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你这样给的

 长沙7喜 2018-06-24

《孩子想法达不到就哭闹》


一个妈妈正在为她孩子的入园问题忧虑。

这本来是位非常尽责的妈妈。孩子3岁以前,她从没有离开过孩子。

她发愁地问我:

我一直陪在他身边,按理他安全感应该建立的很好啊?本来想着他入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为什么他今年以来,越发不能离开我了,到了寸步不离的那种。脾气也明显变得特别坏。你自己要粘着我的啊,可又总动不动跟我哭闹。入秋他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很担心他没办法适应!

关于安全感,这显然有一个误会。孩子的安全感不是这位妈妈这么给的。


妈妈温暖的怀抱是孩子最早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我们一直强调,0-2岁,是孩子安全感建构的核心期。而整个0-7岁,都是安全感建构的关键期。这两个不同的时间段,里头其实存在一个递进的、发展的关系。

最早的时候,孩子完全仰赖妈妈才能够存活。妈妈的陪伴和回应,会帮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基本的信任。然而,安全感的建构并非到此为止了。它还要继续向前,去借由生活中一些事件和小细节去推动、去加固。

比如,1岁半前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觉醒,他们需要脱离跟妈妈的共生关系。他们可能遇到的一个挑战就是断奶。一方面,孩子希望离开妈妈的乳房,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离开乳房后会不会死掉。毕竟那是从一出生就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呀。

然而真正断奶以后,孩子会发现,原来我并没有因此死掉,妈妈也依然会爱我。于是“断奶”这个事,最终变成了由“失控”重新恢复到“可控”的可贵体验。

这样的体验让孩子的安全感变得更加牢靠。而且,这个安全感已经不再是单纯仰赖妈妈而给的,而是孩子调动了自己的内部资源,去克服焦虑,然后内化到自己核心人格中去的。

再比如,上面这位妈妈担忧的孩子入园问题。刚入园的小孩内心会有许多忧虑,比如:

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爸爸妈妈说会来接我是不是真的?

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是可以信任吗?

当父母坚持每天送孩子入园,到点准时接孩子回家,回到家后如常去好好陪伴孩子,孩子就会发现,爸爸妈妈没有抛弃我,他们仍然很爱我。

他们还会发现,哪怕离开了爸爸妈妈,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这个世界依然是安全的。至此,孩子的心理空间开始拓展,他对外部世界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加固的。


孩子渐渐长大离开妈妈的怀抱,不代表安全感就不在了。

然而一些父母似乎搞错了。

他们的确把孩子照顾的很好,特别周到,可是这些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仍然会存在很多问题。原因就在于,这些父母只实现了安全感的第一要素,却忽略了第二要素。

我提过安全感的两大要素:一个是“稳定”,包括稳定的抚养人,稳定的成长环境等;一个是“可控”,即孩子要能在应对外部危机的时候,感受到他自己掌控局面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说,若父母一直跟孩子黏在一起且照顾周到,但从未曾给过孩子独立的机会,那孩子与父母的共生状态就无法打破。他们不曾独自遇到过“失控”,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去“掌控”,当然就更不晓得何为可控。

这样的安全感,必定是有缺陷的。

我们再回到上面这位妈妈的问题。

孩子粘妈妈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原因很可能就在于,此前妈妈和孩子是24小时都不曾分开过的。就像一个人习惯了用拐杖走路,一直用了那么长时间。现在你突然要拿走他的拐杖,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感激你,而是害怕,甚至愤怒。

可贵的在于,妈妈提到自己的孩子脾气越来越大了。这是好事。说明孩子起码内在有一股力量在生长。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有想要独立的欲望。就像许多其他进入逆反期的小孩在做的一样。

虽然他不知道离开妈妈会面对怎么样的情境,未知总是可怕的。但是他发自内心又觉得,和妈妈的关系太近了,近的让他难受,需要用力去推开。

所以,这个妈妈最需要做的,不是忧虑孩子能否适应。这个忧虑很容易会把妈妈和孩子继续绑在一起,更加无法分离。

妈妈需要做的,是邀请爸爸,或者家庭成员多介入,去和孩子做一个逐步的剥离。


孩子会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并建立友谊。

孩子也许刚开始看起来很难过。但是我们很快就能发现,离开妈妈以后,孩子依然会很开心。甚至会比在妈妈面前更轻松和快乐。

因为,和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获得更多自我空间,以及接触外部世界和外部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独立的一种必然需要。

如同氧气之于呼吸一样重要。

这也才是孩子要的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在不断的、小小的分离事件中得到强化的。这些事件包括,断奶,妈妈短暂的离开,跟妈妈以外其他人的游戏时间,自己独处的空间,还有入园等。

父母恰当应对,学会逐步放手,甚至必要时候轻轻推开孩子,是对孩子至关重要的成长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