惊慌失措,应对不及。戎王从梦中惊醒,见形势已无法挽回,慌忙从西门逃出。正遇埋伏在西门外的郑世子,一顿拼杀之后,戎王狼狈逃走,郑世子也不追赶,随即入城,与众人汇合。 赶走戎王之后,在卫武公的提议下,众人从申国迎回宜臼,继位天子,史称周平王。 ![]() 王位已定,周平王升殿赏赐一众功臣。 第一位的当然是自己的舅舅申候了,周平王原打算将申候从伯位升到公位,但申候自己明白,自己无论抱着什么目的,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终究是这场动乱的始作俑者,如果接受了奖赏,真就没脸面对天下苍生,所以断然拒绝赏赐。周平王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也只得作罢了。 剩下的四路勤王诸侯,卫候进爵为公,晋候获封河内附庸地,死于叛乱的郑伯友,赐谥为桓,世子掘突袭爵为伯,并加封祊田千顷。小周公咺拜为太宰,申后封为太后,而褒姒与伯服,废为庶人,虢石父等人也被削去本身爵位。至于秦襄公,原本只是附庸国,如今加封秦伯,列于诸侯。 从此刻开始,秦才正式作为一个国家跨入历史长河;也是从此刻开始,秦才有资格与中原诸国平等对话,互通有无。可秦襄公依然很低调,因为他知道,此刻的秦只得到了国的名号,却没有国的实力。 秦襄公还在等待,他必须等待,等待更重要的机会...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大秦往事/先秦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