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详解(续)

 老刘tdrhg 2018-06-24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刘麦》一诗相近。

【解析】此题不正确的一项选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说法有误,这里表感慨,而非质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忠思势,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徒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徒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桃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徒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徒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       的故事出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解析】此题选B。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但多用子文章、运动等。声势浩大:声望和气势非常壮大。排除A、B选项。随過而安: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過中都能满足。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跟着别人走。此处前后文中内容围绕 迁徙动物有自己的“坚守和执着”,且并没有“满足”的相关内容。排除C选项。宵衣旰食: 形容为国事而辛勤的工作。全力以赴: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进去。此处对象是科学家,D选 项符合。引人入胜:现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说话,使人喜 欢听。此处对象是故事,D选项符合。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昕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解析】此题选B 。“以……作为”搭配恰当,排除A、D。“辨别方向”搭配恰当,排除C。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徒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析】此题选C。根据前文后中“迁徙”‘它们”推断出括号中所缺内容的语序应该是“迁徙…… 它们”,只有C选项符合。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

“教书”改为“从教”;

“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急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

“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没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详解(续)

【解析】

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